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准确率的观察

2020-12-11 10:02梁小栓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关节镜例数准确率

张 虎,李 铭,梁小栓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膝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关节损伤病例,人体膝关节在正常情况下承受着人体自身重力,在长期运动、劳动的人群中,膝关节磨损症状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生活中的车祸事故、高空坠落、碰撞挤压等时间的影响,使得膝关节损伤症状的发生概率较大,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与生活质量[1]。随着内窥镜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膝关节损伤病理类型诊断方面有着接近完美的检出率,这主要由于膝关节镜通过手术创口进入关节腔,将其中的病理类型通过图像清晰地展现出来,故膝关节镜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诊断结果也被奉为诊断金标准[2]。但是这种检验方式有着一定的创伤性,从预后恢复方面对患者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以膝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5T 核磁共振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期间接受的46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诊断与1.5T核磁共振诊断,其中患者性别比例为:男:女=21:25,最大年龄51 岁,最小年龄16 岁,年龄均值(33.51±1.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 例,高空坠落伤21 例,碰撞挤压伤10 例。参与研究患者对本次医学研究目的与研究措施均知晓,且秉承患者自愿参与的前提收录研究样本。本研究方案经院部伦理委员会首肯。

1.2 方法

关节镜组主要病理诊断数据来源于关节镜诊断,打开关节镜置入切口,置入关节镜,为保证视野清晰,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镜头,整个诊断过程保持连续的生理盐水冲洗,通过关节镜视野观察膝关节损伤症状,完成诊断数据的收集。

MRI 组病理诊断数据均源于1.5T MRI 诊断,设备选择为美国GE HDe Sigan 1.5T MRI 扫描仪,指导患者体位姿势保持仰卧位,在检查过程中保持膝关节挺直,向外翻转10 ~12°,设备参数:T1WI:TR:2600ms、TE:27ms、FOV:220×220:T2WI:TR:3840ms、TE:75ms、FOV:180×180;扫描完成后,扫描结果由2 位以上影像学专科医生完成图像评价与诊断,统一诊断结果[3]。

1.3 评判标准

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接受1.5TMRI准确诊断例数,计算诊断准确率,完成数据格式统一,用作组间对比。

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 诊断方式在病理诊断准确例数方面的诊断准确例数与同项数据占比,完成数据格式统一后用作组件数据对比。

1.4 统计学意义

软件:SPSS21.0 统计学处理软件;数据格式:计量数据(±s),计数数据(n,%);检验:经由t值、卡方值完成数据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前提为P<0.05。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分析

本次诊断中MRI 组诊断准确例数共计42 例,诊断准确率91.30%,较之诊断结果金标准存在数据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分析(n,%)

2.2 病理诊断准确度分析

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在病理诊断结果方面,MRI 组诊断出半月板损伤10 例,准确率(21.74%)、骨质损伤11 例,准确率(23.91%)、韧带损伤11 例,准确率(23.91%)、关节腔积液10 例,准确率(21.74%),较之诊断金标准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病理诊断准确度分析[n(%)]

3 讨论

膝关节外形结构为屈戍关节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跑步、以及日常运动方面身体协调性良好,保证患者生理机能良好。基于人类正常的生产、生理活动,膝关节在频繁的屈伸、磨损中会出现一定的病理反应,对患者的行动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膝关节损伤的致伤原因不同,病理分型中也有着软组织挫伤、损伤、韧带磨损、拉伤、半月板损伤等多种病理分型[4]。限制患者正常的生产、生理运动的同时,还对患者的生理机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下,膝关节损伤病例大多在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以及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基于膝关节损伤类型不同,在治疗与护理方面的所实施的治疗方案、护理方案也存在差异,面对膝关节损伤症状,准确的诊断膝关节损伤类型有利于对症下药、对症施护、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医疗干预效果[5]。本次研究中使用到的两种医学诊断方式主要有膝关节镜诊断与1.5T MRI 诊断,其中膝关节镜诊断结果精准,被奉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金标准,该技术主要是得益于内窥镜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置入关节镜,将病理组织、结构清晰、直观的成像在屏幕上,医生通过实施反馈的图像资料更好地进行膝关节损伤的判断与病理分型,为之后的治疗拟定合理的医疗方案[6]。1.5TMRI 诊断措施主要得益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核心原理为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施加磁场,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获取机体内部水分子的分布形成,将诊断电信号转化为影像资料,绘制出诊断区域的影像图,在部分疾病的无创诊断检验中有着极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且核磁共振诊断方式在检验过程中噪声小、效率高、通过提前指导患者摘除金属饰品,进一步降低干扰因素,提升影像学成像质量。同时核磁共振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辐射较小,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核磁共振在诊断过程中的安全性[7]。

诊断结果分析: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本次诊断中MRI 组诊断准确例数共计42 例,诊断准确率91.30%较之诊断结果金标准存在数据差异(P<0.05);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在病理诊断结果方面,MRI 组诊断出半月板损伤10 例,准确率(21.74%)、骨质损伤11 例,准确率(23.91%)、韧带损伤11 例,准确率(23.91%)、关节腔积液10 例,准确率(21.74%),较之诊断金标准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中,1.5TMRI 诊断结果准确度与关节镜检验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临床诊断准确性高,且诊断方式具有无创诊断优势,临床使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关节镜例数准确率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