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农业职业教育的特征

2020-12-15 13:46
云南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授职业农业

丁 玺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

辞海中给出的职业教育定义为“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国内学者目前对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从教育史的角度主要都是从广义来界定职业教育的,即凡是通过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世袭家传、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生产劳动与管理及生活过程中进行技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活动,都属于广义上的职业教育范畴。宋朝的农业职业教育也只能从广义角度来进行审视和研究,其教育的背景,思想及内容,资源,方法等均呈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征。

一、宋朝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励精图治,生产力发展迅速,为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生产力发展迅速的标志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农田的广泛开垦,水利设施的广泛修建和新型创新农具的大量出现。据考证,至宣和六年宋朝人口约为1.3亿人[1]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 第三卷 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52页。,成为世界上首个人口过亿的国家,这为接受技艺与知识传授的受教育者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虽然宋朝国土面积小于前代,但为了改善生活却开垦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北宋实际垦田面积约为800万顷[2]华山:《宋史论集》,山东.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11页。。人口和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更新更加必要。还有农业的广泛发展催促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统治者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农田水利法规。如全国性的《河渠令》《农田利害条约》等,地方性的法规有《通济堰规》《千仓渠水利科条》等。修建了大批涉及面广、数量多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且各种圩堤堰闸一般设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也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更新需求凸显出来。再有,宋朝时期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是我国农具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时代[3]荆三林,李趁有.中国古代农具史分期初探[J].中国农史,1985(01):40-44。。如人力翻土工具踏犁、切割饲草的铡刀、我国最早采用畜力牵引的中耕锄草工具耧锄、灌溉工具牛转翻车等均出现在宋朝,新型农具的出现带来了耕作效率的提高,也为其发明制造与使用的知识传授和技术技能更新注入了活力和增强了动力。

(二)新兴的治国方略

宋朝时授田制基本瓦解,土地私有和雇农制度基本建立,土地买卖盛行,买卖双方普遍签订契约,农师作为负责人,要督促地主和佃户“明立要契”[4]《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一六,《农田杂录》。,收获时依契约进行分成。土地制度的变革使农户的人身关系相对自由,为他们迁徙,开垦新农田提供了条件;书面契约的保障使佃户有了法律的依据,激发了他们的生产和学习增长知识与提高技术技能的积极性。

(三)士人态度的转变

自春秋时期到宋前期,孔子将务农视为“小人”之事的思想根深蒂固,士人对于农事向来避而远之,但在宋朝这一态度却发生了巨大转变。首先重农氛围基本形成。这与当时学界“明体达用”理学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统治阶级也树立了较好的榜样,如徽宗亲撰农书《大观茶论》即典型事例,使士人转变了对农业的态度,甚至作出了“谋生在衣食,不仕当作农”[5]《剑南诗稿》卷六十八。的诗句。其次是士人纷纷选择农学之路。宋朝是科举大发展时期,如邓御夫、陈翥、陈旉等人终生致力农桑,主动研究与著书立说传授知识与技术技能;如陈翥观察到茶、竹均有书而桐无书,故作首部桐树专著《桐谱》以补农说。

(四)劝课农桑的政策法规

劝课农桑,即历朝历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政策与法规。本质上是对农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对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的指导,对农业生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落实,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内容,宋朝的统治者对此格外重视。首先,是招流垦荒和鼓励农耕政策。针对北宋经战乱后土地荒芜现象严重,太宗时规定各地旷土许民佃为永业,免租三年,期满交三分之一的租。南宋时为了便于安置大量的北上移民也实行了类似政策,并在荒地多的边远地区蠲免租税招民垦殖,免税期二年至十年不等。其次,农作物推广工作政策。宋朝的建立消除了南北方的隔阂,各地农作物交流频繁,如宋初地方官黄懋将江东早稻推广到河北就是南稻北植的成功案例;之后太宗下诏令南北作物大交流“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6]《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再次,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宋初统治者采取无偿提供、推广使用新农具的办法,促进农业恢复与发展,如北宋时因牛疫缺耕畜,太宗令陈尧叟等据元武、元成所献踏犁图仿制后分发各州,再命仿制后分发各农户,“可代牛耕之功半,比镬耕之功则倍”取得了良好效果。第四,宋朝制定了数量众多,涵盖面广的农业法律法规,涉及土地,水利,借贷,税收,病虫防治等多个方面。如土地典卖应亲邻优先,如“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7]《宋刑统》卷一三《户婚律 典卖指当论竟物业》。等规定。还有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第五,管理体制机制。如“天下民事至重,大则一路付之监司,中则一郡任之太守,下则一县责之县令”[8]《宋朝诸臣奏议》卷六八,吕陶:《上哲宗乞差知州先举主后资任》。,由此可知宋朝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农业管理体制机制。中央管理机构设有司农寺、都水监等,路级监察机构有转运司,各级地方长官均兼劝农使之责,乡间则推行农师制。“许众户推一人谙会种植者,州县给帖补为农师,除二税外,并免诸杂差徭”[9]《宋会要辑稿 食货志一 农田杂录》。,与里正、村耆一起负责农业生产,教诲“惰农务者”,教而不听者“依法科罚”。这些政策制度与机制,为宋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技能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宋朝农业职业教育的思想

(一)官方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

在以农业为支柱的封建时代,只有农业发达才能确保国富民强。宋太祖对此也有深刻认识,明确提出“农为政本,食乃民天”[10]《宋会要辑稿 食货志一 农田杂录》。的口号,带头推广农业知识和强化农业政策,对林业、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在当时也较为领先,目光长远。宋时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植树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宋太祖下令将植树作为官员升黜考核的方式之一,且“禁民伐桑枣为薪”[1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三,第72页。;魏岘提出林木可以防洪,“大水之时,既无林木少抑奔湍之势……故致浮沙随流而下,淤塞溪流”,应“植榉柳之属,令其根盘错据,岁久沙积,林木茂盛,其堤愈固”[12]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宋时还意识到畜牧业是关乎国富兵强的重大问题,马匹之于军事强弱、耕牛之于农业兴衰,鼓励民间养马“以备官买”[13](元)脱脱:《宋史》兵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严禁宰杀耕牛,《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者徒一年”,至南宋刑罚更重,“诸故杀官私牛,徒三年”。

(二)民间农业职业教育思想

民间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尤以南宋农学家陈旉最具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农书》:一是强调了“务农桑”才能“衣食足”,“士大夫每以耕桑之事为细民之业,孔门所不学”,强调了农民应该掌握农业生产的科学方法,“不知其法,未有能得者”。二是提出了“稽功”“念虑”的主张,“稽功”即各级官吏要通过考查农户的农业生产情况,奖勤罚懒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念虑”则是要求农户的思想、言行要密切围绕农业生产,不可受外来影响见异思迁,这也是一种农户的职业态度与精神的倡导。

三、宋朝农业职业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科目内容的广泛性

宋朝的农业基本分为农林牧渔四大领域,相应的职业教育科目也涉及相关领域的众多内容。

1.种植业知识与生产经验传授。宋时传统种植业精耕细作技术已基本成型,稻田多熟制、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技术发展成熟,大量的新农具产生,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急需进行传播。除家庭中长幼相传以外,农师也负责对农户进行教导,“凡谷、麦、麻、豆、桑、枣、果实、蔬菜之类,但堪济人,可以转教”[14]《宋会要辑稿 食货志一 农田杂录》。;帝王、官员通过发布《劝农诏》《劝农文》教导百姓,如朱熹《劝农文》中是“秧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放干田水,仔细辨认,逐一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稻田技术的推广。另外,朝廷还将《授时要录》《齐民要术》《四时纂要》等农书颁布给官吏用于指导农事。

2.林业栽培知识经验传授。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果树种植、移栽、嫁接、施肥、病虫防治等方法,农户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与技术。如《种艺必用》中提及种果木的最佳时间。“月半前则多,下半月后则少子”,《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闽中果农培育小核荔枝的技术“去其宗根,仍火燔令焦,复种之,以大石抵其根,但令傍根得生,其核乃小。”

3.畜牧业知识经验传授。宋朝时期畜牧业的牲畜饲养技术、品种改良技术、兽医技术、相畜技术等得到了显著提高。朱峭编有《疗马集验方》,在兽医药、饲养、驯养等方面出现了最早的公办兽医院“牧养上下监”和兽医药房“药蜜库”;牲畜喂养,住宿,使役等更加精细;相马、相牛技术提高;家禽饲养首创人工孵化技术;驯养蜜蜂首创用棘刺死幼后防止蜂群分蜂技术。

4.渔业养殖知识经验传授。宋时已出现了大量养鱼专业户。孔武仲记载了其诀窍“善养鱼者,其粪也必以其可粪之时,其食之必以其所喜之物,其贪残与不才者去之,其狡捷败类者远之……不逆其性”[15]孔武仲:《养鱼记》。,教导人们要顺从鱼的天性,善于养鱼。鱼苗出售时要用内糊漆纸的竹器,常换水防缺氧,途中若休息要专人摇动;周密的《癸辛杂识》中“鱼苗”一节专门对其技术进行了记载。

此外,宋朝茶文化、花文化盛行,茶树种植业、花卉种植业等相关知识经验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授。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农书资源丰富。据记载,宋以前农书仅60余种,王毓瑚先生在《中国农学书录》中著录的宋农书已多达105种,主要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农林牧副渔各方面均有涉猎。如已失传的邓御夫《农历》属于综合性农书,涵盖面广,“一百二十卷,言耕织、刍牧、种莳、耘获、养生、备荒之事”[16]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十。,而沈括的《茶论》、蔡襄的《荔枝谱》、秦观的《蚕书》、王愈的《畜牧纂验方》、王灼的《糖霜谱》等则属于专业性农书。

除了农书之外,农业职业教育资源还包括劝农文、农谚等。从事农业生产的官员每年春秋都会发布劝农文,督责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农谚也是承载农业知识的重要载体,涵盖天文历法、耕作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如“地久耕则耗”“木奴千,无凶年”[17]吴怿:《种艺必用》。等。

(三)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1.行政推广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官府政策的发布,劝农官员的倡导等进行,如苏轼的《秧马歌》和“二月劝农”“十月劳农”[18]《鹤山集》卷一《绍定六年劳农文》。等活动开展。

2.榜样和家庭教育方法。农业是地区性产业,区域不同技术不同,因此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就成了他人的榜样;家庭教育中家族长者即教育者,在生产劳动中向后人传授农业技术。

3.问答和示范教育方法。前者包括少者对长者的请教、农户对农师的请教、士人对农民的请教等,如苏轼曾向农户请教种麦技术“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19]苏轼:《东坡八首》。后者指官吏、农师对农民的教育指导与示范,如徽宗诏“县令以十二事劝农于境内,躬行阡陌,程督勤惰”[20](元)脱脱《宋史》卷二十一《本纪》。。

(四)教育场所的因地制宜性

宋朝的农业职业教育尚未形成专门的狭义的学校教育,因此实践场所即教学场所,因地制宜的传授农业知识技术,其余还有“粉壁”、劝农碑、劝农亭等。宋朝的劝农文大多贴于“粉壁”(宋朝张榜公布的专门场所),供农户学习。部分劝农文刻于石碑上,如《坦山岩劝农记》就是南宋高宗期间知军赵不退等人下乡劝农的事迹。劝农亭的设立也为农业教学活动提供了场所,寇准任巴东县令时设立了劝农亭,“由专职人员不厌其烦地向每个前来求教的人员传授经验”[21]路宝利.“劝农”——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教育评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13(04):74-78。。

(五)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性

教育者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农业相关知识技术的传授,还对其进行包括劝乡民孝敬父母、友爱邻里,劝富人行善积德等社会道德风俗方面的教育。如劝农文不仅是宋朝劝课农桑的重要形式,浅显易懂,除了宣传农本思想,推广农业技术,还有教化风俗、劝民向善等作用。朱熹《辛丑劝农文》中就有“父兄其强食自爱,谨身循理以教子弟,使之孝敬父母,慈爱骨肉,和睦乡邻”的道德教育内容;真德秀《劝农文》中有“为富不仁,鬼神所瞰,累世之储,荡于一旦”,即是用当时盛行的功德福报思想劝谕富户要体恤贫民。

(六)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性

自北宋末年起,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土地需要养活更多的人口,土地开垦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需要提高。南宋时期的稻田水旱轮作、稻麦两熟的复种制度和技术基本成熟,新的农作物品种也不断传入,新的技术不断被发明,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农业及农业职业教育较北方发展更为迅速、更为成熟。

疆域远小于汉唐的宋朝却养活了上亿人口,这与当时朝野上下对农业、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对我们有重要的研究学习与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传授职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传授技艺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