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2020-12-15 06:53李旎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儒家思想

李旎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先进代表,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以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最为著名,他主张“仁”与“礼”协调发展。本文针对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仁与礼”;儒家思想;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其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在给予这些贫困大学生补助的同时,更多则是力求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化,达到扶贫又扶志的理想效果。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礼仪之邦,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我国古代享负盛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圣人”,其主张的“仁”与“礼”堪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内涵

(一)“仁”的内涵

孔子主张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爱人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爱自己的亲人、爱他人、以人为本。他身体力行,将这种“仁”的儒家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塾,无论是来自何方,无论出身如何,均可享受平等的教育。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成为了现代人际交往的道德准绳,被誉为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虽说“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仁”才称得上是儒家学派的原创思想,准确说来,“仁”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礼”的内涵

“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礼”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的生活准则,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 “礼”的思想规定了在人际交往中,谁应该服从于谁、应该如何做才不会逾越道德的准绳。而孔子则十分注重“礼”,它在《论语.季氏》中通过“不学礼,无以立”的语句向世人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要求世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世人传颂的《礼运大同篇》中,孔子向世人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倡导所有的统治者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才,推举更多有才能的人。

二、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一)有助于贫困大学生重视礼仪修养

礼仪是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基础。在孔子看来,要想在社会上得以立足,学好礼仪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孔子还将礼仪视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法宝”,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与刑罚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在犯错后,却丝毫没有羞耻之心;若用道德与礼仪来引导百姓,老百姓不仅不会萌生羞耻之心,反而还会乐于服从统治者的管理,这也有助于统治者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效果。

礼仪作为衡量当代公民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我国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硬道理。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贫困大学生的课堂适当的引入礼仪教育很有必要,在弥补高校礼仪教育不足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涵养。

(二)有助于提升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怎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地步呢?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只有做到克制自己,保证自身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那就是仁。而在实际生活中,孔子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思想,在日常的授课中,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将尊礼、守礼、行礼视为是一项重要的自我修养。礼仪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将心目中对于礼仪的认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强化贫困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美德得到践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内外兼修,有效地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

孔子的《八佾》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威”。这是当时孔子的弟子与孔子的一段对话,林放问孔子“什么才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道:你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从礼仪的仪式来看,于是奢华,倒不如一切从简;如果从丧事的筹办来看,与其大摆筵席,倒不如在心里暗自忧伤。节俭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孔子大力倡导的重要思想。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们都过着一种奢华的生活,而孔子却主张节俭、朴素的礼乐制度。虽然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缺乏精神追求,最终也逐渐地演变成了物质生活的“傀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高素质群体,被称为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其中也不乏生活水平不高、刻苦学习的贫困大学生群体,他们唯有通过刻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坚信“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而孔子对于“既富矣,又何加焉?”的提问则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教之”。既然人们已经变得富有了,但是在富裕了之后,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道:对他们进行教育。

三、结语

事实证明,将儒家文化融入到当代的高校教育工作中,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乐于被大学生们所接受的。而“仁与礼”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界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本文首先从“仁”与“礼”两方面阐述了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内涵,最后提出了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包括重视礼仪修养、知行合一、内外兼修,并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孟琪.传统文化价值观儒家“仁义礼智信”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17,63(01):58-60.

[2]杨满忠,何晓燕.从历代孔子谥号看西夏儒学的发展与贡献[J].西夏研究,2015,74(03):3-9.

[3]陈月.孔子仁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沈陽:沈阳师范大学,2016.

[4]乔亚俊.论孔子的礼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C].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6.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