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国共的党内合作及其对国共关系的影响

2020-12-12 01:36张佩仪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孙中山

张佩仪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国共合作是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20 世纪以来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 但清末以降列强对中国的威胁仍然存在, 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华民国早期的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在列强操纵下,军阀混战愈演愈烈。由革命党改组的国民党本身组织涣散,难以应对复杂时局。第三国际成立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于其外交政策及其理念输出的需要, 极力促进国民党与成立不久的共产党合作。 这次国共两党的合作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合作——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工作,在国民党内开展国共合作,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在组织上、 思想上仍保留其独立性。 党内合作的方式是出于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各方利益需要的综合考量,是当时综合考虑各种历史因素做出的策略性政治选择。

一、国共合作政策的由来

(一)共产国际的对华策略

共产国际力促国共两党合作, 与这一时期苏俄对华策略有关。一方面,苏俄以马克思主义为其建国的主导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局限于国家意识形态中,而且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其最高奋斗目标,具有世界性,这种理念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广泛宣传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帮助和支援其他国家开展共产主义运动;另一方面,苏维埃政权自建立以来, 就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寻找新的盟友、形成联合阵营以抵御来自西方的威胁, 成为维护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1919年和1920 年,苏联分别发表了两次对华宣言,废除了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和特权,建议缔结友好盟约,就是出于这一策略的考虑。

1919 年3 月, 列宁领导俄共建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 1920 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以及共产国际帮助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组织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政党的问题,强调“必须坚决反对把落后国家内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思潮涂上共产主义的色彩; 共产国际援助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只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各落后国家未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不仅名义上是共产党)的分子已在集结起来, 并且通过教育认识到同本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作斗争是自己的特殊任务; 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 即使这一运动还处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也应如此”[1](62)。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区别是鲜明的,不能混淆,后者以前者为条件,落后国家只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进一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的这一主张,成为共产国际支持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1923 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由共产党人张太雷陪同并作为翻译,在桂林会见孙中山,提议孙中山与俄结盟,孙中山出于对时局的考虑,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 只允许在国民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 后来,马林又在各地对国民党进行考察,发现国民党的党纲对不同的派别具有包容性, 这就为进一步提出国共合作的形式——党内合作提供了可能。

(二)早期工农运动与国民党改组

探究国共合作政策的促成因素, 不能不从两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说起,当时,成立较早的国民党和成立不久的共产党都遇到了各自的困难。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由发动辛亥革命的革命党——同盟会为主体改组而成的资产阶级政党。 国民党从未在真正意义上主导民初政治局势, 有论者将这一情况归结于国民党妥协退让、斗争不彻底,这种观点是极不准确的。 孙中山一直没有放弃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挽回局面,但当对峙双方力量悬殊之时,武装斗争与妥协两条路都是走不通的, 武装斗争是以卵击石,妥协只能完全受制于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扶持的顽固的北洋军阀势力是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组织涣散,难以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也是原因之一。陈独秀曾指出国民党“注重上层、勾结土匪、投机取巧、易于妥协、内部分子复杂、明争暗斗”等弊病[2](203),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一度被称为国民党“亚父”的鲍罗廷则直接对孙中山讲,国民党无论在政治上、组织上和理论上都无法算作一个政党[3](95)。 国民党内部甚至发生了陈炯明“炮轰总统府”事件。 在北伐与统一大业面前,国民党的“自救”同样迫在眉睫。

20 世纪20 年代初,新兴的中国共产党以“推翻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从1922 年到1923 年,全国的工人罢工达到180 次, 影响较大的有京汉铁路大罢工和香港海员大罢工。虽然后者取得了胜利,但前者却遭到军阀的血腥镇压。 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独裁统治面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陷入低潮。不少共产党人在失败中认识到, 单靠无产阶级力量根本无法与全国的反动势力抗衡。但总体看来,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共产党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它广泛发动领导工农革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共产党的杰出人士李大钊等也受到了孙中山的欢迎, 孙中山希望得到共产党的帮助,扩大国民党的革命基础。 因此,国共合作不仅是共产国际对华策略的产物, 也符合两党发展的需要。

二、党内合作方式的必然性与国共合作进程

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最早仍然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 起初并不为国共两党所接受。

在1922 年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联合战线, 但中共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极力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主张采取两个独立政党合作的形式。 1922 年,陈独秀在致维经斯基的信中, 提出了反对共产党及青年团加入国民党的六项理由,认为国共存在本质区别,共产党无法以党内合作的形式“融入”国民党中,而国民党即使包容了非资产阶级分子,也不能够改变其阶级性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不利于当时的革命形势, 因而主张共产党必须保持其独立性。

而在国民党方面,不少像张继、冯自由等资深国民党要员都反对孙中山的“容共”政策,理由是担心融入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会从各方面“架空”国民党,与国民党抢夺革命的领导权。但共产党受到共产国际的制约,1922 年,中共中央在西湖召开会议,马林传达共产国际指示, 坚决主张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3 年,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国民党中的反对派受到孙中山在党内威望的影响,也被动接受了党内合作与“容共”政策。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完成改组,孙中山重新阐述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至此正式拉开了国共合作的序幕。

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无论对中国革命的长远发展还是国共各自利益来讲, 都不是最佳选择, 但却是当时条件下国共两党走向联合唯一可行的方法, 两个独立政党平等合作看似更符合党际公平原则,但实际上无法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是一个有明确政治纲领和一定影响力的独立政党, 但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即使到中共二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也只有不到二百人,影响力远不及国民党,再加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军队, 还不具备与国民党进行对等的党外合作的条件。 此外, 国民党也一贯拒绝与共产党实行党外合作, 选择党内合作方式也为促成合作减少了阻力和时间。

国共的党内合作形式也是由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一大中确立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脱离当时实际,具有超前性,经过后来的斗争与实践,中共意识到了这一点,到了中共二大时,中共在其最高纲领外,开始阐明当前的革命性质,并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其最低纲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本来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而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没有足够的力量单独去完成这一革命任务, 只有联合借助其他力量,才有完成的可能性。 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暂时搁置自己的革命目标, 与资产阶级合作, 帮助国民党完成革命任务,以摆脱国内政治困境。 因此,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国民党的身份从事国民党的革命工作,符合当时的革命性质。

三、党内合作方式的矛盾性与国共分裂

党内合作方式顺应阶段性革命的需要, 促成了国共合作,国共双方都为此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协。但这一主张本身就是一种临时策略而并非长远之计, 自国共合作开始就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种种矛盾,并贯穿国共合作的整个进程中,最终使国共两党走向分裂。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差异

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是相互对立的,各自的政治纲领与目标存在着质的不同。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共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前者旨在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后者则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张“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带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成为当时国民党联共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国共两党在具体的土地政策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中共主张无偿征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国民党主张政府向地主征税或直接购入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新三民主义”“节制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的, 而中共主张公有制和生产集体化。

从两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不同方式可以看出,中共的主张实际上是基于阶级斗争理论, 其土改方式具有阶级斗争性质。因为地主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中共对待地主的政策体现出更彻底的反封建性。 而国民党则倾向于阶级调和, 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地主利益,这是要调和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这也正是国民党的局限性。革命的一定时期,中共的斗争方式对革命进程起到了推进作用, 弥补了国民党的阶级局限,扩大了革命的群众基础。 但是,中国共产党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这决定了国共难以长期合作共存,国共两党之间隔着的是“联合工农”与“工农专政”之间的距离。

(二)国共分裂的其他因素

1. 孙中山的逝世和国民党派系斗争。 国共合作为后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加速了南北统一。但是合作的局面并没有长期维持,即便是合作时期,国共之间也存在局部的不同形式的斗争。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之初, 虽然国民党内反对的声音未曾间断,但并未采取行动阻挠合作。 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国共合作开始出现真正的动摇,争夺党内最高领导权的国民党高层, 以联共或反共的不同主张为手段进行斗争,甚至多次另立中央,先后出现过“沪上中央”、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4](20)。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党部的遇刺,成为国民党派系斗争恶化的危险信号。 1925 年11 月,邹鲁、谢持、林森等国民党元老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以宣扬“纯粹三民主义”为名[5](48),反对三大政策,宣布“分共”,形成著名的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二大否认了西山会议,开除了邹鲁等人的党籍。但同年3 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变”,清除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人,并制造“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任职比例。随着北伐的进展,蒋介石的地位快速上升,1926 年, 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1927 年发动“四一二武装政变”,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对立。后来武汉国民政府与共产党发生摩擦, 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干预,最终也宣布“分共”。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从某种程度上,国共合作是在国民党的内斗中夭折的。

2. 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影响力不断扩大与工农运动的超前发展。 组织涣散和宣传力不足是国民党一贯的弱点,通过党内合作,共产党凭借其进步性和组织优势,在国民党内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将国民党内的进步青年吸收到共产党内,大有由“国民党容共”发展到“共产党容国”之势[6](42),这就必然引起了国民党的猜忌和不满, 成为国共关系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人的错误指导下,北伐时期大力开展工农运动,并且在军队中进行宣传,使北伐军进入外国租界,产生摩擦,这在当时极易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 在“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下,过于激烈的农运使中小地主出身的北伐军官受到冲击,其家属在家乡被批斗,间接引起了何键捕杀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国共矛盾进一步加深[7](30)。1927 年6 月,共产国际发出《五月指示》密电, 要求中共开展自上而下的土地运动并设立审判反动军官的革命法庭, 这使原本坚持联共政策的汪精卫认为, 共产国际和加入国民党内的中共正在密谋颠覆国民党政权,武汉国民政府也宣布“分共”。至此,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对于政党性质和目标方针存在根本差异的国共两党来说,合作是为当时中国国际国内形势所迫而做出的策略选择, 党内合作的方式为短时间内实现合作提供了条件,但最终难以将合作维持下去,两党走向斗争也是必然,但是,国民党内部的混乱及右派顽固势力的存在、 蒋介石对国民党军权的掌控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错误指示、过于激进的工农运动等现实因素,使得国共两党过早地、不可挽回地走向了决裂。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绰号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是哪次?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