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15 06:53陈晓明陈云霞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互联网信息技术

陈晓明 陈云霞

【摘要】当今“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网络在线教育不断的发展壮大,激发了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依托网络构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在课堂上扩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容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得教学过程适应学习者能力的差异性与选择性,共享资源。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学前教育

在当今“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教学策略的改变;

在“互联网十教育”环境中,教学策略更强调“微”和“活”,教学内容讲求精,教学效果追求“妙”。尽量缩短教学时长,学生的资源的搜索和获取缺足够的长,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视觉规律,减少长时问讲说带给学生的乏味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保障教学高效完成。针对中职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多的特点,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实用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真实的教学案例为导向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创境和设疑、分层与异步等方式来解决重难点问题。

二、教学资源的利用

如今“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还处于刚开始阶段,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习潜能,积极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的今日,各类互联网技术和软件的更新层出不穷,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开发利用好资源库建設,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软件,比如学校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频、动画、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扫清技术上的障碍。

2.加强团队建设,共享信息资源。依托教学团队,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们要主动汲取团队合作的力量,助力信息化教学实践。“互联网+”课堂的深入推进,仅凭某个教师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更多发展的,这就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来支撑自身的综合技术水平。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学过程重点是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问题的独立探究能力。具体教学活动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首先通过大屏幕播放一些主题演示文稿案例,可以展示网络上的一些主题演示文稿,也可以展示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动机。

2.确定主题。①规划学习小组。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科学分组,一般4-6人为宜,人数过少可能不能及时完成任务。②选择主题。教师通过大屏幕显示给出大的主题的范围,选题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工作相关,再由小组协商选题,最后教师帮助审题。③制定研究计划。通过大屏幕显示根据计划表的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制定一份计划,然后汇总成小组计划书,确定小组的研究方案与具体的实施方案。

3.组织探究。①确定作品构思: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形成一个设计作品的构思,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借鉴网上别人的作品来完成构思。②收集整理资料:通过播放大屏幕上参考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应的网址或者参考图书。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网上搜索、查找书刊等形式收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③探究实践: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构思,利用搜集的资料,小组进行合作探索制作主题作品。④完成作品: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把收集好的资料通过PPT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演示文稿。

4.交流展示和评价。①小组自评:作品设计完成后,教师事先将评价量表发给每个小组。首先进行小组自评,各组在小组讨论后填写小组自评量表。②展示,讲解,小组之间互评:每组派代表从作品的主题、内容、所用的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解说。在每组解说完毕,进行小组互评,讨论作品中的优点和缺点。③教师评价:每组讲解完毕,老师对各组作品分别进行一个评价小结,在表扬小组作品的优点基础上提出一些修改建议。④反思不足,完善作品:所有作品展示交流结束后,小组继续进行讨论总结不足,对作品继续进行修改完善。必要时开展第二次展示交流/评价,最后将作品提交给老师。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评价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要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的探究性、过程性、合作性。使学生改变过去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完成了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形成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学习状态。

2.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主题强调来源于自然、生活、社会等。跟大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的观点是一致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学生做“关爱生命”、“奋斗青春”等主题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各方面的自主探究。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完成,不同个性的学生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发展,开放式的学习更加有利于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综上所述,在当今“互联网+教育”深入融合形势下,需要加快促进教师角色、教育模式、教学现念等诸多方面的转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具备长远眼光,并且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资源,同时还要守住初心,有所扬弃,将信息技术内化于心,渗透到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莉.“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10):73-75.

[2]蔡玲玲.引导探究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0(6):31_32.

[3]屠高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天地,2019(6):211.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互联网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