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的路径探析

2020-12-15 10:52陈力行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精准帮扶就业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对特殊困难毕业生而言,由于主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更为突出。这一学生群体择业观趋于传统保守、心理解压能力相对较弱、就业竞争力有待提升。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困境和就业诉求,就业工作需以学生本身为主体,从帮扶参与者、帮扶管理者、帮扶管理方式、帮扶阶段过程四个维度进行精细化帮扶措施,构建精准有效的帮扶机制。

关键词: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由于内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疫情影响等,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难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边远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身心残障学生等特殊困难毕业生而言,由于主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更为突出,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面对这一亟需就业帮扶的特殊困难群体,高校就业工作在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时,也势必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个性特征与个体需求,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精准帮扶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更加细化的帮扶措施,并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

一、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目前,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主要表现为在家庭经济情况、身体心理状况、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与普通学生相比,因为上述各方面的局限与障碍,在就业资源、就业选择、就业能力提升等普遍处于某种程度的弱势。受制于此,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在大四择业就业的关键阶段,从心理反应、价值观念、能力培养、选择期望上都与普通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性。

(一)择业观趋于传统保守,易出现偏差

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特别是属于家庭贫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等学生群体,由于受家庭背景贫困和社会关系单一等因素影响,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新生事物、新环境等适应性、接受性较弱。在择业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传统保守的选择。与普通学生群体相比,主要表现几个方面:在就业区域选择上,他们对沿海开放地区、省市以外区域接受程度更低,而更多受家庭影响考虑离家远近。在职业岗位上,他们更倾向于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等相对稳定传统的选择,对新兴职业意愿较低。在行业选择上,更多考虑专业对口,对跨专业选择选择意愿相对较低。在职业价值上,多考虑薪酬待遇、个人支出等现实因素,较少考虑个人兴趣、职业发展规划等。此外,对于创业,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明显比普通学生意愿更低,而对于考研,则明显意愿更高。

(二)心理解压能力相对较弱,易产生不良心理

大学生就业无论是考研、工作、出国留学,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时间长、难度系数高、结果未知的摸索过程。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变的就业环境又增加了它的艰难曲折。因此,学生在就业阶段普遍都会出现紧张、焦虑、失落等情绪。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由于外部条件的不足和内部个人认知能力的差异,面对挑战,相对更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的消极心理。他们不仅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要去不断适应就业环境,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困境,因而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退缩不前、偏执不满等心理状态。特困学生群体以这样的状态去应对就业挑战,难免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结果。此外,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其中一个类别就是表现在心理状态上出现了障碍和困境,在新的就业压力面前,他们也更易滑向更严重的后果。

(三)就业竞争力有待加强,综合能力相对不足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资源、区域发展等外部环境的限制,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在大学期间的自我培养和提升上,往往表现出几类特征:一是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狭窄,能力的培养上更多体现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所局限;二是对外部资源的感知、尝试、运用,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相对被动。他们对大学内外所提供的各项平台资源,在挖掘开发的意识上和积极利用的行为上都相对不够;三是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的个人品质上主要表现在踏实认真上,而在工作中的创作性、灵活性则有待加强。

二 精准帮扶体系的构建策略

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困境和就业诉求,就业工作需以学生本身为主体,从帮扶参与者、帮扶管理者、帮扶方式、帮扶时间四个维度构建精准有效的帮扶机制。在此策略下,对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进行充分关注,通过长期稳定的干预帮扶,切实降低生活困境对他们的就业影响,引导调整他们的择业观,消解不良心理影响,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助力特殊困难学生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

(一)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各方协作机制

特困学生群体就业困境的形成既有个体成长的主观因素外,也有社会经济发展中各阶层、各区域的不平衡和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重要外部环境原因。就业帮扶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很难在帮扶范围、帮扶层面、帮扶程度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帮扶工作需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进行学校、家庭、企业、政府的多方联动,建立共同协作机制。

在学校内部,以就业部门和院系为主体,全员参与,各部门共同围绕就业帮扶协调开展相关学生工作。教学模式可针对特殊困难学生进行相应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调整改革,其他相关部门可协助主体负责单位开展诸如资困、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奖学激励、朋辈互助等专项活动计划。校外,积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优秀校友等合作开展政策宣讲、专场招聘、企业走访、实践培训、创新创业项目、朋辈分享等活动,努力搭建产学研平台和专业实践基地。此外,建立家校互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特困生在择业观和心理状态上受家庭影响较重,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行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降低家庭对学生就业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

(二)专项负责,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由就业部门和各二级院系负责,特困学生的就业帮扶往往并没有和普通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行严格区分,相关帮扶工作掺杂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既分散也没有系统性和持续性。这就需要高校对原本比较分散的帮扶工作进行梳理,并协调人员、财政、政策资源,建立专人负责的项目化运行机制。一方面明确各级帮扶主体责任,层层贯彻,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帮扶责任人。通过项目化的资源协调、督查、考核、激励等制度,合理分工,切实推进相关工作开展,落实工作实效。另外一方面通过项目化运行机制,将特困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从常规就业工作中区别出来,就业工作围绕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和实际诉求,进行更加精细化、针对化、持续化的帮扶措施,做到专事专人专做。同时借助项目化的验收考核,科学系统地总结归纳相关经验,形成可供借鉴学习的先进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模式。

(三)建立信息化、动态化的帮扶管理机制

特殊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对其进行精准帮扶需要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帮扶管理。一是形成特困生档案,对特殊困难学生进行仔细摸排,确保不遗漏每一名特殊困难学生。同时深入了解并记录个人相关情况,对其个体特征和问题诉求进行精准定位。二是建立帮扶工作台账,规范台账内容,详细记载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帮扶结果等,定时维护更新。在此基础上,深入掌握每一名学生实际情况,实时追踪学生求职动态、心理状态、个性问题,做好问题分析、程度预判、反馈总结等,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服务,形成差异化、分类化、动态化的就业帮扶。三是充分发挥微信、QQ、公众号、App等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与帮扶对象保持紧密联系,并通过电子信息进行政策宣讲、经验分享、招聘信息推广等。

(四)建立全程化与阶段化的就业帮扶贯穿机制

相关学生的就业困境虽主要在毕业阶段显现,但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庭个人根源,问题的克服与解决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就业帮扶工作应该更充分的利用大学教育这个调整改变学生自身命运的关键时期,进行全程干预。帮扶工作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启动,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而且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在校生,对毕业离校仍未就业的同学,还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就业帮扶。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阶段化、层次化、渐进式的帮扶措施。一是新生入学阶段,做好特殊困难学生的摸排定位,深入了解相关情况,完成信息档案工作。二是在大学前期,与学生建立就业帮扶关系,形成互信,通过职业规划课、朋辈分享、专业教育等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探索,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三是大学中期,为特殊困难学生搭建平台、推介机会、专业指导,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第二课堂、专业实践等不断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四是在就业阶段,根据学生就业意向定向推荐就业岗位,为其寻找更多机遇和就业可能。最后在学生毕業离校后,做好未就业同学的跟踪服务工作,为其持续提供就业帮扶。

作者简介:陈力行,男,汉族,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精准帮扶就业
“精准帮扶”打造区域优质学前教育
以公平促精准:农村贫困对象识别和帮扶的关键
精准帮扶视角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