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意识形态教育的融入研究

2020-12-14 04:07刘晓毅
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晓毅

摘 要:民族传统图案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明珠,也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它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审美倾向,也融入了古代的先进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目标,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像《民族传统图案》这样的优质传统文化课程中有利于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建设过程中抵挡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管控权和话语权,从而在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养出综合素质出众的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民族传统图案课程 意识形态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结合起来,既能够让大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收优秀思想成果,又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

一、在《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民族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源泉。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严峻性,将意识形态教育贯彻到《民族传统图案》课程里刻不容缓,同时这也是时代所向,是符合高校思政教育规律的重要举措。

1. 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抵制西方国家腐朽思想的渗透

西方文化渗透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剧。各种西方文化混杂,对于尚未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甄别判断出所接受的这种思想与事物是否正确,或者说是符合我国主流意识的。依托于传统文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上,对抵御西方文化入侵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比如近年来的西方思潮中,消费主义盛极一时,被视为是一种获得愉悦的活动形式,是会让人在观念上认同它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让人崇尚个人享乐和所谓的个性,向往高消费、高端品牌,把高端品牌与高品位等同起来,把高消费与美好的个性生活结合起来的一种消费文化,这与传统思想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力戒奢华严重背离。如果任由这种思想传播,对高校学生正确思想形成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中华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用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其带来不息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增强甄别意識,自觉抵制西方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冲击。

2. 优秀的传统艺术有助于高校学生接纳主流意识形态

当下,很多青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一些东西逐渐失去兴趣,也不会对他们有足够多的重视,转而对世界的、外国的一些东西,譬如民主法制、利益所得等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模糊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差异的观念严重削弱了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对他们民族自信心的培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在这种思潮环境下,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国土主权意识,爱国主义也就不存在了。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向大学生展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史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民族传统图案》课程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它组成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发展文化的本源。学生在学习民族传统图案的过程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以传统艺术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实践当中,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当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时,便产生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也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传统艺术的精湛之处,也能够让学生在受到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内涵共通,互为补充。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帮助促进优秀思想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引导正确的个人行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属性,并且可以与时俱进,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是行得通的。

1. 以《民族传统图案》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融入创造了可能性

《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不仅讲授民族传统图案的构成形式和盛行于民间的图案的审美倾向以及美学原理等,它也讲授一些传统艺术手法所体现的传统哲学和伦理思想,诸如儒家“和”的思想以及经世致用理论等等。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和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存在内在的某种联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同样也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一些相同点。儒家提倡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也有相关性的特征。因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融入创造了可能性。在《民族传统图案》课程里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具备极强的可行性。

2. 设置《民族传统图案》课程助推意识形态教育的融入

根据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内涵,可以从现实角度解释在《民族传统图案》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可行性。意识形态教育要想具有科学性就必须与时俱进、符合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而以民族传统图案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推动意识形态教育的合理且丰富的内涵。意识形态教育绝不能脱离于历史和实际,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历史和实际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如在教授民族传统图案时,可以吸取传统的美学观点,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同时也需要立足当下,从现实维度去深度发掘当下的图案设计规律,所蕴含的美学喜好,进一步地去理解当今社会的本质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完善并创新。与传统文化相脱离的意识形态教育没有持久性,也缺乏创造力。《民族传统图案》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本身不冲突,那些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历史之中,缺乏时代性,跟意识形态不兼容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相反,民族传统图案教学属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这个大的范畴,其本身与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兼容性。

三、《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 对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够到位

在大学校园,跟学生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群体学历高、受教育程度深、综合素质高的高校教师。正因为这些特质,深受学生的尊敬和敬仰。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三观” 的塑造。教师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开展得到位,有助于培养出大批品德高尚、思想高远的大学教师。有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就可以顺利且高效地开展。当下学校的思想教育都有专任的专业教师,从而导致其他专业教师在上课时只会关注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而不会将两者融合教育。这种意识形态融合教育观念薄弱不仅是个人原因导致的,更大程度是因为学校没有很好地开展授课老师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缺乏对高校教师团队的素质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缺乏对高校老师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题的培训项目等,这才是直接导致教育工作者主流意识形态不够牢固的重要原因。

2. 某些教师有专业课教授与意识形态教育互相矛盾的观念

优秀文化创造于本民族,但可以为世界享有,每个民族的文化并非只为本民族所享有,只有进入到世界文化之林当中,为世界人民所享有,民族文化才可以发扬光大。民族传统图案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精华必须与其他国家的优秀艺术相碰撞、相结合,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行本民族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接受艺术无国界,但不能认同无国界的思想意识,这样的观点不仅淡化了意识形态存在的国家属性和制度属性,还混淆了艺术跟意识形态二者的关系。这与在专业授课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是相互背离的。因为某些教育工作者存在这样的观念,所以导致在文化教授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遇到了不小的阻碍。

3. 缺乏教育实践

所有的教育活动,不管是对民族传统图案的教育还是意识形态的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脱离实践的教育是空泛的、没有实质效果的。民族传统图案本身是一门趣味横生的课程,学生可以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独有魅力,也可以古为今用,习得一些艺术设计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如果只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那这门课就失去了灵魂。与民族传统图案相关联的实践基地数不胜数,诸如省和市的博物館、民间的某些地区等等。与此同时,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则需要去一些意识形态教育基地进行实践,像红色革命基地等等。

四、在《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途径

1. 原则

(1)高校需要承担起引领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建设的任务。开展活动来研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的的方案和途径,并实时跟进教学最新动态,及时总结意识形态教育在融入的过程中的得失,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力求教学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后实现最优化。(2)课程设计要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设计方案、改进教学模式,这些都需要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一个大的方向后不断调整教育目标,使之与实践情况紧密契合。学习并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规律,不断解决学生在教育和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升工作的科学性。(3)贴近大学生生活。绕开学生生活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授课教师应该以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方式,以民族传统图案为载体来传播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不仅要不忌讳讲政治,也要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来用传统优秀艺术来滋养心灵、浸润精神世界。

2. 加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教育

学生和老师联系最紧密、交流最频繁。如果授课老师意识形态薄弱,那么那些受过老师教育的学生必然无法获得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因此,提升高校老师意识形态刻不容缓。要加强授课老师队伍品德建设、素质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务工作者和教学教务工作者应该加大对授课老师意识形态教育的培训力度,创造一切条件为授课老师接受意识形态教育铺平道路,不断提升任课老师的自觉性。高校教师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开展得好有助于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当全体老师和所有学生意识形态不断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高校才有望建成。

3. 用《民族传统图案》课程内容来丰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我国传统图案具有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特色,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饱含了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创造了各种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民族传统图案大都具有一定的意境,寄寓一定的思想意识,有一定思想渊源,其中包括一些爱国爱家、修身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的内容,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家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操。如清代郑板桥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自比,以麻姑和南极仙翁来比拟寿命很长,以牧童表示升平,连小白菜在齐白石的笔下也寓意清清白白做人。以“鹦鹉濡羽”的典故为图案,寓意人生在世重情义,朋友有难,濡羽相助,心诚则可贵等等。任课老师应该汲取民族传统图案中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合理成分,做到古为今用,并与时俱进,真正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情怀、净化心灵。如:隋唐的政治环境是安定的,物质生活非常充裕,就涌现出很多象征人间温暖幸福的图案题材,如安详温顺的瑞兽,繁花茂叶的卷草,同心结带的珍禽,嘴衔花枝瑞草、缨珞珠宝,综合各种花卉特征的宝相花以及象征丰收的瑞花等,造型丰满,线条饱满圆润、色彩富丽,反映出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将民族传统图案中的精华提炼并展现出来,与时代、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国家的发展相契合,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用实际行动爱国家、爱社会、立志成为一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可以承担时代使命的新青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从未中断过,上下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便是最好的说明。

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同化的特质,在西方思潮不断涌入的今天,各种价值观混杂,中华文化同样可以用它普世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合理成分来剔除非主流价值观,让老师在教授民族传统图案的时候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面对这个多元的世界,将传统优秀艺术与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用传统艺术的精髓来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切实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求知精神,正确地认识世界,并利用规律能动地改变世界。

4. 以《民族传统图案》课程的特色优势来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

(1)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可以充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众多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充分讲述,也可以旗帜鲜明地进行传播。依托《民族传统图案》课程,在意识形态教学内容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有利于极大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课堂承担的功能极其重要,必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展现传统优秀艺术的同时也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教学贴近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2)将课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就十分强调实践,将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既可以极大地提升授课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高效地掌握优秀传统文艺的创作精髓,其本质上也是对意识形态的一种集中体现,也是在教学中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充分利用好实践基地,深度发掘一些教育资源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如利用本地资源:“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岳阳楼实地教学,研究传统图案在其外观建筑与室内装饰上的应用。在认识与实践的反复过程中,传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强化意识形态的教育成果,深化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在教授到民族传统图案的发展演变史时,可让参观本地的博物馆或者历史陈列馆,在现场教学中结合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对改历史阶段出现的图案进行分析解读。(3)打造第二课堂,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要改变思维习惯,让校园文化更加多样化。将民族传统图案课程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如:前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有关之地——汨罗,透过屈原本人生平,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研究當时历史阶段的民族传统图案文化,并向学生延伸传递屈原在黑暗的政治时代,坚持理想,坚持斗争,不隐瞒自己的爱憎,甚至在政治斗争中不畏牺牲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亦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一次有关于民族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碰撞为主题的展览,进行一次红色思潮的视觉表现等。课后,师生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来举办一系列的有关民族传统图案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民族图案的认知。在打造第二课堂的同时,要以贴近大学生活的方式来将传统经典艺术变成生活化、可感受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不仅要讲传统艺术,还要讲意识形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芮法彬.民族传统图案在版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5(6).

[2]张亚男.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9(8).

[3]苗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黄山学院学报,2016(2).

[4]陶霞.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8(8).

[5]林炎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注: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课程中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19E17;“三全育人”视域下内地西藏班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理路与路径研究》(19B27)的成果。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研究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