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北部沙区治沙造林方案研究

2020-12-15 16:35杨福山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浪县防沙治沙

杨福山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林场,甘肃 武威 733103)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以至于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古浪县处于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南缘。自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古浪县在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固沙造林方法。提倡将治沙承包个人制、责任义务制、义务治沙制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方略。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北部沙区治沙造林工程项目就是根据本地情况进行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不断的努力下,古浪县北部沙区的治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沙障在治沙工作中发挥出了最大的效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下将探讨古浪县北部沙区沙障治沙造林的方法与展望。

1 沙障设置

沙障又称为机械沙障、风障。沙障是用柴草、秸秆、黏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障碍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沙障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沙障孔隙度、高度、方向、材料选择等。

古浪县固沙工程主要采用沙障设计技术是因为其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客观条件,有利于发挥沙障在治沙工作中的最佳效能。

1.1 沙障孔隙度

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为沙障孔隙度,它的用途在于衡量沙障透风性。当孔隙度占到25%时,沙障前部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2倍,沙障后部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7~8倍。而孔隙度占到50%时,沙障前基本没有积沙,沙障后的积沙高度约为沙障高度的12~13倍。沙障的孔隙度与沙障紧密度、积沙范围成正比,当积沙面积过窄时,沙障将会被积沙埋没,无法起到拦沙的作用。为了使沙障发挥最大的防护效能,采用孔隙度占到25%~50%的区间,在沙障之间距离和沙障高度比列固定的前提下,应根据风力及沙源情况来确定沙障孔隙度的大小。

1.2 沙障高度

通常情况下,积沙量与沙障高度的平方成正比。根据古浪县往年积沙量,沙障高度一般在30~40 cm区间,不超过1m。

1.3 沙障方向

沙障的设置在沙丘迎风坡方向,一般应与主风方向垂直。设置时先顺主风向在沙丘中部划一道向轴线作为基准,由于沙丘中部的风较两侧强,因此沙障与轴线的夹角应大于90°小于100°,沙丘中部的风稍向两侧顺出去。当沙障与主风方向的夹角小于90°或大于100时°,沙障易被掏蚀或沙埋。

1.4 沙障配置形式

沙障的配置形式通常分为行列式、格状式、人字形、雁翅形等,古浪县的沙障配置方式主要采用行列式和格状式。

行列式配置:主要用于单向起沙风为主的地区,在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设置沙障时,先在沙丘顶留空一段,在沙丘上部按新月形划出一道设沙障的最上范围线,然后在迎风坡正面的中部,自最上设置范围线起,按所需间距向两翼划出设置沙障的线道,并使该沙障线微呈弧形。在新月形沙丘链上设障时,可参照新月形沙丘进行。但在两丘衔接链口处,因两侧沙丘坡面隆起,形成集风区,吹蚀力强,输沙量多,沙障间距应小。在链身上有起伏弯曲的转折面出现处,标志着气流在此转向,风向很不稳定,可在此处根据坡面转折情况,加设横档,以防侧向风的掏蚀。

格状式配置:在风向不稳定,除主风外尚有侧向风较强的沙区或地段可以采用格状式配置。根据多向风的情况,主要采用正方形格、长方形格两种形式。

1.5 沙障的间距

在设置沙障前需要确定沙障的行间距离。若间距过大,沙障容易被风掏蚀,若间距过小则浪费人力物力。沙障间距与沙障高度和沙面坡度成正比,同时还与风力强弱有关。在风力弱的地方,沙障行间距可设置大,在风力强的地方,行间距可设置小。在平坦的沙地上,行间距可设为沙障高的15~20倍。在沙丘坡面上设置沙障时,要根据沙障高和坡度来确定行间距。

1.6 沙障材料的选择

沙障材料的选择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因为不同类型的沙障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选用沙障材料时,优先考虑效果良好、价格低廉等性价比高的材料。古浪县地区固沙取材,主要使用稻草、麦草、胡麻草等原材料。

1.7 压沙规程

设置沙障时,要根据间距要求,将稻草横向、均匀地铺在宽25cm、深20cm的小沟上,将沙压在稻草中间,使得两边翘起的稻草与沙面垂直。每亩用稻草量不得超过500kg。

2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树种一般选择抗旱、耐贫瘠的乡土树种,如花棒和梭梭。

2.1 苗木栽植规格

苗高≥50cm,地径≥0.5cm,苗木充分木质化,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根系完好无失水、无损伤现象。其树种配置满足三角形配置,隔株混交,2株/穴,株行距1.5m×1.5m。栽植密度约296穴/亩。

2.2 苗木栽植方法

苗木栽植采用穴状整地,植苗造林的方法。整地前铲去表层浮沙,在湿沙层挖穴,穴径规格为40×40cm,栽植时严格按照“一提、二踏、三覆土”的技术要求。先将苗木放入穴内,挖树穴内侧部分湿沙进行填埋,填埋至穴深2/3处时,对穴内湿沙进行适度踩踏,踩踏时轻轻提苗,确保苗木根系舒展,再覆沙至穴沿,并踏实,埋沙深度以根颈以上10~15cm为宜。每年11月进行初植,翌年春季补植。

2.3 苗木栽植抚育管理方法

为了加强林木病、虫害、鼠患、兔害等防治,应当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做好林木管护工作。为了巩固造林成果,在有灌水条件的地段每穴补水2~3kg,应当在造林季节进行苗木补植补栽。

2.4 苗木栽植管护措施

苗木栽植的区域内禁止放牧。苗木栽植后6、7、8月份之内,有灌溉条件的,可灌水1~2次。应当定期检查、修补沙障,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综上所述,沙障固沙工程需要压制稻草设置沙障,劳动力需要野外集中施工作业,远离村镇和水源。项目区常年干旱、降雨量小,所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低,需要经过反复的补植才能达到验收标准。因此,我县的固沙造林工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面临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尚待提高的方面。

3 治沙防沙展望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古浪县地区的防沙造林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防沙造林体系初步建成,但是还存在进步空间,需要从以下方面巩固提高。

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关注农林科技前沿,学习并掌握最具有前瞻性的治沙理论,并将防沙固沙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构建更立体的治沙造林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古浪县应当利用地域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治沙平台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培养相关人才。打造专业治沙造林团队,完善治沙造林协同机制,积极构建治沙造林的大数据平台,培养一支治沙造林的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因地制宜治理方式。古浪县应当根据土地沙化现状、治理难度等选择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在腾格里北部沙区造林要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科学治沙。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植被,依据科学合理的造林规程进行防沙造林工作。

猜你喜欢
古浪县防沙治沙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