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020-12-15 06:42洪银兴
图书与情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权市场化要素

1   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的改革目标

在市场化改革进行40年后进一步明确要将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重点,原因是现实中还有相当部分要素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要么是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要么是处于政府的直接配置中。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这个“化”,就是要求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推动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配置的要素由市场决定。

第一,市场决定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自由流动。这是由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决定的。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在讲到利润平均化的时候,就描绘了要素的市场配置景象: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马克思还讲到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重要前提:一是要素流动没有任何人为的障碍,没有市场垄断,也没有行政限制;二是要为要素自由流动提供通畅的通道,马克思当时指的是信用制度,也就是现在讲的金融通道。

第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时指出:“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1]长期以来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偏低,一是要素没有全部进入市场,还有部分要素的流动不受市场调节。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各种要素都集中在政府手中。现在转向市场经济,各种要素正在从政府转向市场。但现行的各种行政审批制度却在事实上阻碍市场配置资源;二是要素报酬没有完全取决于要素市场的供求,导致要素错配和低效率组合。现在转向市场经济,各种要素正在从政府转向市场。但现行的各种行政审批制度却在事实上阻碍市场配置资源。因此,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需要不受市场调节的要素进入市场,使要素都由市场配置。相应的改革就是显著缩减直至取消企业经营活动的行政审批。打破各种要素进入市场的体制性障碍。政府对生产要素放的越彻底,要素的流动也就越自由,市场的作用越大,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第三,产权通过市场流转。市场配置的要素基本上是有一定产权归属的要素。相比于增量要素,存量要素规模巨大。市场对这部分要素的配置意义更大。企业产权结构重组,存量结构调整,可以在优化资产质量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在現阶段以产权流转方式进行的要素市场配置主要涉及:一是解决被束缚在低效率的产能过剩的部门和企业的资源由死变活的问题。在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污染产能、落后产能基础上腾笼换鸟,腾出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二是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做强做优做大。无论是对国有经济还是对民营企业,谁兼并谁,谁重组谁?取决于谁的效率高,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谁的效率高,谁就是兼并重组的主体。由此使资产向高效率企业集中。处置“僵尸”企业并不是都去关门,需要更多地通过并购的办法来处置“僵尸”企业,这就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结果。

要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完善市场经济,由此提出了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改革的任务。

2   完善要素市场的改革内容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制要求是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我国现阶段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短板就在于要素市场不完善,由此提出在改革中填补要素市场短板的要求。

第一,建设完备的要素市场。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虽然大部分要素市场已经形成并开放,但毕竟是从非市场的经济转化来的,需要补要素市场建设的短板。

(1)完善并规范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主要涉及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渠道。①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特征是重银行轻市场,由此产生过高的杠杆率,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给投资者提供多元的投资场所,多种投资工具;②针对银行信贷产生的因过高的杠杆率企业资不抵债,资本市场投资和投机行为交织,提出规范金融市场的改革要求。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既需要克服脱实向虚的现象,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又要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③金融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即信贷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衔接,其主要路径是建立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金。如以创业(风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以产业基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以并购基金支持企业重组。

(2)建设和规范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建设的重点在规范。一级市场既然是市场就要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在二级市场上不仅要充分竞争,也需要建立防止过度投机的监管机制。现阶段补土地市场的短板突出的是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入市。一方面解决集体土地进入非农用途市场与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的同地同权问题;另一方面探索在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建设问题。

(3)发展技术市场。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需要发展技术交易市场,解决科技创新成果和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实中技术市场的困境与新技术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相关,企业需要的技术不知从哪里取得;大学科研机构创新的技术不知用到哪里去。两者的脱节是技术要素的最大浪费。发展技术交易市场的着力点,首先是技术市场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克服新技术供求信息的不对称;其次是活跃科技中介,这是技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是强化技术市场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

(4)充分开放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可以实现人尽其才,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更需要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突出需要解决两大问题: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不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还要解决城市劳动力进入农村;②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才是第一要素。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不能停留在简单劳动力市场建设,需要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其中包括科技人才市场和企业家市场,在这类市场上人力资本价值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5)大数据的市场分享。在信息社会,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大数据成为除资本、技术、劳动、管理、土地以外的新的发展要素,甚至要比石油资源还要重要。为发挥这个要素的推动发展作用,需要大数据市场充分开放,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大数据的有偿共享。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

第二,要素價格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商品价格已经完全放开,由市场定价。但还有相当部分,尤其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还没有完全交给市场。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突出需要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1)进一步扩大物质性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的范围。现在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已经放开,由市场定价。但是,涉及到水、电、气、电信这样一些垄断性领域中的物质性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没有完全放开,由政府规制。针对政府规制和部门的垄断造成的低效率问题,规制改革的主要走向是:放松管制、引入竞争,转向激励性规制。规制改革就是要把一部分被政府规制的要素放给市场去配置。在电力行业之类的自然垄断行业可能分离出竞争性部门,退出政府规制的范围。政府定价范围就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同时赋予被规制企业以更多的确定商品价格或服务收费的自由度,使被规制企业更加趋于按商业原则经营。

(2)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价格在各自的市场上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要素价格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二是不同质量的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以这种要素价格比例调节资源配置,对供求双方都起调节作用。一方面要素的需求方依据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比例,对投入要素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以最低的成本使用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要素的供给方增加相对稀缺的要素供给,减少相对宽裕的要素供给,提高供给要素的质量。由此全社会的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

(3)完善要素报酬机制。要素价格在市场上形成落到实处,就是其决定要素所有者得到的要素报酬,企业和要素所有者能否对要素价格作出反应,就看要素报酬多大程度上反映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而且即使同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由于不同质而有不同的供求状况,优质要素更为稀缺。这就有个优质优价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得到体现。市场对各种要素的供求关系所形成的市场评价成为要素报酬的客观依据,对要素配置效率有明显的效果。一是企业依据要素供求结构确定要素报酬比例,从而形成有效的要素组合;二是依据企业对高质量要素的需求促进要素质量的提高。由于同种生产要素有不同的质量,由此产生的要素价格也不一样。企业依据不同质量的要素支付报酬,对稀缺的优质的要素给予高的报酬,不仅能把稀缺的要素充分动员起来,还能促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增加优质稀缺资源的供给。

3   市场秩序建设的改革内容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市场秩序。最早的市场秩序理论是强调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秩序,后来的理论发现,市场完全竞争是不存在。市场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现实中的市场不仅仅是竞争不充分,也可能存在“血拼式”过度竞争。因此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开始转向建立有秩序的竞争。只有竞争是有秩序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成本才是最低的,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秩序是市场机制的充分并有效运行。实现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就需要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作制度安排。一是等价交换机制的作用。其关键的制度安排是在价格上体现公平交易;二是信息机制的作用,产生横向信息反馈,其关键的制度安排是买卖双方自主决策;三是竞争机制的作用,其关键的制度安排是充分竞争,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不承认其他权威;四是风险和利益机制的作用,其关键的制度安排是经济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风险。针对我国的市场现状,实现有效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市场秩序建设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培育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企业自主决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流动的自主选择。资本自由选择有两个条件: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实施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并且负面限制范围越来越小;②有效的资本退出机制。需要两个方面机制建设:一是强化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促使束缚在低效率企业中的各种要素退出该企业后进入市场。其机制包括:建立企业破产制度、企业出售、被兼并等。二是灵活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这对支持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特别重要。

(2)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市场规则也就是规范市场秩序。这是提高市场调节效果,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第一是公平竞争。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公平交易、规则公平;第二是规范市场行为。包括定价行为规范、竞争行为规范和增加市场透明度。基于上述市场规则市场监管体系,不仅需要市场自律,也需要他律,主要是市场立法和政府监管。

(3)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要素在统一开放的而不是在封闭的“条条块块”的市场配置才有效。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统一市场并没有形成。在改革进程中已有的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地区发展政策又强化了地方利益,由此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壁垒,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中。因此统一市场建设突出在三个方面:①打破地方保护;②打破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③打破城乡市场分割,建设统一的城乡市场。

(4)降低市场调节的成本。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竞争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竞争作为提高效率的手段,本身也有费用,严重的无序竞争、过度竞争、恶性竞争,甚至“血拼”,造成了过高的竞争费用。分散化市场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广告费用和竞争费用。交易费用以及贸易伙伴的不可靠带来的费用足以高到使人们对分散化完全丧失信心的程度。降低市场调节成本的重要路径是建设有组织的市场,促进企业集中。不反对企业间合并形成垄断组织,但反对垄断行为。

(5)完善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保障市场秩序的基础,是保障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有恒产者有恒心。市场主体能够服从市场调节,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产权利益与其市场行为相关。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降低市场配置资源成本的功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产权激励是市场经济最强大的动力源,产权的界定、配置和流转具有更强更有效的激励。产权激励制度把人们经济活动的努力和财产权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活动的风险和财产收益联系在一起。这是稳定持久的激励。产权的有效激励所要求的产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涉及以下内容:①严格保护产权。保护产权要以公平为核心,全面保护,依法保护;②产权顺畅流转。产权在规范的资本市场流转最为有效。这也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内容;③产权的安全性,指的是入股和交易的产权必须是安全的。基于以上有效激励的产权制度要求,必须明确国家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职能:国家不只是保护国有资产,而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

总的来说,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系统工程。市场配置资源要能达到效率目标,关键在市场整体有效。市场有效的关键在市场秩序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8.

作者简介:洪银兴,男,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转型研究方向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产权市场化要素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产权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