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及路径

2020-12-14 04:17周巧生骆平陈恒永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周巧生 骆平 陈恒永

摘 要: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且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够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当前,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政工作应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成效,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服务新时代高校育人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3.006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3-0038-0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党组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正着力构建各个部门同频共振、共同作用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统一战线应密切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高校统战工作,应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法宝作用的重要途径,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各种思潮和思想观点的交汇地,更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桥头堡和晴雨表的作用。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司法公正”“民主自由”等旗号,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造成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思想困惑、认识模糊,严重危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家整体安全。新时代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统一战线 “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和合”“包容”“协商”“共赢”等统战理念和话语供给,恰恰是对片面强调“多党竞争”、追寻“单边主义”、谋求“单方得利”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有力反击和驳斥。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统一战线话语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话语体系,解讀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话语权,改进高校工作方式,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高校和谐稳定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着眼统一战线和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统战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正具有越来越多的重合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育人的重要摇篮,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来是统一战线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源头和重要基地。随着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多元社会思潮相互交锋,全面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网络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必须加快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于一体、思政教育从专人负责向全员担当的创造性转化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引导高校广大统战成员和大学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高校统战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边界不断扩大进而相交,为统战工作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契机。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统一战线和高校思政教育相融相通的必然要求

统一战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宗旨和方式上具有相通相融性,都是在做人的工作,都在做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新时代统一战线将以更宏大的战略性眼光、更高更开阔的全局性视角,运用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将党外人士的力量、信念、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式统一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把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消极因素转化过来,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最广泛的力量支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统一战线和高校思政工作虽分属不同领域,但说到底都是做人的工作,都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资源和人才保证的伟大使命,这种相融相通性构成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有利于高校人才教育培养

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侨学生以及外籍学生比例也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家庭状况、民族成份、宗教信仰等方面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高校集聚着众多的党外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是教学、科研骨干,他们的思想状况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等统一战线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打造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统战工作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海外统战工作是高校统战部门的重要任务,高校统战工作肩负着“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抵御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引导高校港澳台侨学生增进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职责[1],要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港澳台侨政策与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意识形态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统一战线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

(二)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肩负的使命重大,具有“刚性教育”特质。在实践层面,由于长期以来对高校思政教育重视不足,“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和互联网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刚性教育”特质与教育实践之间产生的张力,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仍比较单一、方法比较陈旧,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说教式灌输”,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夠强。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要求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从维护多样性角度出发,统一战线工作方式越来越多地呈现“更少生硬说教、更多生动说理,更少单向灌输、更多交流沟通等”特点[3],这种“柔”和“软”的特性可以有效缓解思政教育的“刚性”特质,使思政教育从话语灌输走向话语对话,并以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展开,从而提升思政教育效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此外,“求同存异”的统战思维,“平等协商”的统战方式以及“联谊交友”的统战方法等也有助于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

(三)有利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统战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突出包容和谐性,注重平等协商、人文关怀和利益照顾,这与大学校园文化追求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相一致。统战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合调合拍的党际合作文化、共建共享的民族团结文化、重信重义的阶层和谐文化、同根同源海内外联谊文化”[4],将进一步充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增进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广大师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统战文化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高校深入弘扬统战文化,是思政工作发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塑造以正义信仰、人格修养、家国情怀为核心内容的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

(四)有利于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党的统战理论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把统一战线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内容。统战知识在高校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民族宗教政策、国家结构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点内容开展,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宗教问题,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和抵御非法宗教活动的能力。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统一战线服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突出增进政治共识,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发展方案,增强中国声音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保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的态势,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三、当前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力度还不够,对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以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的举措不够多,个别存在走过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一些高校统战工作“四个纳入” “三个带头”未能全面落地生根,特别是统战工作还没有完全纳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硬指标和硬约束还没有到位,把统战工作当成务虚的软任务,二级系统统战工作力量普遍薄弱、氛围不浓,发展不平衡。一些高校干部对于统战工作仍存在偏见,认为统战工作与高校工作联系不紧密,统战工作是软任务,是上层的事,可有可无,无碍高校工作大局,等等。

(二)落实统一战线知识纳入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够到位

据了解,当前已有陕西、河南、湖北等省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积极探索将统一战线知识纳入高等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从整体看,统战知识纳入高等教育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高校对统战知识进课堂认识不到位,如有的认为统战知识进高校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统战知识与现有思政课程重复,没必要再单独进入;有的认为统战知识与高校发展、与师生利益无关,不能解决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理论或现实问题的困惑等。目前,现有统战知识纳入高等教育的一些做法存在不足。一是站位不够高。“统战知识纳入高等教育”重要目标是解决高校思政工作难题,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国家、对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目前一些高校没有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政治高度上来思考统战知识纳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对象不清。没有认识到统战知识进课堂的主体受众是青年大学生,目标指向仍然是高校党员干部和党外人士,把统战知识进课堂等同于开展统战政策宣讲。三是内容不明。高校思政教材中涉及统战理论、政策、历史等统战知识大多零散,没有规范的教材,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此外,教学的方法不新,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统战资源在校园运用还不够充分

一方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多,但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如一些高校的部分党外知识分子还没有完全树立“全员育人”思维,对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缺乏明确认识,认为搞好专业课教学就万事大吉,较少参与高校开设的论坛、讲座、报告,针对大学生因社会阅历和实践不足而带来的思想困惑或关心的社会、政治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工作做得不够。另一方面,统战文化资源运用还不够充分。从内部看,不少高校拥有众多统战名人、统战历史建筑、多党合作故事等,这些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从外部看,目前各省区市都有一大批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包括陈列馆、纪念馆、统战名人故居、多党合作基地等,但高校组织师生参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够。

(四)高校统战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高校统战工作力量不足,无力参与思政工作。高校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师生、在高校工作和学习的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等方面,但与其相对比的是高校统战工作机构和人员偏少,相当多的高校统战部门与组织部、宣传部合署办公,统战专职人员少,统战领导干部身兼数职。以重庆市为例,截至2018年底全市仅有7所高校单独设置统战部,其余11所公办院校的统战部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人员偏少,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統战工作,参与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统战部门与宣传部门的合力还不够强。高校意识形态涉及宣传、组织、统战、教务、科研、学生、保卫、信息化等部门以及各院系所,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但是,一些高校的宣传部门对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认识不到位,统战部门为避免“越俎代庖”之嫌,也不愿过多参与和服务思政工作,工作配合、衔接不够,工作合力有待提升。

四、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大统战”服务“大思政”的协同育人格局

一是完善高校统战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统战部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委员)担任,在高校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建立高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高校二级党组织各负其责”的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二是强化高校统战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意识和职责。全面落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把高校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协同推进,明确统一战线参与和服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着力提升统战部门主动服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意识。将高校统战部门纳入“大思政”工作格局,宣传、教务等部门主动牵头与统战部门一同研究工作,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效能等方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加强对专职思政教研人员和干部在统战理论政策、统战工作方法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善于运用统战思维,利用统战资源,做好思政工作。三是强化考核督查。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把统战工作纳入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等次,将统战工作纳入学校二级党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将统战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将“硬指标”变为“实举措”。四是重视统战部门机构建设。统战任务重的高校应单独设置统战部,院系党委(总支)设置统战委员,统战部合署办公的高校安排1—2名专职统战干部,配齐配强统战工作力量。把统战工作经费列入高校的年度经费预算,为统战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二)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工作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历来是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应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一是注重盘活存量。统战部门要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一线教研人员深化对专业、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鼓励他们在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特别是“统战”元素,创新课程话语体系,打通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课之间的藩篱,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政治素质。二是借才引智。主动邀请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党外代表人士走进高校,如民主党派成员、新媒体从业者、青年企业家、互联网经营者等通过讲坛、讲座、沙龙、读书会等方式与大学生就国家、社会、个人成长等问题进行交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于大学生思政工作。三是加强教育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活跃,统战部应联合宣传等部门共同做好党外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依托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着力引导高校党外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教师运用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辨析,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创新做好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统战工作,加强思想引导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包括少数民族学生、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等,他们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上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具有一定差异。针对这类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高校思政工作和统战工作形成合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明确由党委统战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可组建少数民族学生联谊会,作为统战部门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力度。各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要开设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课程,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正确把握和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校宗教工作的政策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宗教学研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增加宗教常识教育。严禁在校园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建立宗教组织,坚决阻断利用宗教对高校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配齐配强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开展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的统战理论和知识培训,并纳入统一战线教育培训计划和高校教师年度教育培训规划。三是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各族学生不同成长环境、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等,开展生活学习帮扶活动、经济帮扶活动、交友联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成绩折算、个别辅导、牵手联谊和临时困难补助等方式分类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学校、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开设民族餐厅、增设民族餐窗口。建立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台账,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就业指导。通过帮扶工作,做到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有人引、学习有人教、行为有人管、生活有人帮。四是做好港澳台侨青年学生的工作。高校党委、统战部门、思政教育部门切实做好到内地高校学习的港澳台侨青年学生的工作,通过学生会等社团组织举行讲座、论坛等开展中华文化、中国国情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创新做好高校留学人员工作。建立健全高校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等组织,共同对高校中的留学归国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引导和主题教育活动。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统一战线知识纳入高等教育

推进统一战线知识进高校课堂,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是抓好顶层设计。由统战部门和教育部门制定方案,联合出台文件推进统一战线知识进高校工作,明确统一战线知识进高校的重点、要求、目标等。以高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法规、“统战部长讲统战”活动、开设统战理论与政策前沿系列学术讲座为载体,提升高校教职员工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形成统一战线知识纳入高等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搞好与已有的思政理论课的“内”结合。统战部门和教育工作部门联合制定高校统战教学大纲,与思政课有机结合。针对当前的热点、难点以及敏感的思政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统战专题打造,诸如讲清讲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历程、政治优势和制度效能,统一战线的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作用,协商民主的历史渊源和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脉络,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观,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非法宗教活动的形式与危害等方面内容。鼓励高校各院系跨部门合作,由思政教学部门牵头、其他各院系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以上专题联合打造公共课、通识课,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创新方式方法,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打造适合高校需求的统战精品课程或讲座,综合采用演讲、展演剧、知识竞赛等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统战知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编写具有通识性、切合师生需求的高校统战教程(读本),各高校可因地制宜,编写符合本校特色的统一战线历史、理论、政策等方面的校本教材。三是打造与统一战线社會服务基地的“外”结合。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课外活动能力等的重要方式。由于高校和社会提供的社会实践多为技能性,主要是为就业而开展,思想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相对较少。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有着众多社会服务基地,是统一战线发挥作用、展示形象、体现价值、实现作为的重要平台,涵盖脱贫攻坚、社会帮扶、支边支教、法律服务、医疗服务、金融咨询等方面,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借此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积极为民服务,倾听民意,参与社会治理。应充分发挥好统一战线社会服务基地的功能,由统战部门牵线搭桥,将这些基地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按照专业、层次、需求等将高校学生合理安排到这些基地实践,让他们在得到锻炼成长同时也增进对统一战线价值、功能的理解,增强爱国为民情怀。

(五)充分利用统战文化资源,以统战文化强化高校文化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统战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充分利用统战文化资源助推高校校园文化升级。一是以弘扬统战文化“和”理念为抓手促进校园和谐。发挥统战文化“人文关怀”和“利益照顾”特点,对大学生在学习、社交、就业乃至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减少他们压力。发挥统战文化“平等协商”的特点,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和教学形式,多采用学生喜欢的话语和形式,变“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为引导式、启发式和对话式教学。二是以开展统战文化活动为基础营造校园统战文化氛围。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统战主题文化活动,如统一战线演讲比赛、统战名人家风家训展、统战人物爱国诗词朗诵、多党合作光辉历程展览等。拓展统战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增加统战物质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中的比重,如永久性的标语、雕塑、纪念碑等。利用统一战线重要纪念日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统一战线教育基地、陈列馆、纪念馆、统战名人故居、著名统战事件发生地,通过直观的接触、体验,触动心灵、启发思想,形成继承和弘扬统一战线优良传统的良好氛围。三是以加强研究工作为基石深化高校统战文化资源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校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深度决定了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高度。要充分利用高校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对各高校统战建筑进行挖掘保护,对统战名人、统战故事、统战文物进行梳理研究,通过开发专题课、开设“统战历史名人故事会”、话剧、拍摄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大力弘扬统战优秀人物的精神品格。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统战文化,形成一批统战文化研究成果,让统战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汇聚强大力量。

(六)抓住现代网络新媒体阵地,积极探索将统战工作融入“互联网+思政工作”机制

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方兴未艾,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认知,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高校统战工作应顺应形势,积极融入“互联网+思政工作”机制中。一是利用“微平台”开展“微统战”。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统战微信公众号,根据统战对象和学生群体的网络阅读习惯和信息接收习惯,通过以小见大、和风细雨的方式推送党的新理论和统战知识、优秀文化作品、本校统战先贤故事等内容,以短小精干的内容、清新活泼的语言表达来吸引高校师生群体关注。打造网络统战微课堂,宣传统战知识。二是打造高校统战互联网栏目品牌。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开设“高校统战新言”,用平实、质朴、贴近学生群体的统一战线话语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宣传报道统一战线成员先进事迹,展现正能量。三是利用互联网做好联谊交友工作。邀请统战名人与高校大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对话交流,引导大学生增进对统一战线历史和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了解。四是加强对高校互联网工作人员的统战理论与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发布、舆情监控体系人员统一战线知识的培训教育,让他们了解掌握相关统战理论和政策,共同维护高校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召开[N].人民日报,2015-11-25(01).

[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N].安徽日报,2018-10-23(06).

[3]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5-05-25)[2020-02-15].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525/c49150-27049831.html.

[4]彭爱华.浅谈推进统战文化建设[J].新湘评论,2012(23).

责任编辑:任淮南

猜你喜欢
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