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大黄梨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0-12-15 18:06文/马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威宁梨园果农

文/马 检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果业产业发展中心(贵州威宁,553100)

【导读】 贵州省威宁县有“南方落叶水果基地”“阳光城”之称,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草海”“黑颈鹤”等,还有我国八大名梨之一的大黄梨。为了不让威宁大黄梨“养在深闺人不识”,并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从业者任重而道远。

有“南方落叶水果基地”之称的威宁[1],地处贵州省西部, 位于东经 103°36′~104°45′, 北纬26°30′~27°25′,海拔在 1 234~2 878 m 之间。 同时也是乌江、牛栏江、横江的发源地,珠江的北源,即是“四江之源”。威宁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均降水量890 mm,年均日照时数1 800小时,无霜期180天,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2]。威宁特殊的地理气候,成为威宁大黄梨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产业现状

威宁大黄梨为全国八大名梨之一[3],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几年来,全县大黄梨种植面积逾0.2万hm2,产量为5万t左右。威宁大黄梨种植分布情况,海拔2 000 m以上占51.64%,产量为60.37%;海拔在2 000~2 100 m为39.74%,产量为34.10%;2 100 m以上的,栽培越来越少[4]。全县大黄梨种植面积达到0.2万多hm2。

威宁大黄梨树体强壮,抗逆性强,丰产性高。栽植后第3年开始挂果,但基本没有产量;第4年进入初产期,平均每667 m2产量约500 kg,产值约3 000元;第5年每667 m2产量在750 kg以上,产值4 500元以上;第6年每667 m2产量在1 050 kg以上,产值6 300元以上;第7年进入盛果期,管理措施到位,盛果期可以保持10年以上,每667 m2年产量2 t左右,每667 m2年产值1.2万元左右。正常生长情况下,20年生树株产可达500 kg左右,个别丰产的百年大树单株产量高达2 000 kg以上。树龄200多年仍然丰产稳产的老树也非常常见。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抗自然灾害能力不高。威宁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财力有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梨园旱不能灌,涝不能排。适宜威宁大黄梨生产的区域,种植规模小,有的相对集中连片,有的零星分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部分缺少有效灌溉,要靠雨水来灌溉,仅有部分靠近烤烟种植的区域有小水窖。有些梨园内道路不通,人工投入成本高,严重影响威宁大黄梨质量,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其及时销售。

二是果农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管理。相对集中连片却又零星分散种植。大黄梨产区的不少果农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指导。有的大黄梨种植户只管间作,偶尔施肥、乱打药,不进行梨树整形修剪,任树自然生长,导致一部分树长成了“小老树”。大多数梨园基肥用量不足,不能及时满足树体营养生长需求,土壤没有进行深翻,有的梨园杂草丛生,土壤板结。果农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质量,舍不得疏果,出现果实压断枝条等现象。

三是病虫害防治意识差,梨园病虫害严重。当前危害威宁大黄梨最为严重的病虫害是梨黑星病[5-6],有蔓延之势。梨园普遍存在果农对梨园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差或不懂防治技术,仅仅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喷药时间、用药种类、喷药技术不规范,病虫果率偏高,不但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而且容易造成梨果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品质退化。

四是采后处理、贮藏和加工环节滞后。威宁大黄梨的采后状态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中心,以手工分级为主,缺乏包装,多数以初级产品的形式投放市场。没有气调贮藏,致使大黄梨果实贮藏期较短,而加速了其腐烂损失。大黄梨的加工产品比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仅有一家合作社在生产梨膏,产品单一。因此大黄梨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等环节能力有待提高。

三、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才能为威宁大黄梨产业发展创造优质的生产条件,才能实现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7]。建设大黄梨生产相关的排灌渠系、提灌设施、集雨蓄水、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水利工程,确保大黄梨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修建相关的道路设施如机耕道等,保障大黄梨生产所需要的运输条件。

二是培训果农技能,培养高素质果农。大黄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果农。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果农的技术培训,利用多种渠道如报刊、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传播手段,对果农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大黄梨种植相关技术,或者宣传相关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吸引和鼓励更多青年投身产业,发展现代化种植技术,代替一些人工投入,以减少人工成本投入。

三是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改造老梨园。建立威宁大黄梨病虫害绿色防治综合技术体系,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措施,运用生物和矿物源农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提高梨果质量安全。全县黄梨种植面积逾0.2万hm2,其中幼龄果园和低产果园面积比较大。因此加强果园管理,提高低产梨园产量迫在眉睫。加强土肥水的管理,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使树体健壮生长,枝条充实、花芽分化正常,延长树体寿命和结果年限,提高产量和品质。适当进行整形修剪,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树体光合利用效率。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大黄梨黑星病的防治。

四是不断增强果品采后加工能力。威宁大黄梨采后分级和包装技术较落后,加工品较单一,仅有梨膏、果干等产品。因此提升大黄梨的保鲜和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既可以减少保鲜能力不足造成的损失,又可以增强果农种植大黄梨的信心。

五是拓宽营销渠道,打造品牌。近年来威宁农产品推介活动增多,外界对威宁各种农产品认知度不断增强。2017年“威宁大黄梨”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有利于大黄梨的销售。但从威宁大黄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看,大黄梨的营销手段还非常有限,需要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现代物流等渠道,构建网络销售系统,通过短视频、直播销售,打造威宁大黄梨特色品牌。

六是引进经营主体,规范种植大黄梨。通过引进经营主体,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大黄梨种植区果农科学、规范种植。威宁从事大黄梨生产的合作社比较少,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不仅能够推动优质大黄梨的种植规模,还能示范带动现有产区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七是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实施优质大黄梨标准化生产,促进优质大黄梨品种保存和良种繁育。随着优质大黄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大黄梨产品从数量和质量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必将有力地促进梨果加工、销售队伍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随着大黄梨产业的壮大,也将带动其他农资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此外,威宁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被称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博物馆”“鸟的王国”,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势必会带动以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的兴盛,推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辐射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威宁梨园果农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贵州威宁一次雹暴过程的雷达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莱阳茌梨老梨园吊拉枝技术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梨园寻梦淮安缘
“梨园”演变考述
曾静萍:让梨园古戏多些当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