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在超声诊断科候诊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2020-12-14 00:58王子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家属病情护士

王子冰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超声诊断科,山东 青岛 266000)

近些年,因超声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诊断在临床疾病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超声诊断科已然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导致医院超声诊断科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因各种原因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和工作量[1]。然而护理质量的高低与医院声誉直接相关。故本次试验尝试对我院2019年度收集的超声诊断科候诊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心理特征,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超声诊断科候诊的500例老年患者,包括男204例,女296例,年龄65~80岁,平均(73.12±3.03)岁。本组患者均知晓该项试验。

1.2 方法

分诊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谈,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良心理,做好记录、分类、整理和统计工作。

2 结 果

本组500例患者均伴以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79.00%(395/500)患者急躁、49.60%(248/500)患者恐惧、68.20%(341/500)患者焦虑、47.80%(239/500)患者担忧以及40.20%(201/500)患者悲观。

3 讨 论

3.1 异常心理诱发原因分析

(1)患者及其家属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因疾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而出现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部分老年患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加上自身原发性疾病的长时间治疗,极易过度担忧,从而出现焦虑、悲观、担忧心理;患者家属因担心患者病情状况而存在紧张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本身的焦虑和恐惧;疾病可大大增加将经济负担,继而进一步增加患者悲观、担忧和焦虑心理;部分患者因自身优越的社会地位而认为自身应享受特殊性待遇,导致候诊期间出现急躁心理[2]。

(2)医护人员及医院因素:由于超声诊断科护士每天需接待大量患者,工作量极大,加上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难免无法顾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或者未做好良好的解释,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消极心理,如急躁、焦虑等;医院超声诊断科人流量大,患者相对集中,少数患者因缺乏基本的卫生观念而随意吐痰、扔垃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焦虑、急躁心理;长时间的候诊也可进一步加重患者急躁、焦虑心理[3]。

3.2 护理对策分析

(1)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定期组织超声诊断科护士培训,加强其护理服务意识,鼓励其在接诊期间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状况,分析其不良情绪发生原因,并运用自身专业性知识进行引导,告知其不良心理对疾病诊治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尽可能的缓解甚至消除其不良心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语气温柔,态度温和,询问其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家属对患者本人的态度,以此给予针对性的开导,鼓励患者家属多多关心、支持、鼓励患者,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

(2)医护人员及医院方面:要求分诊护士着装得体、服务规范,尽可能的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温馨、舒适的候诊环境;耐心倾听老年患者自述病情或者内心需求,对于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如遇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需耐心解释,求得患者理解和认可;就医流程要具备合理性,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以此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医院可遵循老年患者优先的诊疗原则,尤其是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可开通绿色通道,避免长时间的候诊;由于每位老年患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层次和文化教育不同,其注重的就诊方向也不同,此时就需要分诊护士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同时要保持尊重态度;合理分诊,切不可打击社会地位低患者的自尊心,尽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做好候诊大厅的卫生工作,定期消毒,营造良好候诊环境;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使其感受到人文关怀,减轻其陌生感和恐惧感。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科候诊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如焦虑、恐惧、急躁、担忧、悲观等,可通过良好的护理对策进行缓解,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家属病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