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颌前突患者使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化舌侧系统矫正治疗的效果初探*

2020-12-12 02:24熊国平邓莉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3期
关键词:前牙下颌转矩

魏 惺 熊国平 邓莉华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518000

双颌前突是一种上下颌均向前突出的临床症状,该病例发病例数较少,但也正是由于上下颌同时向前突出,会导致患者难以通过上下牙齿排列整齐与否进行发现,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延误疾病治疗[1]。该疾病通常是由于不良的口腔习惯或遗传因素导致,临床中该疾病视发展情况多采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方法进行矫治,前突极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治疗[2]。本研究旨在探讨双颌前突患者使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进行唇舌侧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双颌前突患者临床治疗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的双颌前突患者60例纳入临床研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16例,女44例,年龄14~40岁,平均年龄(30.2±5.3)岁,所有患者均使用EBRACE个性化舌侧系统进行矫正治疗。

1.3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进行初步诊断,正畸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并充分与患者沟通,对牙齿进行取模并拍摄照片,使用Ebrace系统对不同患者牙齿模型进行3D重建,随后根据正畸方案进行3D排列,生成Ebrace矫正后虚拟效果图。使用Ebrace系统、CAD及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进行3D打印,为患者量身定做适合其自身情况的配套矫正弓丝、转移托盘等。选用超弹镍钛弓丝完成排齐整平、使用个性化不锈钢弓丝完成间隙关闭,患者上颌使用腭侧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高位牵引钩(种植体位置为上颌腭侧第一、二前磨牙间,注意距离牙槽嵴顶5~6mm,置于牙槽骨内),下颌采用颌内支抗联合低位牵引钩(牵引钩位置以弓丝为准,为弓丝上双侧侧切牙远中尖牙近中位置,高牵引钩大约6mm长),使用滑动法内收、关闭前牙间隙。

1.4 观察指标 使用X线进行头影测量,并对比矫治前后(治疗前记做T0、治疗后记做T1、T1与T0差值记做TX)情况,每隔1周检测1次数据,共检测3次,最终对比数据为3次检测数据平均值。

2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SN-OP变化差异显著(P=0.041<0.05);U1-SN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03<0.05);U1-L1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28<0.05);U1-NA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03<0.05);L1-NB角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04<0.05);L1-NB距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4<0.05);U1-PP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41<0.05);OB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02<0.05);L1-MP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48<0.05)。详见表1。

表1 60例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骨性项目、牙性项目指标对比

3 讨论

双颌前突会出现上下颌向前凸出、上下唇缩短,前牙会暴露于口腔外,有一定的开唇露齿现象,双颌前突由于是上下牙一起向前突出,患者发现后往往已经较为严重[3-4]。未成年人双颌前突会导致颅颌面的发育受损,导致脸型改变,同时也会对口腔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最重要的是,双颌前突会严重影响患者外在形象,可能会对心理造成严重、不可逆创伤[5]。

在本研究中,对60例于我院进行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进行舌侧矫正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开展研究。从结果可见,经过矫正治疗后,患者U1-NA及L1-NB变化显著存在,这一结果揭示患者治疗后的上下颌前牙内收明显;同时患者OB矫正治疗后明显减小,提示患者矫正治疗后前后上下牙明显压低;患者矫正治疗后L6-PP无明显变化,可见下颌第一磨牙无明显伸长;患者治疗后U6-NA无明显变化也揭示其Ⅰ类关系维持。在传统的舌侧研究中,一般通过对矫治器预成转矩角度进行调整来增强转矩,而本研究采用了高牵引钩和种植体支抗的方法来对患者的上前牙进行内收,从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U1-NA变化显著[6-7]。在患者发生舌倾后,可以通过调整牵引钩高度的办法对牙齿的移动方式进行改变,从而控制前牙转矩不超过正常范围,微植体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牙支抗的消耗。同时在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使用舌侧系统对上前牙进行内收矫治时,牙位的转矩控制必须加以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其开始的位移主要体现为中切牙舌倾,侧切牙外翻,通过高位牵引能够强化内收力,是弓丝所受力矩增大,在实际的应用中,局部的弓丝形变也会强化这一现象[8-9]。在本研究中却并未发生此类现象,分析原因可能为(1)牙齿间相互作用力导致,在进行拔牙间隙关闭之前,对前牙弓进行了充分的整齐排列工作,这一工作会促使牵引力均匀分布。(2)矫正治疗后的复查随访工作也具有一定作用,其能够及时发现弓丝形变,从而进行调整改变,最终导致转矩不会受到较大影响[10-11]。

综上所述,对于双颌前突患者来讲,使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进行舌侧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前牙外突的现象,一定程度地改善硬组织外突程度,在治疗中应不断灵活调整牵引力大小及方向,实现最终的矫治目的。

猜你喜欢
前牙下颌转矩
自适应换相与转矩补偿的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抑制
基于Ansys Maxwell 2D模型的感应电动机转矩仿真分析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