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层次作业设计之我见

2020-12-11 09:16黄琦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次作业设计

黄琦峰

[摘要]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对作业进行分层次的设计,可及时巩固学生所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整体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并能灵活、正确地应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作业的分层設计。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分层次;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5-0071-02

对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兼顾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并保证各层次作业的设计质量,使各层次学生从作业中真正的有所学、有所悟。

一、基础层次作业设计

设计基础层次作业时为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应注重把握以下内容:其一,明确对象。基础层次作业主要由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完成。该层次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有以下表现: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较低。设计基础层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该层次学生的上述表现,设计一些较为浅显、容易理解的化学作业。其二,树立明确目标。为达到预期的作业设计效果,设计基础层次作业时应注重树立明确的目标。作业内容应注重趣味性,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好感。同时作业的设计应围绕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设置针对性问题,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加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其三,严控作业难度。设计基础层次作业时严控作业难度尤为关键,难度过大会挫伤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难度较小则达不到相应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经验,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好作业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设计基础层次作业时,目标可确定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促使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简单的化学问题。在该目标指引下,可设计如下作业习题:

(1)以下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D.蜡烛燃烧后质量虽然减轻,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该习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考查,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仔细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就不难选出答案C。

(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该习题依托化学反应,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学生只要正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就不难得出在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正确选项为A。

(3)某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有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该习题较前两题难度有所增加,但仍属于基础题目,适合低层次学生完成。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图l中的化学反应,联想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就不难判断出只有第D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二、中等层次作业设计

进行中等层次作业设计时仍应在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适当地增加作业的难度。一方面,中等层次作业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作答。该层次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相关化学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学习兴趣浓厚。另一方面,设计中等层次作业时,其目标在于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所学,深化其理解,避免走进理解的误区;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化学习题的分析思路与方法,使学生遇到相关的习题能够快速、正确作答。另外,设计作业习题时应注重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设计中等层次作业的目标为: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够正确判断反应物、生成物;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围绕这一目标可设计如下作业习题:

认真观察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不难解出该习题: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个C原子,因此,反应物中也应有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反应物氧气中刚好提供了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还应有4个氢原子,因此,X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正确选项应为A。

(2)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可制取乙烯,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为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该习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只有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才能选出正确选项。其中氢气并未完全参加反应,因此A、D项错误。反应前的分子数目为8,反应后的分子数目变为5,C项错误。答案选B项。

(3)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___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也为140 g,又因为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因此B的质量=140 g×4/7= 80 g。

三、拓展层次作业设计

拓展层次作业的难度最大,主要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设计。该层次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浓厚。作业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结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拓展层次作业的目标确定为:能够深入把握化学知识本质,并能运用所学灵活解答相关化学习题;通过作业更好地拓展解题思维,提升解题能力。其二,设计作业习题时应以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为主,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该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可确定以下作业目标:能够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化学习题;能够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找到解题突破口。围绕这一目标可设计如下作业习题:

(1)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的二氧化碳和3.6 g的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解答该习题时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即计算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和4.4 g+3.6 g-1.6 g=6.4 g之间的关系。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 gx32/44=3.2 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3.6 gx16/18=3.2 g,由3.2 g+3.2 g=6.4 g可知,1.6 g物质中不含有氧元素,只有A项正确。

(2)在存在一定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根蜡烛,容器中0,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蜡烛燃烧产生CO表明未完全燃烧,且产生的量会不断增加,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元素,C项错误。观察图3内容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仍含有氧气,D项错误。

综上,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在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制订明确的作业设计目标,做好作业的分层次设计,尤其应合理区分作业难度,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做作业,能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所学,并能运用所学分析相关的化学问题,在巩固所学的同时,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罗艳)

猜你喜欢
分层次作业设计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