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

2020-12-12 23:13刘昕蕊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刘昕蕊

(兰州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方法论来认识国情,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势,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是当前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和实践证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战略战术,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推动着党和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关键阶段,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理论价值: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是不可或缺的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在当代的发展中也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以及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实践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现,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之一,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价值。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发现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一起构成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不可分割,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曾对历史唯物主义给出重要评价,称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严谨且完整的科学体系,有其重要的原理原则,包含着一系列的规律性内容,例如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理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并且对于原理的回答上前后一致,互不矛盾。因此在原理的运用上,我们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来单独看待某一部分,把某一部分分裂开来就断定为历史唯物主义。只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类历史进程,才能完整准确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代表作,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的论述,并把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区别于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变为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随着这一术语的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也已基本形成。之后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研究,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层次探索,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包含有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社会变革,社会形态演进等等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下了实质性的定义。此外,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存在于这两篇著作中,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其它著作中依然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科学思想中。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给予了正确的认识,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探究,理性思考现实的生产变革,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得出的科学的认识,这一点,已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正是马克思立足实际,追求改变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结果,也因此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笔,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极大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始终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原则,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一不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立足当下中国的具体实际,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新思想中论述的生产力发展,国家上层建筑的改革,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等无不贯穿着历史唯物的原理方法论,充分显示了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卓越性的把握和创新性的发展。因此,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继续前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是不断发展和不容割断的,看待社会历史发展的目光也从来不是僵化的,机械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是推动中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

实践价值:迈入新时代,观察当代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把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当中去,指明唯物史观不是现成的教义,而是观察历史和改造现实的科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当代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立足初级阶段,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之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这就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深化各方面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社会医疗卫生保障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都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上的拦路虎。因此,认清客观的现实基础是建设和改革的前提条件,把握好社会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在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性之后,我们也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消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吸收前辈们优秀的理论成果上,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正确意识的积极的反作用,不断对社会发展产生新的更大的促进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基础的观点,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来看问题,认清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也是不断发展的,对于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如何调整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深化改革的持久推进以及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坚持发展生产力仍是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一个关键点,与此同时,我们要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放在一个整体去考察,只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去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确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因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尊重的各方面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才会有利于在实践中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紧迫,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我们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党的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目标价值: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对无产阶级来说,仅仅满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把它仅仅看作一个认识工具,这无疑也是自我毁灭。”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大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科学方法,而且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意义重大的目标价值。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科学的理论框架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中国的社会实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破除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因素,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科学指南。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干部也做出了新时代的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会蓬勃发展。过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未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依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方法论。历史和现实表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自信。

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时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可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以及方法论对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及发展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把握和运用上,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对事物的科学理性的分析,提高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总分析,阐发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推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提供了观察历史和现实的方法,是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尤为重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认清全球化的国际形势,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形成正确的上层建筑,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树立群众史观的根本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只有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的历史的分析问题,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推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始终是一个通过经验,通过对事实的单纯观察而得来的。它是与这个世界观同命运,共存亡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以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奋斗作为最高使命的,这也就决定了它在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深刻的目标价值。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