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核磁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的临床价值

2020-12-14 01:08石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肌层符合率直肠

石光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内蒙古 扎兰屯)

0 引言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直肠癌占比为1/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直肠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经查阅文献获悉[1],直肠癌早期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能取得理想效果,但大部分患者病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准确分期、疗效预测及评估是制定科学治疗方案的前提,故影像学检查作为准确、高效的诊断方式在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能起到重要作用。NCC指南推荐直肠癌主要影像评估方法为ERUS、CT和MRI等,其中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目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重要检查项目。临床研究发现[2],与其他影像手段相比,MRI影像在评估肿瘤累及深度、系膜筋膜情况、肠壁外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方面优势明显;另外,将核磁影像联合功能影像使用,还能区分新辅助治疗后出现的纤维化与水肿,在治疗效果评估中作用重大。现将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讨核磁影像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内容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于本院接受诊治的直肠癌患者,病例选取时间由2018年4月开始,到2019年12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9岁,平均(61.17±4.65)岁;临 床 分 期:5例T1期,6例T2期,16例T3期 和3例T4期。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25±4.97)岁;临 床 分 期:4例T1期,7例T2期,17例T3期 和2例T4期。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对比要求相符。

入组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为血便、便秘、腹痛和腹部不适等,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诊断配合度高;(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则。

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患者;(2)检查依从性较低者;(3)沟通障碍和听力障碍者;(4)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内容如下:检查前1d指导患者服用缓泻剂,并嘱咐患者检查当日保持空腹,检查时由盆腔开始,逐渐检查到上腹部,将重建层厚设定为3mm,碘海醇静脉注射后,再实施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30s,静脉期扫描时间为70s,延迟期扫描时间为40s。

试验组给予核磁影像诊断,诊断方法为:告知患者检查前4h禁食,上机前常规清洁肠道,并采取灌肠措施。检查前8h指导患者服用甘露醇葡萄糖溶液,检查前90min分次饮用温水,饮用量为500~1000mL,上机后再给予温水500mL灌肠。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的1.5T MRI诊断仪开展检查操作,将层厚设定为5mm,间隔设定为5mm,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位,具体扫描范围为:明确肿瘤部位后,将其作为中心行横断以及冠状面T1W1、T2W1平扫,常规扫描后再进行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氨,0.2mL/kg。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2)比较两组病理T分期诊断符合率;(3)观察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对照组临床检出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出率比较(%)

2.2 病理T分期检出情况分析

对照组病理T分期检出符合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理T分期符合率比较(%)

2.3 影像学特征

直肠癌患者不同分期其核磁影像表现也各不相同,可作为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T1期直肠癌患者出现低信号病灶状态,并且病灶主要在黏膜下层,部分患者肿瘤与肌层间能见位于黏膜下层的弧形高信号影。T2期直肠癌患者病灶处于固有肌层内,但未穿透固有肌层;MRI图像显示黏膜下层出现低信号病灶,并且其与固有肌层界面消失。T3期直肠癌肿块处于直肠固有肌层内,且累及直肠周围脂肪,固有肌层外能见毛刺样低信号状态。T4期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明显影响周围盆腔器官,显示出不规则中等信号状态,并且病灶穿过固有肌层,累及腹膜折返。

3 讨论

直肠癌指的是由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接处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肛门坠胀和里急后重等,若治疗不及时,术后将会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使患者出现恶病质,最终因多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而死亡。目前临床诊断直肠癌的方式有直肠指检、纤维结肠镜检、直肠镜检、X线、CT和MRI检查等。张海莲,涂文彬,王润强[3]研究表明,临床中直肠癌主要检查方式为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尽管临床病理学在评估患者预后中作用重大,但只能用于评估术后标本;影像学检查能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并且能及时掌握其他器官侵犯情况,因此能早期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等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表明与CT相比,MRI诊断直肠癌的效果更理想。推测原因可能在于采用MRI技术诊断时,图像清晰度高,能对肿瘤病灶情况进行观察,还能清晰观察脂肪浸润状态和邻近组织形态等,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张洪彬,等[4]研究中对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直肠癌患者采用MRI扫描与后处理分析诊断,结果显示检查准确性为93.62%,敏感性89.36%,并且各期诊断率高达91.5%,与本研究结果十分接近;该学者认为,与CT扫描技术相比,MRI对直肠癌外科治疗前分级分期的检查效果有明显优势。

直肠癌患者受基因突变、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对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敏感性差异较大,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肿瘤全部或大部分退缩,达到降期或完全缓解;而MRI能精准地评估直肠癌的疗效,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郑建清,李婷婷,肖丽华,等[5]研究指出,直肠癌无特异性发病症状,并且大部分病灶处于中下段直肠,较难被发现,这也对临床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T属于临床常用诊断方式,采用X线束环绕扫描范围,扫描后能形成清晰的数字化图像,能对肿瘤部位、形态和体积等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早期直肠癌肠壁浸润不明显,因此CT检查时极可能会出现漏诊。MRI成像时借助了人体中水的氢原子,通过强磁场的影响,氢原子经脉冲激发,进而形成磁共振,通过处理后会形成分辨率极高的图像[6]。大部分学者认为MRI在诊断肿瘤疾病中优势明显,能更方便地对肿瘤病灶、脂肪累及以及邻近组织状态进行观察,还能区分脂肪直肠筋膜与肠壁三层结构,从而使病情分期诊断准确率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理T分期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进一步表明核磁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准确性高。MRI影像中T分期变化明显:(1)T1分期:行增强扫描后能见病变轻度变化,而肌层强化不明显;(2)T2分期:肿瘤累及肌层,但未侵犯直肠周围,出现病变的肠管轮廓较光滑,尽管部分患者肌层遭受侵犯,但图像显示其深度完好;(3)T3分期:肿瘤浸润肠壁全层与肌层,并且侵犯直肠周围脂肪、直肠中血管与淋巴管;(4)T4分期:肿瘤累及直肠筋膜与周围器官。尽管MRI诊断准确率高,但价格较贵,部分患者因经济条件不佳仍可能采用CT诊断;另外,MRI诊断时会受到金属物质影响,故不适用于装有心脏起搏器或服用过含金属类药物的患者中。

综合上文得出,MRI在诊断直肠癌及其病理分期诊断中的符合率比CT诊断更高,因此适合临床推广;但MRI诊断价格高,也可能对分期低估或高估,故建议对CT诊断结果存疑或CT诊断仍未确诊者采用MRI检查,能确保诊断准确性,从而使患者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

猜你喜欢
肌层符合率直肠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