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0-12-14 09:21刘仕宏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刘仕宏

【摘  要】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对技能人员评价机制的变化,提出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急需进行改革;其次,依据构建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Abstract: Effectiv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helps teachers to reflect on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better.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in our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the urgency of reforming professional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in our school combining with the change of nat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killed personnel.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e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method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evaluation method

引言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全面地、客观地反映课程教学的真实情况。只有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才能真实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据我们初步调查,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质量标准和评价重点是以对教师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为主,可以归纳为二类:第一类是以同行、专家(督导)通过随机听课,对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评价,这类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主要是专家(督导)、本专业的教师;第二类是以学生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且学生评价占主导地位,并辅助以专家(督导)和同行教师的教学评价,这类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是由学生、专家(督导)、本专业的教师等部分组成。评价的主要项目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法手段、教态表达、课堂秩序等,其中每一评价项目又包含若干项评价要求,且每一个评价项目及评价要求都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目前,我校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采用上述第二类评价方法,即:以学生评价为主导,督导(专家)和同行教师的评价为辅。将三者教学评价得分按一定的比例计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最终得分,据此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等级及教学效果。但我校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运用能力等方面来设计,并且将现行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等引进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法手段等应更加重视职业性及实践性。当前,职业资格认证已经逐步转向由企业或第三方来进行认证,因此,我校目前所采用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保证并且提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必须综合考虑汽车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以其需求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建构适合于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据此来规范各种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所确立的培养目标。

1.确定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

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往往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就涉及学生的“学”和授课教师的“教”等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使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具体体现在:(1)学生现有所掌握的知识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2)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法手段、教态表达、学术修养等,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位授课教师的同一门课程进行评价时,往往不同的评价者会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更全面地评价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得出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就涉及评价主体的问题。

目前,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的是学生、督导(专家)、同行教师等三方面为评价主体来进行评教。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学生评教是教学相长原则的充分体现,能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而且缺乏对汽车行业的了解,没有相对应的行业社会实践经验,以及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甚至部分学生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时存在盲从性敷衍了事,所以,学生很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出相对客观地评价。专家(督导)从内行角度出发,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内容是否能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概念,以及教法手段是否渗透专业思想,能否为教学目标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时,由于不同专家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对这些评价因素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教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同行评价是指同学科、同专业的教师间通过相互听课进行评价。由于同行教师间知识背景相近,且所授课程相近甚至相同,同行教师间通过相互听课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际上最能较准确地揭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即教师授课的效果如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如果同行教师间能对课堂教学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但同行教师间的教学评价往往受到人情、照顾同事间的面子、利益分配等很多方面的人为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基于上述原因,为适应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改革需要,针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当赋予价值判断和定向激励的双重意义,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真正价值在于:一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二是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并对教法手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从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及时进行反思的角度考慮,需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教师的自评体系,让教师本人参与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随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使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术修养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用人单位和社会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更能直观的发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能否适应专业(工作)岗位,社会服务能力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觉得,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专业目前使用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还应加入授课教师、行业(企业)人员两个评价主体。即: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学督导(专家)、同行教师、授课教师、行业(企业)人员等五个。

2.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2.1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导向性原则。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一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二是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以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来进行设计,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明确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标准。各级项目评价指标内涵应符合新时代教育对教学各环节的要求,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法手段上不断创新,将行业前沿理念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最终达到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2)层次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评价项目(一级指标)及评价要求(子指标)应层次分明。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应注意各级指标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具体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应有明确的依据和界限,即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者应能根据听课情况很快给出每一评价指标的分数,并且依据该指标体系打出的分数,确实能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

(4)完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教学目标,即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重要方面。

(5)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非常之多,并且有些影响因素可以用客观标准来进行定量评价,但有些影响因素只能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以为了能更真实地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其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涵盖有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

2.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

根据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基于评价主体、专业课程特征等方面考虑,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特点的差异性,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不同类型专业课的特点,设计相应地可操作性更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2.3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1)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自我评价主要包括:①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准备的教学资料是否充分,教法手段设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②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法手段、课堂管理设计、教态表达等是否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及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评价;③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完成作业情况等,来客观评价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④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定性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教学督导(领导)及同行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设计时,应该考虑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其中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应主要反映在:教学内容、教法手段、教态表达和课堂秩序等方面。实验(训)课课堂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实验(训)准备、实验(训)内容、实验演示能力、实践训练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在确定每一评价项目的二级指标评价要求时,首先应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再对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进行定义。

(3)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否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以此认真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项目及评价要求。并针对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特点,分别设计理论课、实验(训)课的学生评价指标表。

(4)企业(行业)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企業(行业)人员对教师的评价重点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能否符合现阶段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特点,以及对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衡量。针对本专业课程特点,分别设计了理论课及实验(训)课的企业(行业)人员教学评价指标表。

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便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阶段性评价。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不同,每门课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教学督导(领导)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四个方面,有条件的课程加入企业(行业)人员评价,分别用对应的评价指标表格进行评分。其评分标准采用各评价主体评价得分分别占不同的权重,取各评价主体评分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总分,按此计算分值确定评价等级。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总分计算方法如下:(1)无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评教的课程,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总分=学生评教分×0.4+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分×0.25+同行教师评分×0.25+教师自我评价分×0.1;(2)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评价的课程,则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总分=学生评教分×0.4+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分×0.2+同行教师评分×0.20+教师自我评价分×0.1+行业(企业)人员评分×0.1。若教师一学期同时承担理论课和实训(验)课的教学任务,则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总得分中理论课教学评分占60%,实训(验)课教学评分占40%。

4.结语

针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特点,通过对现阶段采用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尝试进行改革。遵循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而且比较适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希望通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能够引导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使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术修养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春林.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几点思考.大学教育[J].2013年9月.

[2]曹春丽,文志诚,贺红香.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J].2014年第2期.

[3]樊正恩.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探析.甘肃高师学报[J].2013年第18卷第2期.

[4]周海林.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教育探究[J].2010年12月第5卷第4期.

[5]周雪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J].2012年第3期.

[6] 葛倚汀.对构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2年第5期第28卷.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