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体会

2020-12-13 16:43张曰红张婷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神经性静脉炎上肢

张曰红,张婷婷

(江苏省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1.输液室;2.骨科病区,江苏 苏州 21532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因“摔伤致右髋部肿痛伴活动受限两小时”于2018.07.14入院,既往体健,无过敏史。入院后予静滴甘露醇、舒血宁20 ml+0.9%生理盐水250 ml、盐酸丙帕他莫。患者于07.18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继续予甘露醇、舒血宁、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罗氏芬等消肿止痛抗感染治疗,7.21号开始只有一组舒血宁继续输液。患者依从性差,术后饮食不规律,每日进食较少,饮水<400 ml/天,尿量正常。输液工具选择为BG公司的24G留置针,康康公司一次性输液器(普通),双侧前臂交替留置。

2 护 理

2.1 静脉炎护理

患者于7.30号左侧手臂留置针输注舒血宁后双上肢出现三条红线触之有痛感,判断其静脉炎Ⅱ级[2],立即指导其抬高双上肢,给予25%硫酸镁湿敷穿刺点上方,每2小时湿敷30分钟,湿敷3次,后静脉炎症状稍有好转。第二天医嘱仍予输注舒血宁,后双上臂再次出现静脉炎Ⅲ级,医嘱予停舒血宁。予抬高双上肢,25%硫酸镁湿敷每2小时湿敷30分钟,每天湿敷3次,症状未见好转,继续给予以上措施。08.04患者双上肢静脉炎Ⅰ级。双上肢呈现局限性水肿样改变,患者诉有痛感。

2.2 局限性水肿护理

评估:根据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双上肢水肿情况、患者营养状况、患者和家属配合度。①双上肢水肿范围腕关节上10 cm肘关节下,呈凹陷性水肿,有痛感。左侧上肢肿胀较明显,肿胀最高点测臂围30 cm;右上肢肿胀最高点测臂围29 cm,为局部水肿症状。②患者营养状况,食欲不佳且饮食量少,体重较入院时减少2.75 kg。③患者及家属配合度,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积极性不高,心情低落,对愈后持悲观心态,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迟发性水肿原因查找:①药物成分,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功效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随着舒血宁注射液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呈上升趋势,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年度监测报告显示在不良反应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中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连续3年排名前十(2013-2015),2016年达到第5位[3]。②药物稀释液选择,毛柳英等研究发现中成药物舒血宁稀释在5%葡萄糖水中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在0.9%生理盐水中[4]。我院使用舒血宁20 ml+0.9%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注射剂使用浓度最大量和生理盐水。③血管发生静脉炎后,血管内皮细胞存易损伤,且患者营养摄入不均衡,心情低落等因素易致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功能不高,故血管通透性变差,舒血宁注射液渗入皮下,局部药物浓度过高,易造成局部过敏症状出现。④迟发性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在临床中较少见,此例患者早期临床症状静脉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出现较晚大约3天后,属于迟发型过敏。费俊严在药物迟发过敏反应二例中记录舒血宁有迟发过敏情况[5]。

处理措施,查阅资料显示为舒血宁引起过敏症状中的血管神经性水肿。①药物治疗:予75%酒精60 ml+地塞米松5 mg湿敷每2小时湿敷30分钟。选用75%酒精,其消毒防腐、局部麻醉及止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6]。而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具有抗过敏作用,对细菌、化学刺激和各种物理刺激所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早期所引起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改善红、肿、热、痛等反应[7]。②心理疏导:与患者妈妈给予患者做心理疏导,并请床位医生参与讲解疾病的康复,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消肿治疗。③饮食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高蛋白、优质蛋白、高纤维蔬菜营养摄入,嘱其多饮水,饮水量在1500 ml左右,④运动指导:握拳运动-握拳停留3~5 S,后张开伸直5指,放松休息5秒后重复以上动作,每次10~15分钟,每天早中晚各2次;予抬高双上肢。

症状转归,08-05患者双上肢静脉炎Ⅱ级,水肿较前好转,患者主诉疼感明显减轻,左上肢测臂围28.5 cm,右上肢测臂围28 cm,继续湿敷、抬高双上肢及握拳运动。08-06患者双上肢静脉条索状消失,基本无水肿,左上肢测量肘窝正中下6 cm臂围27.5 cm,右上肢测量肘窝正中下6 cm臂围28 cm,治疗效果为治愈[8],予出院。出院指导其合理饮食,注意观察双上肢是否有静脉发红情况及水肿情况,肢体功能锻炼。

2.3 院外随访

对该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一周,电话访视,患者一周内无静脉炎发生,无肢体水肿,无其它过敏情况发生。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饮食规律。

3 护理体会

本案例患者使用同一批号的舒血宁17天后双上肢穿刺点上方都发生静脉炎,静脉炎发生与长期输液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而静脉炎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舒血宁渗入皮下组织,易造成皮下组织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神经性水肿。在临床处理过程中,一般会先处理首发的静脉炎,故易忽略迟发的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中成药物使用的最大剂量及所需稀释液的种类,在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时,严格按说明书以5%葡萄糖水充分稀释药液,以每小时40滴/分钟的速度缓慢滴注,使用精密输液器减少可能因杂质带来的不良反。对于特殊情况的静脉炎如多发,及时分析原因,给予有效处理。对于舒血宁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75%酒精60 ml+地塞米松5 mg湿敷优于25%硫酸镁湿敷。

4 小 结

对于临床使用中成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可由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中中成药物注射剂较其他剂型更易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9],而对于输液中多处穿刺点上方发生静脉炎及局部水肿时,应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早发现,早处理,必要时寻求团队协作,保证患者早康复。而及时有效的处置,能有效改善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

猜你喜欢
神经性静脉炎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
心情不美丽 皮肤不美丽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