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2020-12-14 18:46张建萍
新农民 2020年28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生产农业

张建萍

(山东曹县农业农村局经管站,山东 菏泽 274400)

0 引言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型产业,所以党和政府对农业发展始终予以最大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农村发展新格局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朗,整体前程一片大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专业化程度偏低、管理形式陈旧等,都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因而我们必须要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进行探究。

1 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十分落后,中国的农村经营管理始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因此难以和高速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相匹配,再加上农业经济机制的不合理、不科学,整体的经济管理效果可想而知。实际上,中国农村地区现居人口基本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劳动力不足、专业化建设基础不稳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显然与新农村建设目标不符。除此之外,管理模式落后也是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仍然依靠手工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建设、介入迟迟得不到落实,农村经济管理的效率因此得不到提升,整体管理方式改进难取得成效。另外,还有一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停留在硬件设备齐全、实际应用较慢的阶段,虽然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还是以手工管理为主,各种财务数据的处理和归纳更加混乱、整体管理能力相当有限。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问题还在于科技水平较低且毫无创新动力,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一些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再加上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不再务农,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迟迟难以取得成果,这也是导致农业经济管理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2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

2.1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突破,可以说体制建设效果决定了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想要推动体制发展、让经济管理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一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更加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常说,深入了解是创新的前提,做好实践分析、以农业生产实际为基础,才能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调整和改进策略才会有作用,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农村闲置土地上,让土地资源真正发挥作用,从而激发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动力。

2.2 建立完善产业结构

想要让农业经济取得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尽快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产销联合机制,让农民能够有更多的农产品生产愿望,通过扩大销售渠道、确保经济效益的方法,带动农产品多元化建设。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竞争力与其生产质量相挂钩,种植品种越先进、种植质量越突出,其市场经济优势就越明显,因此关注种植质量十分重要。另外,还需要对农产品加工进行创新,让简单的农作物变成多样化的农产品,提高其附加值,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为农民提供销售技巧培训,使农产品“种有所售”,切实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3 提升农业经济的科技生产力

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积极主动的吸纳高素质技术人才,让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建立资金投放规划策略,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水平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另外要积极主动的引进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得到有机融合。解决过去农业经济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管理、采集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先进性,保证农业经济信息的实时化、同步化传输。

2.4 提高重视度、完善人才及设施结构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需要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尽可能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使农业生产更加便利、高效,让我国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另外,还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水利工程、完善温室大棚项目,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冲击,确保农民群体的实际利益。同时,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只有人员能力得到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就。

3 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专业程度不足、科技水平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想要让农业经济管理尽快突破禁锢、取得发展,就必须要对其经济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农业经济的科技化建设,保证基础设施及人才团队的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清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