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探究

2020-12-14 13:00郐媛媛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图书馆互联网

郐媛媛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正在为各个行业进行服务和改革。“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与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与深度融合,以互联网特有的优势实现了实时互联以及资源共享。“互联网+”不仅为新兴行业提供了改革和创新的机会。同时,还为传统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为了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步、与“互联网+”同步,因此,图书馆也正在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图书馆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图书馆”的思维模式下,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了改革与突破。目前,“互联网+”正推动着图书馆服务平台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思维;图书馆;服务平台

一、引言

2012年11月,第五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富力万丽举行,会议上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CEO于扬在会议上提出“互联网+”概念。这是“互联网+”概念首次提出。2015年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技术加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互联网+”概念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在各个行业中,但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互联网+各个行业”,他们不是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深度的通入到各个行业中,进而创造出新的发展产业链。本文讨论的“互联网+图书馆”概念,只是“互联网+各个行业”中的一部分,是指在图书馆行业中深度融入互联网概念,这种深度融入可以帮助图书馆改变现有的发展状态,在瓶颈中找到突破口,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进而推进传统图书馆向新型图书馆转型。“互联网+”概念提出后,就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知网官网中,在检索对话框中输入“互联网+”进行检索,截止2015年12年24日,共有48篇相关论文。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图书馆后,图书馆在基本职能、发展战略、创新服务、转型措施、借阅推广等方面的转变。但是软件等基础设施作为“互联网+图书馆”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被专门研究论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中广泛应用了,很多图书馆的软件平台都能体现出“互联网+”的性质和特征。因此,结合当前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现状,讨论未来图书馆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发展趋势,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实践作用。

“互联网+图书馆”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已经得到了图书馆界和广大读者群体的关注。它所提到的行业模式,就是将图书馆行业与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并在融合后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种可以帮助图书馆行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模式。而图书馆服务平台就是将这一思维模式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中去。这样对于图书馆服务平台而言,它是一种再一次的重新定义,还可以让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图书馆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质量得到改善,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以及全新的图书检索模式。这是图书馆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互沟通的桥梁,读者通过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向图书馆随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反馈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可以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模式。同时,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互联网+图书馆”的思维模式下,为图书馆在建设服务平台时,提出更有效的、更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

二、“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只是未来改变生产和生活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深入,它已经慢慢向生产要素进行转变。目前,“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很多传统行业中,它对行业自身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生产规模、营销手段等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变,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当前行业发展中,各个行业已经不在仅仅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是将客户的体验和服务提升到企业的重点发展要素中。客户只有在体验产品时对这个产品很满意,有很高的购买兴趣,才有可能购买这个产品。而当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在售后服务上做的很好,用户才会继续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更加注重读者的体验和用户服务,因此,图书馆很早就利用互联网来管理馆内的日常事物。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读者需求的不断改变,图书馆资源种类逐步细分化,图书馆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因此,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图书馆发展中,会对图书馆进行重新的定位,促进图书馆可持续的发展和转型。“互联网+”技术有六个主要的特征,分别是:1、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2、创造新型行业价值;3、重新塑造行业结构;4、推动开放性共享;5、重视人性发展;6、连接各个方面资源。

三、基于“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备的特征

3.1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开放共享性

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备的开放共享性特征,主要是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动以及相互交流。“互联网+图书馆”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是指资源信息的开放、读者服务的开放、馆藏资源的开放等等。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出的为读者提供優质服务的公共平台。因此,图书馆服务平台也要具备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性,可以让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资源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流动,如此一来可以更好的方便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组织、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具有开放共享性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便捷而优质的信息服务,让读者更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备的开放共享性特征最主要的就体现在了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图书馆服务平台办理自己的业务。比如,馆藏查询、预约登记、观看讲座等等。这种随时随地的图书馆服务帮助读者更好、更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享受图书馆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根据年龄段分类,可以具体细分为儿童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青少年图书馆、老年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等。以青少年图书馆为例,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家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非常重视。而青少年作为求知欲望强、探索热情高的特殊群体,他们更希望通过阅读去丰富自己的阅历,了解和认识世界。这就需要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后盾,确保咨询服务平台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前提下,为青少年们提供丰富且符合这个年龄段兴趣爱好的书籍。因此,青少年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服务平台只有保证咨询服务可以有效的运行下,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互联网+”的根本特点就是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指的就是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信息资源共享、各个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数据信息互通互联以及个性化的私人订制。基于开放性,“互联网+图书馆”就可以实现以下领域的发展:1、可以让“死”的馆藏数据“活”起来,实现跨馆流通;2、为信息资源的跨管流通提供技术保障;3、实现馆际合作,各种操作系统跨平台衔接;4、便于扩充数据库系统,将零散的关联数据资源整合起来;5、为大数据的形成提供高价值的资源信息;6、为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提供资源保障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带给现代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空间。但是开放性只是一种概念、不意味着有了互联网技术就一定能都实现开放性共享。这就需要多个行业进行沟通和协作,因为开放性共享也是一种态度,它是否能够实现,最终还是由图书馆人来共同完成。很多共建共享的项目实现的过程都很曲折,最后导致失败,就是因为数据共享很难做到。很多行业虽然同意实现共建共享,也加入统一的组织,但是基于个人利益都不愿意执行现有国际标准。最后还是各用个的操作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也没有可以相匹配的关联数据,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融合。因此,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为开放性共享提供一个好的大环境。

3.2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跨界融合性

跨界融合指的是图书馆与不同领域、不同组织、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跨入对方的行业范围,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互联网技术作为时下作为流行的,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技术,它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就是实时互联和资源共享。这也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最为显著的优势所在。而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一直以来,它的核心工作范围包括收集、整理、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文献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图书馆之间的跨界融合已经是现阶段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实现目标。图书馆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实施互联和资源共享,这两个互联网的突出特征,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以跨界融合的模式,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组织中的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并从中形成优势相互补充、资源相互利用的积极状态。图书馆也要利用互联网的这两个突出特征,对图书馆的服务流程和图书馆的服务平台进行重新构建。因此,依托“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备的跨界融合性,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检索和资源调用上:所谓文献检索和资源调用就是要丰富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并且要打破原有各个行业之间、各个领域之间以及各个学科之间固有的界限,加强图书馆与它们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比如,检索引擎行业、图书公司与图书出版行业、数据信息分析公司等等。只有加强了图书馆与它们之间得相互合作,才能确保它们可以真正的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中。

在各个行业中引入“互联网+”概念,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行业中深度融入互联网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生产、生活、基础管理以及全方位服务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义,而这些方面所涉及的产业结构、管理模式、周边产品、系统流程、跨界关系等都会实现重新塑造和转型,最终实现提升和发展。重新塑造对于图书馆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环节。图书馆人不要固步自封,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要敢于去构想、去实践。面对问题要做到实实在在去解决,要将客户不同需求、环境的改变、管理模式、工作流程、服务对象等进行重新定义,找准目标、找准定位,这样才能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的实现“互联网+”,让图书馆行业重新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塑造新的服务方向。突破原有图书馆的边界领域,将传统图书馆进行重新塑造和转型,让图书馆不再是安安静静的建筑,而是可以移动、广泛存在在你身边的智慧图书馆。

3.3图书馆服务平台要体现读者参与性

所谓读者参与性,就是要突出读者在图书馆当中主体的作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将读者放在服务的中心地位。在“互联网+图书馆”的思维模式下,只有让来到图书馆的读者都能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读者才能亲身体验到参与到图书馆活动的乐趣中,让读者对于图书馆有一种归属的感觉。这种参与感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只有重视读者的使用体验,突出读者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对于图书馆服务平台而言,确保读者的参与性,突出读者主体地位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首先,图书馆要为读者创建读者的个人账号,根据读者的个体需求为读者推送最新的资源信息,对于读者经常遇到的困惑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在图书馆服务平台上,增加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对于畅销书籍可以举行读后感活动,并将读后感发布在图书馆服务平台上,让更多的读者去感受不同年龄段、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于同一本书的不同感受。图书馆服务平台还可以定期发布和分享一些生活常识工作经验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平台上可以查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功能;其次,要让读者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读者积极的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就要让读者的日常活动成为图书馆服务平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来封闭的读者活动变成开放性的可以增强图书馆活力的活动。这样才能为图书馆服务平台带来创新的活动理念、全新的服务模式;第三,图书馆还要随时吸纳读者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反馈意见、提出建议的功能。当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时,或是读者对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有不同的想法,以及对图书馆的服务感到不满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个意见反馈的功能及时的向图书馆提出来。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重视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的做出调整和可行性方案。只有图书馆足够了解读者对于日常服务和管理中的所知所感,才能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去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和服务功能。当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读者可以体验到更舒适的感受时,才能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帮助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最强助力者。总而言之,传统意识当中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执行者,而读者只是作为这个平台的使用者,这就把图书馆服务平台当成了主体,而读者只是被动的跟随者。那么,读者当然无法真正的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当中。然而当人们转换意识,将读者的主体地位在图书馆服务平台上凸显出来,讀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再只是平台的使用者,还具备了为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建设和设计的建设者的功能,当读者以多重的身份参与到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中,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同时增强图书馆在读者当中的地位。

4.3保障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

目前,对于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开放性上并没有一个统一且完善的标准。这就无法保证开发出来的服务平台能够试用所有的图书馆管理中。因此,在开发图书馆服务平台时,如果有国际标准或是国家标准就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进行设计和开发。而对于在某一项存在标准空白的情况,就要积极参与到新标准的建立中。我国在建立图书馆服务平台标准时,要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并进一步填补我国在图书馆服务平台标准化中的空白。在参与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图书馆人要积极争取主导权,特别是在有关中文信息资源的整理、互换以及服务等等。对于一些原有的行业标准要再进行细分,特别是对一些行政隶属的封闭环境下形成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原来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运行,对这些标准都要进行重新审视,如果这些标准中有可以不必须在封闭的环境中使用,是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使用的,就要放宽它的使用范围。

图书馆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并且在“互联网+图书馆”思维的帮助下,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日趋稳定,逐渐成熟。但是,由于“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对于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要求,以及图书馆服务平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障平台对所有人的开放共享性,以及要将读者加入到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当中,增加读者的参与性,这就给图书馆平台的前期建设、日常运营、后台维护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图书馆服务信息安全问题、图书资源标准化问题、图书出版的版权问题、入户信息安全问题。下面就这四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第一、图书馆服务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对外开放时具有共享性的功能。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所有信息是面向所有读者进行开放和共享的,那么图书馆的这些服务信息就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风险。比如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的被篡改、云端大数据信息丢失、本馆内数据信息丢失等等,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开放共享性所带来的风险,还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也给图书馆服务平台造成了一定的风险;第二、图书的版权问题。因为图书馆服务信息存在的漏洞和风险,这就有可能造成有不法分子或者是黑客,进入到图书馆服务平台中对图书的信息进行篡改,这就让图书版权信息暴露在不法分子的面前。一旦他们将图书信息进行更改,那么也就意味着图书的版权信息不再具有唯一性;第三、图书馆资源标准化问题。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在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背景下对所有读者进行服务的,由于图书服务平台对所有人开放了信息数据,并且允许个体读者和团体机构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到图书馆服务平台当中与其他人共享,这就导致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信息,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会发生急剧增多的现象。因为这些信息中包含着有效的合法的信息,同时还包含着一些不合法的违规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这些开放和共享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的管理。因为如果图书馆不制定相关的平台标准,那么图书馆将失去对于资源信息的主导权限和管理权,一旦这些信息中的不合法信息上传到服务平台当中,并在读者中广泛发布,那么图书馆服务就会陷入到混乱和无法控制的局面;第四、读者信息的安全性。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开放网络普及的时代,个人信息数据的泄露已经成为现在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样图书馆也面临这个问题,为了体现出读者在图书馆的主体地位,图书馆积极邀请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各项活动和服务中。在广泛读者参与的背景下,图书馆所能够获得的读者信息不断增多而且或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对读者负责,对读者的用户信息给予安全性的保障。如果图书馆不能确保在图书馆系统中的读者信息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那么读者就无法全心全意、安心放心的参与到图书馆建設以及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去,同样我们所说的确保读者的主体地位也不能有效的体现出来。一旦读者的信息在图书馆系统中被泄露出来,那么读者对于图书馆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自然而然读者就无法向图书馆提供自己的正确信息以及自己的需要,图书馆也将因无法捕捉到读者的正确信息和需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处理。因此,图书馆要想保证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对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进行统一的制定,这样才能在图书馆处理各类问题以及各类资源信息时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不仅如此,图书馆还要提前将图书馆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各类潜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对图书馆内的计算机设备,图书馆的各类管理软件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维护,比如,通过杀毒软件的扫描功能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进行查杀,以及对系统中出现的安全漏洞进行排查。总而言之,只有加强了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计要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处理机制,才能确保图书馆内各项服务信息的安全性。

开放共享给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发展空间,也给用户带来很多新的体验,但是,开放共享是面向全世界所有用户的,因此,也给系统和用户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比如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很多方面,如个人信息的丢失与泄露、系统数据被篡改、版权被盗用等等。因此,在发展和建设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信息安全问题,不能只是建设,而是要对后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情况也要有一定的预测。要建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机制和机构,随时对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检测、查找漏洞、分析等等。要设置专门的信息安全部门,信息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收集和整理最新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资料,并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大讲堂等形式给用户进行宣传,争取做到人人都了解信息安全知识,进而人人都防范信息安全出现问题。当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服务平台时,一旦发展平台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向平台开发人员或是管理者,或是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互联网+图书馆”模式下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主要通道

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属于虚拟性的服务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实现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读、在线查询、在线咨询等这些原本在实体图书馆进行的服务。那么,图书馆服务平台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什么渠道来实现它的功能的呢?

5.1图书馆平台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作为服务的主干道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遍布全球,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也是目前居家、工作、学习中所使用的最为普遍和最为频繁的上网工具。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宽带,并借助计算机设备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为广大用户服务。因此,互联网技术是发展图书馆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通道。

5.2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主要通道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中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13.19亿,占据全球网民总规模的32.17%。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全民普及的程度,移动互联网可以给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互联网查询功能。同时,还享有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共享性、实时互动性等优势。读者借用移动互联网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登录图书馆服务平台,就可以享受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所处环境的阅读和查找模式。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加图书馆的使用率,为实现全民阅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

5.3图书馆服务平台还拥有特殊的辅助渠道—数字化电视

有一些用户,尤其是老年读者,他们无法灵活的掌握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的使用,而且计算机屏幕和手机屏幕太小,也阻碍了老年读者对于享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给他们所提供的图书馆服务。对于这些特殊的群体,数字化电视就很好的帮助了他们解决了这个方面的难题。数字化电视借助电视机设备和有线电视网络为读者提供了大屏幕易操作的服务模式。读者只需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在电视上阅读、收听、欣赏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书籍信息、新闻资讯、试听资源等等。

5.4圖书馆服务平台还有一个补充的通道—触摸屏网

触摸屏是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电子屏幕的一种,它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用户使用键盘、鼠标或者遥控器,只需要用一只点读笔或者手指在液晶显示屏幕上轻轻触摸即可。当触摸屏显示工作时,屏幕上会有图形、文字和导航按钮,读者只需要根据导航上的提示点击按钮或点击图片就可以对触摸屏上的系统模块儿进行操作,同时实现系统内数字资源与信息资源的阅读浏览以及互动。触摸屏体验系统已经在很多图书馆内实现使用,比如博看电子阅读机系统,超星电子阅读机系统。图书馆在引进触摸屏借阅系统后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触摸屏体验系统适用于所有读者人群,包括老年读者人群、青少年读者人群、儿童读者人群、还有特殊读者人群,例如聋哑人和有肢体缺陷的人。触摸评体验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图书馆正常开放借阅的时间限制。正常情况下,图书馆的正常外借图书室、自习室、试听试等等,由于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看管,所以图书馆的开馆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即使很多图书馆已经安排了,可以相互替班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以此来增加图书馆各个借阅室以及各个功能室的开放时间,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长的时间处于闭馆的状态。这就无法保证读者想要随时随地查找馆藏资源借阅图书、参加讲座等的需求。而触摸屏体验系统就有效的弥补了这个方面的空缺,因为触摸屏体验系统不需要人为的看管,只需要一个电源和一根网线,而甚至有的触摸屏都不需要用网线连接,只需要通过wifi就可以连接上网,这可以极大的保证了触摸屏体验系统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全方位的服务。不管读者什么时候来到图书馆,即使图书馆的各个馆藏室和功能室都处于关闭的状态,读者还是可以通过触摸屏体验系统进行图书馆的各个服务功能的操作,比如查找馆藏资源、报纸和期刊资源、收听和收看专家讲座、浏览展览外借图书操作、新书预约等功能,并且触摸屏系体验系统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快捷,读者只需要在触摸屏上通过点击或者滑动的方式,对相应的模块进行操作即可。目前,触摸屏体验系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图书馆内使用,人们可以发现,在社会上各个公共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触摸屏体验系统的身影,大到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小到电梯间、小区超市等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触摸屏,触摸屏体验系统不仅仅给卖家提供了方便,也给顾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样依托于触摸屏体验系统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也在大大小小的公共场所设置了阅读服务。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5.5图书馆服务平台还有拥有一条便捷的拓展通道—链接导航

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网址导航,当读者登录互联网网页时,就可以通过网站导航的方式很方便的找到自己以前收藏过的网站,以及自己需要的网站,同时在这个网址导航中还可以直接进入到图书馆服务平台中。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与其他各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馆以及社会组织建立了友情链接,比如国家图书馆、地方博物馆、政府平台、教育信息平台、企业平台等等,读者只要登录图书馆服务平台,就可以通过这些友情链接直接点击进到其他平台中进行浏览,同样当读者登录到其他的平台网站中,也可以通过这种友情链接直接点击进入到图书馆服务平台,这种可逆转的链接方式为读者更方便的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六、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遇到的问题

图书馆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时代软件进行实践,虽然现在还处于实践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图书馆”的理念越来越成熟和深入人心,软件基础设施作为核心技术,图书馆对于它的需求和依赖会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图书馆”在建设和实现的过程中,图书馆服务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在建设的过程中给予大力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系统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6.1建设理念

图书馆作为对外服务部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用户(读者),图书馆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得到用户认可,它的服务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因此,图书馆服务平台应该把“用户至上”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用户能想到我们就尽量满足,用户哪里体验不好,我们就改进哪里。要让需求带动发展。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因此,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不一样,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种需求,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图书馆可以经常做一些用户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读者询问,读者咨询等,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提取出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信息资源,用新的需求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如:图书馆在做调查的时候,不能是为了做调查而做调查,不要做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调查结果收集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将问题收集后就不管了,而是要将收集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原来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二是用服务解决用户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软件系统和馆内资源为用户解决问题,包括:制定个性化服务、解答问题、查找资料等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只做领导安排的事情,不能只是坐等着用户来提出需求,而是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要主动去询问用户需求,并通过细枝末节去观察、去捕捉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带着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意识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新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让用户真正的体验到服务水平已经提升。这样图书馆作为服务行业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6.2 建设途径

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建设方式上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已经开发好的产品,目前,这些产品都是国外产品,虽然我国也已经开始建设图书馆服务平台,但是现在还在实践阶段,还没有真正投入使用。而国外的产品,虽然投入使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满足我国的图书馆的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人和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再一次改进和拓展,这样经过完善的产品,才能更加适合中国本土的图书馆需求,如:图书馆在采购一批新书后,编目人员需要对新书进行编目,编目的方式是基于中国图书分类法对于图书的分类,编目人员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就可以为新书自动生成属于它的索书号,通过索书号进行图书排架,就可以方便图书馆管理员上架图书,也方便用户查找图书。因此,在使用国外产品前,就要对这个图书馆服务平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包括:服务平台中哪些功能是不能没有的,哪些功能是可以被替代的,以及改进后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否能够支持本土图书馆的一些功能等等。另一种是联合建设的方式,即参加共同建设联盟中,与其他图书馆一起设计和开发产品。例如,2015年7月20日,浙江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发布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行动计划》,就开启了共建道路的先河。共建方式的优点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运用“互聯网+图书馆”思维进行多模式设计,根据馆内需要自行设计功能模块,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一些经费有限的小型图书馆或是公共图书馆也参与到设计中,可以大大减少图书馆的经费。但是共建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设计出的软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测,成熟度比较低,软件的安全性和灵活转换程度并不稳定,所以不能大面积推广和投入使用。因此,共建模式在规模、功能模块,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完善,“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会进一步明确,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费用承担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建设模式。但是,不管使用哪种建设模式,图书馆服务平台必须保证敏捷性,这个过程不能仅仅由图书馆或是平台建设者单独完成,而是需要两者都参与到建设中,深入合作、积极探讨,共同推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让图书馆服务平台向可持续性方面发展。

七、结束语

“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是图书馆发展到现阶段,符合时代创新需求和创新思维的必然结果。“互联网+图书馆”的思想应该作为图书馆建设服务平台的主导思想。因此,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建设和日常运行中要将开放共享性、跨界融合性、创新发展性,以及读者参与性这四项特征融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不仅如此,图书馆还要对这四项特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将“读者至上”的建设理念作为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核心理念。为了保证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还要加大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培训,并且要加大引入专业性人才的力度。只有保证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性,以及统一的建设标准化才能更好的让服务平台为读者服务,为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以此来保证有更好的资源、更好的服务平台、更好的建设理念为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图书馆互联网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图书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