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 对直肠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2020-12-11 10:02马欣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符合率直肠癌

马欣慧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直肠癌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位置至齿状线之间的癌,为消化道多见恶性肿瘤。40 ~80 岁男性发病率较高,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直肠癌获得病理诊断后,医生会通过MRI、CT 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估测预后、制定治疗方式。MSCT 具有多排探测器结构,球管曝光一次可获得多层图像数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MRI 为断层成像,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重建人体信息,为现如今唯一可对直肠癌多个预后因素展开全面估测的影像学检查方式[1]。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病例为调查研究对象,调研内容如下文所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期间经活检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0 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20 例、10 例,年龄范围28 ~89 岁,平均年龄(64±10)岁;观察组男、女分别22例、8例,年龄范围28~88岁,平均年龄(63±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实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60 例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与活检病理的对照分析》[2]现代实用医学(2007)中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②心脑血管和严重的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③思维逻辑异常者、糖尿病或对实验无法积极配合的患者;④拒绝实验、参加其他实验的患者;⑤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⑥内分泌、传染性疾病;⑦不耐受造影剂。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MSCT常规检查,使用医院提供的设备仪器,调整层厚、层距、电流、MRP 重建层厚。平扫结束后增强,仪器扫描参数、范围不变。造影剂注射后开始扫描,获得的数据进行后续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处理。

观察组应用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多层螺旋CT 扫描方式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进行后续图像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T)及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TVE)等处理。MRI 检测开始前,指导患者停止饮水、进食等。指导体位,低压灌肠,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注水量。使用西门子Avanto1.5T MRI展开检测,设置序列参数(TR、TE)、FOV、层厚、层间距及矩阵大小等。平扫时采用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T1 及T2WI 扫描,并增加脂肪抑制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使用增强对比剂,控制注射速率、剂量,LAVA 动态增强采用轴位无间隔薄层进行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进行延迟扫描。整个扫描过程20min 左右,选取2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

1.4 分析指标

扫描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诊断鉴别结果。

TNM 分期,T 期:T0:扫描未发现阳性。T1 ~2:肿瘤只在管肠内,肠壁外侧光滑平整;T3:肠壁外边界不光滑、规则;T4:肿瘤打破浆膜层向肠周围浸润生长。

N 期:N0:局部没有发现淋巴明显转移。N1:肠周围存在少数淋巴结;N2:肠周围淋巴结数大于4 个;N3:大量淋巴结改变位置。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60 例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行详细分析,表示方式为(±s)和(n,%),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 分期诊断鉴别结果

T 分期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 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更高,优于多层螺旋CT 检查方式,详情如表1。

表1 T 分期诊断鉴别结果[n=30,(%)]

2.2 N 分期诊断鉴别结果

N 分期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 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更高,优于多层螺旋CT 常规检查方式,详情如下表。

表2 N 分期诊断鉴别结果[n=30,(%)]

3 讨论

临床上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治疗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影响生活质量。了解肿瘤位置,与周围邻近结构关系,有利于临床术前正确分期。

多层螺旋CT 检查方式准确、快捷、方便,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但该检查方式无法显示肠黏膜表面的细微变化,显示溃疡的效果不佳。存在一定局限性,与层次反映不够清晰、造影剂过敏、电离损伤等有关。MRI 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成像,可进行定性、半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优于二维超声、CT 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显示肠黏膜细微变化效果良好。成像无骨性伪影,可随意多方向成像,减少治疗方案制定时的盲目性,但MRI 对钙化显示效果欠佳。

本研究T 分期、N 分期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 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更高,均优于MSCT 常规检查。认为MSCT三维重建结合MRI 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准确判断病变强度,更好的反应病理生理特点。使用CT 各向同性成像,用于肌肉骨骼检查、CT 脊髓造影、CT 血管造影等[3]。对于小范围扫描而言,引进各向同性成像概念的多层螺旋CT技术得到的多方位图像与原始断层接近度较高,可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位置等情况。MRI 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肠壁各层结构、癌肿与周围组织及肛缘间关系、周围淋巴结情况。用于直肠癌术前分型可防止无方向性探查导致的损伤,并能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二者结合联用可有效清楚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肠黏膜变化、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周围淋巴结等情况,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前TN 分期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影像学资料。

任东杰[5]通过研究分析50 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 检查确定M 分期、T 分期等结果,发现CT 诊断分期正确率较高,应用价值高。吉盛超等[6]对103 例直肠癌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MRIT 分期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等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MRI 不因肿瘤高低位置产生干扰,可将淋巴结的外侧、内部信息清楚显示出来。MRI的临床应用诊断结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直肠癌患者使用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 可有效提高病理变化检出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患者使用MSCT 三维重建结合MRI诊断辨别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术前评估价值,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适用于临床诊断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符合率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