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的分类、病因及综合防治

2020-12-13 06: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啄食换气雏鸡

(新疆昌吉市二六工镇人民政府,新疆 昌吉 831105)

1 分类

啄癖可根据啄食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啄羽。指鸡啄食羽毛。这种现象在圈养鸡中广泛存在,有的是自啄,有的是互啄,当几只鸡共同攻击一只鸡时,常常将这只鸡啄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啄羽多出现在腰背部、胸部,也有少数出现在头部、翅部和尾部[1]。

啄肛。初产母鸡和雏鸡常常发生这种情况,雏鸡多是因为下痢使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而自啄或互啄,初产母鸡则是在产蛋时由于努责而引起泄殖腔开张,其他有异食癖的鸡便会乘机对其泄殖腔进行攻击。

啄蛋。在产蛋鸡群中偶有发生,通常与饮水不足或鸡群没有足够的钙质摄入有关。

啄冠。公鸡在性成熟时好胜心会显露出来,常出现打斗,进而导致啄冠。

啄爪。雏鸡在食物不足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2 病因

2.1 品种原因

不同品种的鸡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啄癖的遗传力约为0.57%[2],而且土鸡由于好斗更容易发生啄斗行为。也有的品种受内分泌影响在开产后容易发生此病。

2.2 饲养管理原因

饲养密度不当时更容易发生啄癖。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鸡的活动范围;加之通风不良,圈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过多,使鸡的免疫力降低,即容易导致鸡群出现啄癖。此外,当饲喂时间不固定或饲喂量不能满足鸡群需求时,鸡会因饥饿而发生互啄,也有的母鸡产蛋后因饥饿而啄蛋。

2.3 疾病原因

当鸡罹患球虫病、鸡白痢或出现消化不良时,由于排出稀粪而使肛门周围沾有粪污,因外观不同而引发互啄。当鸡感染由羽虱或螨等引起的寄生虫病时,会因皮肤瘙痒而自啄。

2.4 生理原因

雏鸡换羽时由于皮肤瘙痒会出现自啄现象。鸡性成熟时因体内激素分泌量大幅度提升,也容易诱发啄癖。

3 综合防治

治疗啄癖有一定的难度,且成效不显著,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首先要避免营养不良型啄癖的发生。应合理配置食槽和水槽,让每只鸡都能够获取足量的饲料和饮水。饲料内的营养成分要均衡,且根据鸡群日龄的不同配制不同的饲料。注意钙、磷、钾、钠等矿物质元素的补充以及多种维生素的供给。饲喂时间必须固定,不可出现鸡群时饱时饥的现象。

其次要避免因疾病造成啄癖。患有寄生虫病的鸡由于皮肤瘙痒常出现啄羽现象,所以应当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以及禽流感等疾病容易造成鸡群腹泻、下痢,当尾羽被粪便污染后容易引发鸡的互啄行为。所以开展当地常发疾病的疫苗接种十分关键。

再者,改善鸡舍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啄癖的发生率。开辟运动场,在运动场内悬挂青饲料,一方面可增加鸡的运动时间,另一方面青饲料吸引了鸡的注意力,能够减少互相啄食的次数。养殖密度必须严格控制,最大饲养密度不得超过每平方米13羽。保持鸡舍地面的清洁、干燥,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定期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时间和次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要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也要保证鸡舍内的温湿度适宜。

断喙能够降低啄癖发生率。蛋鸡或种鸡的饲养周期比较长,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照顾不周的地方,进而导致鸡只相互咬啄。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鸡进行断喙,在减少啄癖鸡只的基础上还能减少饲料的浪费。断喙一般在4~5日龄时进行,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三分之一,即切去生长点。止血可以采用烧灼止血法。首次断喙可以维持到产蛋期。6周龄时再次断喙,此时断喙点距离鼻孔6 mm,以上喙比下喙多去除2 mm为佳[3]。断喙前要确保鸡群健康,因为断喙会引起鸡的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啄食换气雏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我是人体的“换气站”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泳池“飞鱼”换气记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啄食的母鸡
学自由泳
清晨别急着开窗
食醋可防鸡病
啄木鸟不患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