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系统调试过程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2020-12-14 05:17
应用能源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控系统静态调试

(山西漳电大唐塔山发电有限公司,大同 037000)

0 引 言

热控系统是火电厂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火电厂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热控系统调试过程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技术进行探究讨论。

1 热控系统调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来源

1.1 调试操作不规范

在执行热控系统的调试任务时,若相关人员由于工作态度不严谨、规程知识不熟悉等种种原因,未按照标准调试工艺实施操作行为,将很可能导致热控系统的CPU、模件、主机等部位受到损伤。例如,在热控系统调试期间,某工作人员在DCS系统的静态调试操作前并未对分路电源进行切断处理,且始终保持相应模件的插入状态,就难免使设备出现故障损坏[1]。

1.2 成员分配不合理

火电厂的热控系统调试工作具有极强综合性,对人员团队的整体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此时,若相关管理人员在组建调试班组时未做好成

员配备,缺少设计、安装、生产、业主等主体中的某一环节,将很难保证调试过程中各类负面问题的协调处理,不利于系统可靠性的稳定保障与有效提高。除此之外,若调试班组在正式操作前未建立责任制度、开展责任教育,部分专业人员将产生“调试阶段应该完全由业主负责”的错误观点,进而粗放性、应付性地对待热控系统调试工作,最终导致各类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排出,不但不利于调试活动的顺利、高质完成,还会对热控系统正式投用后的长寿性与安全性构成较大威胁。

1.3 单个项目未检测

基于精细化的工作原则,相关人员在正式开展热控系统调试工作之前,应对设备电缆接线状态、冗余措施可靠水平等单个项目进行针对检测,以便为后续系统调试工作夯实条件基础。但从当前来看,由于相关人员工作责任感较差或安全意识较弱,实践中经常发生单个项目未检查的缺陷情况,使得各类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排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热控系统调试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1.4 调试流程过简略

热控系统具有一定的磨合适应周期,其故障隐患问题往往会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方才显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调试热控系统时,要保持良好的耐心与细心,动态化、持续性地对热控系统进行关注和调整,以便在发现隐患、处理隐患的过程中逐渐优化热控系统各设备部分的运行质量,提高热控系统的可靠性。但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人员秉持急于求成的偏误心态,认为将系统各项指标调试至合理范围内即可,无需恪守规程要求,以免造成时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有一部分人员认为,热控系统的调试工作就应一步到位,静态调试的行为完全是“杞人忧天。”在上述偏误观念的影响下,盲目简略调试流程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热控系统真实运行状态的精准掌握,也难以发挥出调试工作对热控系统应有的保护价值。

1.5 调试方案不完善

热控系统的调试过程并不一定是标准、可控的,要想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相关人员就必须要树立起前瞻性的风险意识,在调试方案中体现出有效的应急措施。但在工作实践中,一些火电厂的调试班组人员抱有侥幸心理,或缺乏充足的工作管理素养,进而并未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这样一来,一旦调试工作中出现突发性的故障问题,相关人员将很容易陷入不知所措、慌乱无序的状态当中。其后,基于心态的变化,相关人员往往很难实施精准、理性的调试操作,由调试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经常因此发生。

2 热控系统调试过程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策略

2.1 按标准要求实施调试技术

在热控系统的调试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树立起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并将相关规范标准作为任务执行的必要前提和依据基础,以确保自身操作行为的科学合规,避免由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热控系统故障问题。例如,相关人员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操作要求:

(1)在给水泵汽轮机电调系统的调试之前,应对各项准备条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如确认信号回路连接正确、确认开关机构调校完毕、确认汽轮机组油质化验合格、确认电源、起源调试条件良好等[2]。

(2)结合I/O清册对DCS系统的相应模件数量、模件类型进行核对检查,检查合格后再进行通道测试。

(3)在顺序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中,应实施联锁保护逻辑传动试验、功能组传动试验、系统与其它控制系统间联调试验等多项调试内容,以确保对顺序控制系统的整体状态作出明确,并对试验结果不良的部分进行针对性优化调整。

(4)若热控系统润滑油压低保护试验阀块的入口取样管发生锁母松动情况,其润滑油低压保护的误动几率势必会有所提高。对此,在调试前做好试验阀快各部位锁母接头的紧固检查,可达到误动事故的有效规避。

2.2 明确系统调试的责任分工

为了避免热控系统调试班组成员出现粗放性、应付性的工作状态,管理人员必须要在保证各方人员配备完整的基础上,明确分化相关人员的施工责任,如设备控制、旁站监理、调试操作、冗余设计等。这样一来,可有效避免因人员分工不明、认知偏误导致的负面施工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实现突发情况下各方人员工作环节的协调配合,从而实现风险隐患的有效控制和快速排出,将热控设备的受影响程度降至最低水平。

2.3 做好单个项目的设计与检测

在开展整体性的热控系统调试工作之前,相关人员应做好单个系统的设计与检测,以便预先化地排除掉大部分调试风险,为后续调试活动提供出有利的操作条件。

首先,应在前期准备阶段落实好冗余设计,围绕关键热控元件、系统结构建立备份,以此实现热控系统故障情况下受损部位的及时替代,避免调试过程受阻或中断。同时,制定出细致化的调试流程与冗余方案,也有助于强化热工信号的监控质量,提升保护装置的灵敏性,以达到维护系统安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效果。

其次,应对热控系统的逻辑组态进行预先优化,从而降低热控保护系统在调试过程中的误动几率,使系统在调控周期内保持标准、稳定的运行状态。例如,在DSC的热分析逻辑下,若热控系统油泵的油温低于20℃,或其油位低于三值,将有可能切断油泵启动自保持回路,进而引发油泵的跳闸现象。因此,应在工前设计中将油泵二次控制回路中的低油温、低油位跳闸回路取消,以避免热控系统的调试活动受到影响。

最后,还应对热控系统各部位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对存在老化严重、绝缘层破损、接头松脱等故障问题的缆线进行更换、加护或紧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保证热控系统在调试过程中的通电质量,达到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效果[3]。

2.4 保证静态调试的落实质量

静态调试对检验调试成果、维护热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切不可将其作为工作流程中可省略的部分。在静态调试前,相关人员应对接地电阻、电源回路等部分的整体质量进行细致检查,并确保各类模件功能完好,从而夯实调试工作的条件基础。其后,再借助万能表工具,对各线路、卡件的接地情况进行测试,以免热控系统在静态调试过程中受到强电干扰。在各项检查完成后,相关人员即可插入模件,正式进行静态调试工作,对热控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动态检查。调试完成后,应及时拔除模件,以免系统模块形成过程的安全性被削弱。若施工周期较短,相关人员应在保证调试工作落实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静态调试的进展速度,并根据具体情况执行盘柜接线程序,以达到进一步缩短静态调试时间的目的。

2.5 制定合理的调试应急方案

通常来讲,绝大部分风险事故都是可以提前预测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调试开展前必须要做好热控系统故障问题的预期判断,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可设置出专门化的现场巡逻岗位,定期对热控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巡逻排查,并落实相应的信息记录,从而为后续热控系统的调试工作积累有力依据,实现风险事故的影响分析与隐患处理。同时,在将事故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基础上,还需做好调试过程中突发情况的科学应对,如构建自动化保护机制、设置超限报警信号等。例如,在超临界600 MW直流炉的热控调试中,可将系统水循环泵的联锁启动条件细化明确为“机组出力低于240 MW,汽轮机调节剂压力低于8 MPa”。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实现直流炉运行系统的自动保护,避免干态情况下电机损坏的事故发生。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热控系统对火电厂的重要价值,相关人员必须要对这一设备系统的调试质量提起重视。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应严格落实相关规范的标准要求,并全面排查设备、模件、线路、环境等条件的性能质量,以确保调试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热控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作出支持。

猜你喜欢
控系统静态调试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TSI系统安装及调试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动得多,还要坐得少——评WHO《身体活动与静态行为指南》
关于DALI灯控系统的问答精选
电气仪表自动化安装与调试分析
多型号车控系统统型设计实践
调试新设备
调试机械臂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门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