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原因探析

2020-12-14 03:41王叶
山西农经 2020年20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王叶

摘 要:银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没有开展实体生产,主要通过资金流转获益,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任何一个行业出现重大金融问题,都会波及到银行业。商业银行比其他企业更需要实施金融风险管控,从内部控制角度降低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成因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1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商业银行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1    内部组织结构缺乏合理性,管理链条过长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商业银行出现部门之間权责划分不明确以及管理链条过长等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是传统的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比较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法人制度比较困难。

(2)商业银行各部门通常按照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一线基层银行没有设置任何机构的权利,必须遵循总行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市场一线的分支行没有权限划分组织结构,而非市场一线的部门却有划分部门的权利。

(3)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做到相对独立、客观[1]。

1.2    内部因素造成经营风险较高

(1)行业产品特征相似性高,导致经营风险变大。银行业不生产实体产品,而且产品生产的重要来源在于存款额。在同行业中,大部分银行的基本经营产品大同小异。

(2)员工操作失误不能完全避免。银行业务具有特殊性,程序较多、数据繁杂,因此在操作中存在操作性风险,即一线业务人员受业务数量及对业务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很多经营风险,例如金额输入错误、存取颠倒、网络问题等。要想在工作中完全避免这些工作失误,难度较大。如果这些现象频繁发生,应该归因于银行职工风险意识不强,要从内部控制角度寻找原因[2]。

1.3    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存在问题

银行的每个部门都会进行风险管理,但是由于银行各个部门按照不同的业务设立,因此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评估机制。

1.4    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主要表现在银行下层不能及时得到上层内部控制管理的资源与信息。

(1)流转于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信息缺少及时性。现代银行监管和管理制度都比较完整,但有些部门在现场监控日常业务以后,局限于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非正常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没有把这种非正常情况向上级部门报送。这就造成上级部门和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不能全面准确掌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各部门面临的业务风险状况[3]。

(2)监督和检查结果不及时公开。对于监督检查报告,管理者不会第一时间公开。这样对职工具有心理安慰的作用,但是会导致被审查部门不能及时根据报告结果调整工作安排,重复行使职能或者继续按照不适当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浪费工作资源。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外部经营环境复杂

外部经营环境复杂与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目前,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市场份额相对不变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的份额固定不变,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中赢取利益,其脱颖而出的优势是什么?

基于我国大政方针和我国经济新常态条件,金融业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政府的严格控制,因此上述问题不容忽视。在这样的环境下,风险预警机制和事中风险严格把控机制并驾齐驱,才可以使商业银行脱颖而出[4]。

同时,要正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件频发这一现状。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控部门职能缺失问题。这样的案件具有侦破难度大、科技手段隐蔽性强的特点,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危机,对经济环境、个人资金账户安全都存在巨大的威胁。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式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强有力地遏制金融案件的潜在性以及发生各种金融诈骗案件的风险。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商业银行发展速度和营业利润。

2.2    盲目抢占市场

为了抢占客户,占有市场,提高获利概率,部分商业银行会减小对贷款客户的审查力度。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往往过多关注公司业务的拓展,为进一步抢占市场而忽略内部控制。

每一个银行员工都有业务任务,因此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员工都会以完成业务量、增加收益为主,放松对新客户的能力信息审查以及对老客户的二次信息确认,甚至会主动办理不真实的贷款业务。一旦出现问题,很多工作人员就会采取其他方法弥补漏洞,最终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5]。

2.3    商业银行实行的“三审”制度实施不到位

为了增加业务量,贷款前期流于形式、贷款中期放松审查、贷款后期款项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较多。内部审计监管部门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没有对老客户的信用进行二次审查以及对新客户进行审查。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监管部门往往为了节省办理业务的时间成本,缺失对相关款项的贷款中介评价,完成一项业务的时候普遍仅针对业务形成业务后期款项的结果报告[6]。

2.4    内部会计风险管控不严格

银行中的会计工作针对性强、政策性强,存在巨大风险。单据结算、管控现金资产走向、保管各种重要公、私印章等一系列工作数量巨大,稍有疏忽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亏损,影响商业银行的声誉。因此,管控会计风险是银行不容忽视的环节。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因此出现了制度断层。

与其他方面的风险意识相比,员工的会计风险意识存在不足。同时,内部会计人员长期存在惯性思维,更多关注资产业务风险,忽略了负债业务。很多会计人员权责不清,出现问题后实行牵连制,相关责任制度并未细分至每一个岗位。特别是会计人员,不清楚会计业务每一个模块的界限,出现一人多岗和顶岗现象。因此,内部会计风险认识不足会导致潜在的经营风险。

2.5    商业银行人员职业道德与操守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制度制定者和制度实施者共同发挥作用。内部控制相关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决定着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成功与否。

没有相关专业人员的努力,即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完善,也无法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意味着无法很好地管控自身并执行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会出现徇私舞弊现象,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风险。

随着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新式业务不断出现,带来了新问题。如果员工自身素质不高,不主动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的制度流程,那么新业务就会被其他早有准备的银行瓜分,这也是造成内部控制缺失的因素之一。

2.6    分支行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

对于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业务操作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只有定性认识,缺少对这些风险的定量认识。如果不能将定量和定性认识结合起来,就会造成风险管理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即使风险管控部门及时识别出了相关风险,但是由于不能准确进行评估,难以有效控制风险,那么银行设立风险管控部门就失去了意义。

很多风险管控部门都关注商业银行的授信贷款业务、存储现金业务等传统业务,对利率变动、汇率走势变化、资金流通率以及转化率等业务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更不用说规避其带来的风险。这样就会出现新问题。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开展一系列新业务时,会因对新业务风险的分析不足,给商业银行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

2.7    稽核监督机制弱化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实行稽核管理制度以及总体责任制,但稽核部门只是一个分支部门,缺少独立性。因此稽核部门职能的制高性和权威性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就意味着当管理者作出不合理或者存在失误的决策时,稽核监督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稽核部门不能独立于管理部门。如果稽核部门的总结没有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无法被披露出来。

3    结束语

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成因时发现,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内部组织结构、信息交流、信贷控制活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情况,探寻其原因,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娇.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策略[J].商业经济,2016(12):144-145,157.

[2]于晓菲.商业银行信貸风险成因及防范[J].北方经贸,2017(5):95-96.

[3]王培.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点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38-39.

[4]曹明杨,刘呈,顾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1):159-161.

[5]周书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举措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3):185-186.

[6]赵晓坤.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6):33-34.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