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波氏杆菌病的防治

2020-12-13 06: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氏杆菌琼脂雏鸡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000)

鸡波氏杆菌病是一种新型的细菌性传染病,首次报道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之后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发生。我国以山东、江苏、安徽、广东、河南和黑龙江等省份发生较多。祖代鸡带菌率可达40%以上,父母代为20%~60%,严重阻碍了养禽业的发展[1]。

1 病原简介

鸡波氏杆菌属于产碱杆菌科、波氏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镜下观察为细小的球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0.2~0.5)μm×(0.5~2.0)μm。 多数为单个分散存在,不产生芽孢,周身有鞭毛。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营养琼脂上都能生长,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更快,最佳培养温度为35~38℃。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差,常用消毒剂和常规消毒方法都能将其杀灭。不耐高温,在60℃的环境中不到15 min即可被杀灭,但是在低温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

2 临床表现

该病对大多数家禽都有感染力,如鸡、火鸡、山鸡、鸭和鹅等禽类,日龄越小越易感,刚出壳不久的雏鸡最易感,青年鸡及性成熟后的鸡感染后基本不发病[2]。感染鸡主要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如经常咳嗽、打呼噜、气喘和呼吸困难,鼻腔有黏液性分泌物,张口呼吸,眼结膜发绀,鸡冠和肉髯发紫,多数鸡最终因低血氧症而死亡。该病主要经密切接触而水平传播,也能经种蛋垂直传播。种鸡感染后,种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死胎率高达60%以上,弱雏也会增多,被感染的雏鸡常发生急性死亡。除了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外,很多感染鸡还会出现眼炎,视力下降,对采食和饮水都造成影响,死亡率达10%~20%。

3 诊断

通过病鸡的临床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测。用无菌棉拭子采集病禽的鼻腔分泌物、气管分泌物或病变的肺组织,在改良麦康凯琼脂平板或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染色镜检,同时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如果符合波氏杆菌特征即可确诊。除了微生物分离法外,该病还可以通过血清型检测确诊:将禽波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或以禽波氏杆菌阳性血清进行分离菌平板凝集试验,如果结果为阳性就能确诊。此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4 预防

预防该病必须做好雏鸡的入舍管理,同时加强雏鸡舍的消毒。

4.1 做好雏鸡入舍管理

该病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是病原的重要感染途径,而雏鸡是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因此,雏鸡入舍前,必须将育雏舍温度提前升至35℃,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这样一方面能将鸡的环境应激降至最低,另一方面鸡也不会因为寒冷而扎堆,减少了相互之间的接触。入舍首日应注意雏鸡的科学开食,曾发生过该病的鸡场,建议在饮水中添加复方阿莫西林或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连续使用3 d。对未曾发生过该病的鸡场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开食,特别是使用含有乳酸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益生菌种类的微生态制剂。

4.2 强化雏鸡舍的消毒工作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加强鸡舍的消毒对该病的蔓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消毒剂以0.2%的过硫酸氢钾或稀碘溶液为主,消毒应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还应避免鸡舍湿度过大而引发应激性感冒。雏鸡入舍后水槽和料槽容易受到粪便的污染,建议每天对料槽和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前将残料倒出,之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 min。鸡舍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垫,人员入舍时应踩踏消毒后再进入鸡舍。每次出舍后将衣物挂在缓冲间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5 治疗

许多抗生素都可用于该病的治疗[3]。临床常用的有复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多西环素、利高霉素、磺胺嘧啶钠及复方新诺明等。由于该病多发生于雏鸡,而且还未上笼,注射给药操作非常麻烦,还容易产生应激,故建议以拌料或饮水方式给药。建议用药前断水或断料2 h,让鸡产生饥饿或口渴的感觉,然后再供药,治疗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氏杆菌琼脂雏鸡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