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科学路径选择

2020-12-15 06:53曲天娥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烟台建设

【摘要】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是烟台市委、市政府推动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动烟台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到强转变,在充分调研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基础上,拟提出烟台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科学路径选择。

【关键词】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科学路径

一、烟台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烟台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烟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蓬勃涌现,正在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大步迈进。

(一)全面提升研发和应用水平

烟台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以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研发和应用水平。近三年,省、市科技计划共安排资金6.93亿元,支持企业项目472个,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了75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先后获得7项国家奖、66项省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科技创新,烟台制造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一批拳头产品,大大提升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通过坚持政府引导与政策鼓励并重,培育市场创新主体,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近三年新增高企453家,总数达到823家,排全省第3位,成功实现位次前移。其中,13家高企入选全省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万华化学集团居全省首位。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1.87%提高到48.26%,增长近7个百分点。同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2家,培育各类上市企业30家。市场主体跨越式增长,为制造业发展储备了生力军、积蓄了新动能。

(三)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新引擎

一是强化基础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落户烟台,建成了全省首批4个省实验室之一;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19年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加到200多个;三是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数量3项,居全省第一位;四是强化高端研发机构引进,推动市政府与中科院等知名院所进行战略合作,共建了“中科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全市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动力。

(四)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体制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烟台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谋划推进全面工作,建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全市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长任主任的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发展方面重大事项。先后出台了《烟台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并配套出台了15项实施细则,逐步打造完善了创新政策支撑体系,畅通了企业科技合作、技术交易、人才引进的渠道,构筑起部门配合、院企联动的创新发展格局。

二、烟台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科学路径选择

烟台在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建设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全国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相对不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人才政策供给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为此,烟台必须抓住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围绕政策供给这条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努力探索制造业强市建设的有效方法与科学路径。

(一)完善科技创新资金支撑机制

一是继续强化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主要应以约束性考核指标,增加市县两级科技支出规模。二是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支出结构。减少“锦上添花”式的奖补,加大对各类研发平台建设的前期投入与激励。三是完善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创新发展方式。区别对待不同目的、不同需求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分别建立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制度安排。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配置重大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基金;对成长性企业,加快建立财政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对小微科创企业,设置政府性培育基金解决初始创新创业者的启动投入,创新融资补偿机制,建立类似美国SBA(7a)贷款那样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以解除企业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维持其继续创新的活力。四是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和股权交易平台等机制实现长期融资,提高制造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对接的资金实力。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倒逼机制

针对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按照《山東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中“建立差异化资源配置制度”的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意见》,尽快将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指标纳入考核,建立土地指标、环境容量、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要素向创新企业倾斜的制度体系,倒逼研发投入低、技术含量低的企业能逐步市场出清。

(三)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精心打造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源动力。通过推进高校、院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外引内牵”,增强烟台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外引,建议利用烟台市与俄罗斯良好的科技合作基础,加大对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引进力度;利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的政策优势,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强与日韩的人才、技术交流;积极利用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驻烟高校的优势学科与国外高校进行办学合作,大胆尝试引进国外高校在烟建设分校的探索创新。内牵,建议积极从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引进匹配烟台制造业发展的理工类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企业、政府和院校共建平台,以增加研发平台的数量、提升平台层次。二是提升企业成果转化对接能力。发挥行业龙头的平台集聚效应,降低产业平均研发成本,带动产业总体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成果转化对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共性平台,发挥平台的产业、人才、资金集聚效应,以平台促招商、聚人才,崛起若干产业的创新策源地、集聚地;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引导制造业龙头企业将基础研究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向云端迁移,实现平台资源的网络共享;复制推广烟台绿叶制药、荣昌制药的经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专业机构参与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快构建“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集聚”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三是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培育吸引创投基金入驻。政府引导基金具有杠杆效应,能有效撬动社会风险资本进入,对创新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烟台开发区作为全省最早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地区之一,通过引导基金的拉动,吸引了深创投、鲁信创投等一大批知名创投机构。截至2019年,全区设立基金管理机构29家、各类基金169支,累计投资项目187个,总金额456亿元。基金的重点投向包括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四是加大技术经纪人组织的培育力度。为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对接,烟台开发区管委与上海交大共建的先进材料中心就是这样一个“科技红娘”,该组织建立了包括40多所高校、1000多位顶尖材料专家组成的“朋友圈”、为企业与研发机构牵线搭桥,有效解决了30多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四)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

为加快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优化科技创新的营商法治环境。一方面,要加快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实现企业申报、评审、认定全流程无纸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另一方面,要坚持改进作风,创新政策宣介方式,打通政策执行的梗阻,将已有政策落实到位。;

(五)创新人才招引培育使用机制

一是统一搭建政府、高校院所与企业共享的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梳理产业、企业紧缺人才,打通产业内人才流动的信息渠道。二是完善部门人才招引工作考评体系,建立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避免围绕指标招引的不良倾向。三是整合人才、项目、平台政策,加强各项政策的协同,发挥政策“1+1>2”的整体效能,凝聚引进人才整体合力。四是完善对现有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其子女入学、住房保障、薪酬奖励、出入境便利等方面保障服务力度。五是把市政府主办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作为每年例会,在积极开展科技技术交流合作同时,集中宣传并引进亟需的产业发展人才。六是支持驻烟高校围绕制造业发展增设新学科新专业,加大基础人才的培育力度;让企业家登上高校的讲台,同时高校也要对有员工培训需求的企业开门办学,通过开展企校双向合作新模式,以达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贾楚航.花小钱办大事,开发区基金引基金又来项目和人才[EB/OL].胶东在线,2019-02-11.

[2]吴少龙.烟台以资本市场助推区域经济 积极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增长极[N].证券时报,2018-10-22.

作者简介:曲天娥(1956.11--)女,汉族,山东龙口人,教授。研究方向:思政课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烟台建设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三季度作品展示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第二季度作品展示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