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 颅脑灌注扫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2020-12-11 10:02叶某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患处脑组织低剂量

叶某某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些年来,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复发率也有所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常表现为一侧的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的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话语不清或语言理解能力下降、双眼常向一侧凝视且视力有所下降甚至丧失、有时会失去意识甚至抽搐。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发病急、后遗症大的特点,因此,快速、有效的诊断意义重大[1]。低剂量CT 颅脑灌注扫描能够感应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能够把脑组织供应的血液量化,可以很好地判断缺血部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就有很大的作用。本篇研究是对低剂量CT 颅脑灌注扫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详细数据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 例,其中男性93 例,女性87 例,年龄23~86 岁,平均(63.26±12.85)岁,均进行CT 平扫和CTP 灌注扫描。选取标准为:(1)有言语不清、半肢麻木、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家属与患者签署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排除患有脑瘤及其它对检查结果有影响的病变的患者[2]。

1.2 扫描方法与数据分

1.2.1 扫描方法 采用双源CT 平扫:头先进,从后颅窝连续扫描至颅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46 ~472mAs,层厚10mm,层距10mm 进行扫描。患者CT 图常见大范围低密度区,皮质和白质的界限也不清晰。病变的范围常通过测大小和体积来间接测量。CT 颅脑灌注扫描:头先进,从颅底连续扫描至颅顶,管电压70kV,管电流120mAs,层厚5mm,静脉注射50ml对比剂,持续进行扫描[3]。患者CT 颅脑灌注扫描的CBF 会下降超过60%,CBA 也会下降超过60%,MTT 和TPP 会延长。

1.2.2 数据分析处理 将数据传到电脑端,得到大脑各个动脉及交界区域的血流量灌注图(CBF)、血容量灌注图(CBV)、平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等数据彩图,对患处及非患处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低剂量CT 颅脑灌注扫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处区与非患处区的CBF、CBV、MTT、TTP 参数用(±s)表示,对患者患处区与非患处区的CBF、CBV、MTT、TTP 等参数进行t检验和P检验。当P<0.05 时认为统计学有明显差异[4]。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比较

低剂量CT 颅脑灌注较常规CT 平扫的辐射剂量高1.8倍,见表1。

表1 常规平扫与CTP 扫描参数及辐射剂量(±s)

表1 常规平扫与CTP 扫描参数及辐射剂量(±s)

注:有效剂量(E)= DLP×K,其中K=0.0023。

扫描方法管电压(kV)管电流(mAs)CTDIvol(mGy)DLP(mGy*cm)有效剂量(mSv)常规平扫 120 346 ~472 43.72±3.56 625.12±98.58 1.44±0.23 CT 灌注扫描 70 120 89.63±1.25 1152.36±94.25 2.65±0.22

2.2 CTP 各指标患处区与非患处区对比

患处区CBF 与CBV 值与非患处区相比偏低,患处区TPP 与MTT 值与非患处区相比偏高。详细数值见表2。

表2 CTP 缺血半暗带与对侧参数比较(±s)

表2 CTP 缺血半暗带与对侧参数比较(±s)

CTP 参数 梗死区 对侧 t P CBF(ml/100g×min) 44.36±12.65 55.26±12.54 -8.134 0.000 CBV(ml/100g) 3.02±0.52 2.89±0.65 0.351 0.656 TTP(s) 12.45±2.65 10.24±1.57 6.912 0.000 MTT(s) 5.46±1.33 3.65±0.54 9.152 0.000

3 讨论

3.1 缺血型脑卒中的病因及护理

缺血型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贫血、心脏骤停、低血压、低血糖等致使大脑中动脉栓塞所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进而损伤相关功能。缺血型脑卒中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病后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治疗期间要饮食清淡、低糖、低脂、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要对自己及医院有信心,相信病魔是可以战胜的。恢复期间要加强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的残留。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感冒,使病情加重。

3.2 CT 辐射量

现在的CT 技术与传统的X 机的成像方式不同,所用的计量参数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CTDI CT剂量的概念是由欧共体定义的。CTDI 的值表示沿Z 轴的方向单向辐射的剂量值,用来表示单层扫描的辐射剂量;(2)CTDIW 是反映了人体所接受的真实辐射剂量值。CYDIW 的概念是利用电离量来测试模体中心及边缘测量值的加权平均;(3)CTDIvol 是指容器计量指数。每次CT扫描是都是由多层组成的。实际扫描中,由于X 线有扩散性致使每层扫描所产生的剂量区域都会在Z 轴的上方产生一个“尾部区域”,这就使得简单的相加值会偏小,因此,便有了溶剂量指数这个概念[5];(4)DLP是指剂量长度乘积,表示一次完整的CT 检查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5)ED 指有效剂量,是全身平均辐射剂量的相对值,反映了不同的身体部位接受非均匀性的辐射剂量。由以上数据综合分析,低剂量CT 颅脑灌注较常规CT 平扫的辐射剂量高1.8 倍。

3.3 CTP 梗死区与对侧各指标的对比

CTP 是指向静脉注射对比剂,连续多次扫描选定层面,获得该层面的时间-密度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脑中对比剂浓度的变化,间接显示出器官灌注量的变化。根据时间-密度曲线可以计算出CBF、CBV、MTT、TTP 各参数来反映颅脑的血量。(1)CBF:人类的正常值为:灰质约为80mI/(100g·min),白质为20mI/(100g.min)由于灰白质各占脑区的一半,因此皮质层的总CBP 约为50mI/(100g·min)。当大脑缺血时CBF 值会下降60%以上;(2)CBV 是指一定量的脑组织内的所含有血量,约为4~5mI/100g 组织。当CBF 值下降60%以上时,便可确诊为脑缺血;(3)MTT:人体正常的MTT 值为3.6,在缺血脑区,MTT 延长至6s 以上;(4)TTP:正常情况下,脑组织TTP <8s。当脑组织缺血时,TTP 延长至8s 以上,但不能由此确诊脑组织缺血。梗死区与对侧的CTP 各项数据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低剂量CT 颅脑灌注扫描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对病灶漏诊的概率极小,在缺血型脑卒中的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患处脑组织低剂量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治疥疮
治斑秃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