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与CT 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分析

2020-12-11 10:02张玉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癌肿消融术肝癌

张玉林

(贺州广济医院放射科 广西 贺州 542899)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上都是位居首位。药物原因、寄生虫带来的感染、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肝癌的产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还会让肝细胞出现恶性增生,出现一部分肝区钝痛、腹水、低热等临床症状,且患者在经过手术介入治疗后肝癌肿瘤残余以及复发率都比较高[1]。因此,有研究发现,MRI 扫描技术相较于CT 扫描在肿瘤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组织分辨率,在临床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本文实验性回顾分析我院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病灶残留进行CT 扫描和MRI 扫描检查,比较最终检查出的结果,探讨MRI 技术在肝癌残留以及复发病灶的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方法

1.1 患者基本资料

从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入院进行介入治疗的7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 例,女性患者29 例,有47 例患者年龄在35 岁到56 岁之间,有31 例患者年龄在56 岁以上,患者平均年龄(47.9±3.2)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治疗者年龄在18 周岁以上,男女患者不限;(2)都是经过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而且没有经过其他方式治疗的患者;(3)肝癌病灶没有做过手术切除的患者;(4)通过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诊,且时间间隔为56 天左右,直到目标病灶肿瘤复发的患者。

排除标准:(1)治疗者年龄小于18 周岁以及大于80 周岁的患者;(2)患者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3)肾器官严重受损的患者;(4)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5)患者为巨块型和弥漫性以及多发结节型的肝癌;(6)MRI 禁忌的患者;未接受复查或者随访的患者;(7)长时间昏迷状态的患者。

1.3 介入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全部患者都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展开治疗,结合股动脉穿刺的方式,把导管插入到腹腔动脉中,以此判明肿瘤供血动脉,再将碘化油乳剂用微导管导入肝部以供血动脉再进行化疗栓塞,在治疗一个月后进行CT 和MRI 扫描,观察肿瘤区域的供血情况,确定好穿刺位置,进行肿瘤消融术将肿瘤组织全部消融。

1.4 方法

1.4.1 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都进行CT 检查,对患者的肝区用64 排的CT 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相关数据参数:其中电压为130kV,电流为220mA,选取2mm 厚的扫描层。然后对患者展开强化式的CT 扫描,先给予患者注射1.5mL/kg 的造影剂,在注射25 秒后再扫描患者的肝动脉,在注射70 秒后再扫描患者的肝门动脉。

1.4.2 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都开展MRI 扫描,先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膈顶至双肾进行扫描,方式分别采用TIW1、T2WI、DWI 以及增强扫描,其中TIW1 采用的是GRE序列;T2WI 采用的是FSE-XL 序列;DWI 采用的是SE/EPI序列;给予患者注射0.2mL/kg 的造影剂,在注射20 秒后扫描患者的肝动脉,注射30 秒后扫描患者的肝动脉晚期,注射50 秒后扫描患者的肝门动脉,注射3 分钟后进行延迟扫描。

观察结果请院区有着多年阅片经验的2 名放射科医生对所有患者的CT 扫描和MRI 扫描图像展开观察,准确记录病灶数目和类型。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的影像学对于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以及复发的早期诊断检出情况,评定标准为敏感度=检出例数/实际例数,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实际例数。

1.6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和处理分析,计算型指标以例(n,%)表示,通过χ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P<0.05 标识使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CT 扫描以及MRI 扫描对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以及复发的早期诊断检出情况之间的比较

MRI 扫描的准确率明显优于CT 扫描,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CT 扫描以及MRI 扫描对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以及复发的早期诊断检出情况(n,%)

2.2 CT 检测和病理学检测癌肿残留以及病发的情况,详见表2

表2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n)

2.3 MRI检测和病理学检测癌肿残留以及病发的情况,详见表3

表3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射频消融术(RFA)、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冷冻治疗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治疗肝癌方法之一就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3]。现阶段,对于肝癌治疗后的效果评价主要方法有临床观察以及实验检查,简便且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肝癌介入治疗后制定下一步的合理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MRI 与CT 相比较可以对患者的肝脏进行横断面、矢状面、以及任意角度切面的组织进行观察,对于细胞组织分辨率的能力也优于CT 扫描;使用磁共振检查对于身体的电离辐射损伤也小于CT扫描,MRI 扫描时间比CT 扫描要长,所以可提高肝癌治疗后患者癌肿残留以及复发病灶的检出率[5]。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出CT 扫描检出病灶共计60 例,其中真阳性病灶42 例,假阳性3 例,真阴性病有11 例,假阴性4 例,CT 敏感度76.9%,准确度67.9%;MRI 扫描检出76 例病灶,其中真阳性病灶51 例,假阳性6 例,真阴性病灶18 例,假阴性1 例,CT 敏感度97.4%,准确度为88.5%。各项数据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其中t值为14.6824,P值为0.0001,均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CT 检测中肿瘤病灶(+)为75 例,非肿瘤病灶(-)为55 例,MRI 检测中肿瘤病灶(+)为98 例,非肿瘤病灶(-)为40 例,MRI 检测要优于CT 检测。基于此,得出MRI 检测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以及复发病灶的敏感度及准确度显著高于CT 检测。

综上所述,通过MRI 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对于肝癌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介入术后的肝癌患者肝癌残留以及复发病灶的早期诊断首选检查方法就可采用MRI 检测技术[6-7]。

猜你喜欢
癌肿消融术肝癌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