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民间舞训练基本风格特点

2020-12-14 19:31王翔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格训练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民间舞的动律、体态和普通藏族老百姓的生活细节等多方面进行叙述,详细地对藏族民间舞的动律和风格上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训练;风格

藏族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性情豪放、感情深沉,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舞蹈的形式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琢磨中笔者体会到:把握一个民族的舞蹈,一是要解析它明细的动律,二是要探究它的民族的心理素质。

一、掌握藏族舞蹈的独特动律是把握藏族舞蹈的基本要素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下去深入民间生活,广泛地学习、收集、掌握民间舞素材,对于搞民族民间舞的教员来说,非常重要。尤其在盛大节日里和群众一起在不同欢乐场合跳各种不同的舞蹈就更可宝贵了。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它们各自的特殊韵味和基本动作特征。那么,这些饱含特殊韵律的舞蹈,就是他们表达不同凡响的感情诗。

教材层次清晰,就必须按不同性质的动作进行分类训练。教材跟舞蹈不同,教材需要系统归类,还必须分门别类研究它们的风格、韵味、动律等。拿藏族舞蹈的颤膝来说,我摸索到不同的舞蹈具有不同韵味的颤膝,大体上有 “软颤膝”、“硬颤膝”、“碎颤膝”。“软颤膝”比较柔韧,身体韵律的重拍在上,藏族舞蹈的慢板基本上属于“软颤膝”;“硬颤膝”的身体韵律的重拍在下,基本上膝盖并拢,两膝一起颤动,身体随膝盖的颤动而上下起伏,如“多待舞”(这种舞蹈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舟曲、博峪、卓尼等地区);而“碎颤膝”是“卓”中富有特点、很有训练价值的一个颤膝动作,尤其做“软颤膝”过程衔接中,主力腿的膝盖连续碎颤几下,或者两膝同时动颤几下,随着膝盖的颤动,身体要求平稳。为了掌握好不同性质的颤膝动律,先分别训练“软颤膝”、“硬颤膝”、“碎颤膝”等单一动作,在掌握不同颤膝的单一动作的基础上,再练习不同种类的小型颤膝组合。反复练习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藏族舞蹈的颤膝动律,并使掌握到的颤膝规律得到不断巩固,以达到“软颤膝”中很自然的贯穿出“碎颤膝”。掌握这些不同的颤膝动作,是掌握藏族舞蹈风格的最基本的要素。

二、藏族舞蹈的“圆”与藏民族的心理素质

藏族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圆”,舞蹈画面讲究圆,动作也要划圆,就像藏族人一声声“吉祥圆满”的祝福。在生活里群众自己聚会跳舞时,不管参加的人有多少,画面要求多半是圆圈,每逢喜庆节日,他(她)们从日落跳到深夜,从午夜跳到黎明,不知跳了多少个舞蹈,换了多少首曲调,基本画面仍然是一个圆圈,跳的过程中不管有多少队形变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归还要变成一个圆。就连这种两种大类舞蹈“卓”和“谐”的名称前面冠以“果”,叫做“果卓”、“果谐”。“果”藏语是“圆圈”,“卓”是藏语舞的意思,“谐”是歌的意思。那么,“果卓”、“果谐”译作汉语即“环舞”、“环歌”的意思。还有藏族佛寺祈愿的宗教舞蹈“乾术”,戴黑帽者出场开始,直到结尾舞蹈画面始终是圆圈,观者不但没有平淡乏味的感觉,反而使你觉得从舞蹈的内容到舞蹈的画面融洽,给人以庄严之感。

那么,藏族舞蹈动作的基本韵律呢?也仍然是一个“圆”。首先藏族舞蹈的舞姿讲究“圆”,比如说“锅庄”(这是一种保持了古老风习的舞蹈)的基本舞姿之一,每一个人顺圆先迈左腿成踏半蹲、右手臂上举于右侧斜上方,手心朝旁,左手臂在右侧胯骨处,胳膊肘微微弯曲,手心朝后,上身向右侧倾斜的同时向左拧,眼睛看左手,整个姿态形成一个圆。这是锅庄最基本的姿态。我称它为“回首赏羽”。其他舞姿,如:“踏步立圆”、“野牛嬉角”、“掖腿摘月”、“雄鹰盘旋”等舞姿,都体现着圆满、潇洒、自豪的神态。

“锅庄”(又称“嘎尔”)是一种载歌载舞,以歌为主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藏族安多地区,以甘南的拉卜楞、青海贵德的尚佑、化隆的什达仓、海东的觉仓、甘肃的华锐为最盛。

藏族舞蹈的手臂动作,仍然贯穿着“圆”。就拿“单臂侧划八字”来说,左手叉腰,右肩向后划圆,右手随右肩紧贴右侧胯向后侧45度处平划半个圆,手心朝上,胳膊肘朝后,左肩向前平划圆,上身向右拧,右肩向前平划圆,右手随右肩由后侧经旁向前45度处平划半个圆,手心朝下,左肩向后平化圆,上身向左拧,眼神一直对1点,两个半圆连起来,右手走了一个平圆线,如果做“平划八字”,双手在体两侧划了一个完整的八字,重拍向外,做“抡臂里绕圆”,双手抡臂交替走立圆线,而双肩走里绕圆,重拍向里。上述动作是康巴“卓”的基本动作,是一个很有训练价值的动力。如果“单臂侧划八字”只变个步法,走平步,就变成“依”。走一步一端就成了“卓”。因此,不管是“平划八字”、“立划八字”,“抡臂里绕圆”、“抡臂外绕圆”等动作的基本韵律仍是一个圆。可以看出上述动作同时有两种圆的动律出现。即:手臂走立圆线,或者走平圆线,而肩走里绕圆,或是走平划圆线,不是手臂带动肩,而是肩先走,肩带动手臂。肩一走,身体不但有了拧倾,而且把整个身体各部位都带起,以圆为律在运动。我认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身体各部位紧密的配合起来,才能显得动作饱满、流畅,并有内外统一的韵味。有的舞蹈者跳藏族舞蹈,上身像一块僵死的物体,再加上扣胸哈腰,这样跳的人也许认为哈着腰扣着胸跳,是藏族舞蹈的特点,而藏族人看了把藏族舞跳成这个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全身心地以圆为韵律是藏族舞蹈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些虽然是很不引人注目的习以为常的动作,但它浸透着藏族人深沉虔敬的心,如果不研究这些细微的生活习俗,就动作论动作的抓到一点外表的特点,就以为已经掌握了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甚至误认为“扣胸哈腰”是藏族舞蹈的特點,那么他们就只知其外,不知其内了,等于有意无意地拒绝了进一步探究而永远歪曲了藏族舞蹈的风格。

藏族舞蹈很讲究韵律的,和一切事物一样,有高就有低、有低必高、有进必退、有左必有右。那么含胸也就意味着挺胸。如果不仔细琢磨、推敲,只学动作,就像有些人跳藏族舞蹈,演藏族戏那样,动作是藏族的、题材是藏族的、服装是藏族的、感情是他自己的。因此,我总觉着他们缺点什么。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宗教信仰、自然环境、道德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说,有它自己的文化意识。藏族舞蹈动作千变万化以圆为律,舞蹈的构图以圆为基础,也就反映了这个民族一切的渴望圆满,和谐的心理素质。

还是去理解人吧,去理解创造了这种舞蹈的民族的人吧,等你理解了他们的时候,或许也就找到了理解和掌握他们的舞蹈的钥匙。

文献参考:

[1]格桑梅朵.论巴塘“谐”的舞蹈语言与审美特征[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02):133-140.

作者信息:王翔(1987—),男,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风格训练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