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肺良性结节和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2020-12-11 10:02欧阳晓明谢勇刚龙晓东许梅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胸膜良性螺旋

欧阳晓明,尹 俊,谢勇刚,龙晓东,许梅莲

(东莞市横沥医院 广东 东莞 523460)

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以及低热和胸痛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肺良性结节大多是由炎症感染以及钙化和良性肿瘤导致。针对肺良性结节患者以及肺癌患者,及早的发现以及确诊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命,并预防肺良性结节癌变,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2]。在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影像学进行检查,但传统CT 诊断技术具有操作时间长以及图像不够清晰的特点,存在一定局限性[3]。因而本次以82 位该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途径探究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肺良性结节和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相关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一共选取82 位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良性结节和肺癌患者,2016 年7 月是开始时间,2019 年7 月是截止时间。使用Excel 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分组,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肺良性结节组(41 例)、肺癌组(41 例)。(1)观察组中男方有21 位,女方有20 位;男方与女方的年龄为26 ~84 岁,平均在(55.00±9.16)岁;(2)对照组中男方有22 位,女方有19 位;男方与女性的年龄为27 ~84 岁,平均在(55.50±9.25)岁,两组临床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曾有或现有精神疾病患者;其他肿瘤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肺内结节钙化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检查方式。在进行检查之前指导患者展开呼吸训练,并设置好64 排螺旋CT 的相关参数,其中①自动毫安模式扫描参数中电压设置在120kV,层厚设置为10mm,螺距设置为1.7mm,转速设置为0.8s1 圈;②固定毫安模式扫描参数中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80mA,转速保持在0.8s 1 圈,等到重建完成之后将图像送往工作站,并案进行图像曲面以及容积等各种平面的重建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肺部结节检测形态,包括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以及晕图征。

1.4 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 表格后进行分组。分组数据输入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为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分别用(±s)、(%)表示,肺部结节检测形态以χ2分析,α=0.05 为分界值,低于分界值有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结节检测形态

检测后,肺良性结节组与肺癌组患者检测结果未保持同质性,前者毛刺征呈现短情况中明显低于后者;胸膜凹陷征中前者恶性明显低于后者,而呈现晕图征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部结节检测形态比较[n(%)]

3 讨论

传统CT 成像在诊断肺小结节以及肺癌中具有操作简单、没有创伤性以及费用低等特点,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受到扫描速度以及层厚限制,存在一定的漏诊以及误诊情况[4]。在影像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诊断肺良性结节以及肺癌[5]。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和传统CT 成像相比较螺旋扫描速度能够低于0.35s/转,且时间分辨率更高可低于50ms,而扫描最薄层能够达到0.64mm,更好地提高图像分辨率[6]。其次,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诊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采集64 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并进行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完成重建,从而实现三维立体重建以及多层面重建和器官表面重建等,并进行多个方向的调整,从而获得相关切面的图像,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细节以及空间解剖关系[7]。对患者展开诊断的过程中,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和传统的CT 技术相比较,能够使得医生更加精确地查看到更多细节,并减少辐射剂量,使得病变的血管等部位更加清晰观察,更好地帮助医生确诊疾病[8]。相关研究中显示,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对肺部良性结节和肺癌的诊断中,能够通过对图像扫描结果分析中,能够发现肿瘤和肺良性结节在良性或者恶性胸膜凹陷征等反应中有无形态区别以及有无晕圈征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能够充分说明肺癌与良性结节有一定的生物学特征,且肺癌大多具有段冒充以及恶性胸膜凹陷,没有晕圈以及大多数呈现三角状或者小片状阻塞性炎性反应的特征,而肺良性季节大多有长毛刺、良性胸膜凹陷以及有晕圈但没有阻塞性炎症反应的特征[9]。在对肺良性结节和肺癌鉴别诊断中,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疾病患者的诊断,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10]。此外,对传统CT 相比较,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加宽阔的探测器阵列书,能够充分采用花环科技将电源以及电缆等信号线的装置和固定计价对应探测器进行连接,使得扫描范围能够不受到电缆长度的控制,完成不间断以及没有层间间隔时间的扫描。不过在进行扫描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展开有效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详细讲解扫面过程,使其有良好认知程度,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诊断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以及晕图征未保持同质性,肺良性结节组短毛刺征、恶性胸膜凹陷征以及出现晕图征的情况明显要低于肺癌组(P<0.05),充分证实对肺良性结节和肺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中实施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具有较为清晰的图像效果以及检测准确率,但有着不同的影像学表现,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检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肺良性结节和肺癌患者实施64 排螺旋CT 成像扫描技术鉴别诊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不过该扫描技术对肺良性结节患者和肺癌患者有着不同的肺部结节检测形态,所以在扫描结束后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患者的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胸膜良性螺旋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