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0-12-15 10:49王乐云
文理导航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王乐云

【摘 要】分层教学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它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教育引导。与传统笼统式的教育相比较,分层教育的合理落实可以有效地照顾到班级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保护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以此同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科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落实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更优质的锻炼自我的学习平台,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落实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合理落实分层教学引导,满足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积极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平等民主化的数学课堂学习模式的有效构建,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而且分层教学的合理落实,还非常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让学生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以此帮助学生快速地度过数学学习的瓶颈期,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一步突破。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进行分层预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课前预习全部依靠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非常容易出现畏难心理,从而消磨他们参与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课前预习得到有效地落實,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学生实施分层预习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三《估计总体的分布》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就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层次的划分,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课前预习引导。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实例去体会分布的意义与作用,熟练地掌握基础概念知识;对于学习能力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理解基础概念知识的同时学习列频率分布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和茎叶图,帮助他们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与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实例去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的各自特征,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尝试着进行总体估计,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设计分层课堂提问,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直接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高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的学习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落实分层提问引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提问环节中,在提问环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与锻炼,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一《生活中的变量关系》一课时,这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中变量和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及其规律,了解这些关系的基本方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分层课堂提问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如,对于学习水平较弱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来扎实他们的基础,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探究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水平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感受变量和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与规律,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符号感与抽象思维;对于学习能力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他们在掌握变量关系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思维上的进一步提升,对函数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探究欲望。

(三)实施分层评价,实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发展

课堂评价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起到了激励与向导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需求,运用着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但是这样的课堂评价只能让部分学生有所收获,从而导致课堂评价无法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为了让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得到有效地优化,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分层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以此为每一个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二《诱导公式与对称》一课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实施课堂评价。如,对于学习水平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指出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并给他们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让他们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对于学习水平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共同带领他们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让他们再对自己学习状态进行反思中寻找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对于学习水平较弱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实施激励性的评价,对他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进行积极的表扬,肯定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以更积极的状态开展今后的数学探究。通过落实分层课堂评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保护每一个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以此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打下良好的条件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中,改变教学方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向,得到最有效的数学学习发展锻炼,以此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从真正意义上推动高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樊俊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明日,2018

[2]姚洪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3]王一婷.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神州(上旬刊),2019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江西 吉安 34300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