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12-16 04:20吕高愿陕西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培训素养

吕高愿 (陕西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对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了殷切希望。同时,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承担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责任,担负着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任务。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能更好地聚焦教育热点问题,促进学校稳定发展。

教育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作为履行教育主责的学校,对一些教育热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能更好地聚焦教育热点问题,化解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

其次,能更好地落实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往往会主动聚焦教师课程研发能力的培养,落实学校课程建设,构建和健全课程体系,为学校持续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能更好地满足教师发展诉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发展诉求也不尽一致。学校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往往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聚焦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促进教师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壮大。

因此,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稳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出任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校长十余年来,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头号工程,努力探索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在实践中形成以下五点思考:

一、坚持全员培训与梯次培养相结合,实现全员共同提升

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全体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以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升为目标。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面向全体教师,通过全员培训,解决教师队伍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师德师风、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艺术等问题,澄清教师队伍中的一些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达成普遍共识和发展合力。

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专业发展诉求和期待也不一样,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也不能搞“大水漫灌”。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如通过“教师梯次培养”这种分层培养的方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所谓“教师梯次培养”,是指根据教师队伍实际状况,依据相应的标准,把教师分成若干梯队,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组织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的培训活动,实现不同层次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应提升。

一所学校中,年龄相近的教师,其教育背景、教育经历、思想观念、教育诉求以及对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有很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也基本相似。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年龄结构,将教师划分为若干梯次,实施“差别化”培养,满足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发展诉求,解决不同年龄段教师队伍中的具体问题,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差别化发展,实现教师培养效果的最大化。

如中老年教师,从教时间较长,教学技能普遍比较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也比较丰富。但长期的教学经历也使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成为经验型、应试型教师,他们对最新的教育理论、课程理念了解不多,甚至有所排斥,创新精神相对不足。针对中老年教师的这些特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引导他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解放思想,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教育创新力。

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高,思想活跃,创新意识比较强,对新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相对容易,成长愿望也比较强烈,但存在教育教学能力、经验相对不足,对教材的理解相对浅显及教学研究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为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教学技能的提高上、教学方法的培养上、教学研究能力的锻造上。

也可以按照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将学校的教师队伍分成骨干教师和非骨干教师,制订内容、形式不同的培养计划,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

如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主张、教育教学风格都已基本形成,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育教学能力也比较突出。对于骨干教师而言,他们更需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新的提升和突破。因此,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上,不应是简单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应该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站位、提炼教育教学思想等方面。

相对于国家层面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教师培训的同质化问题,效果显著。

坚持全员培训与梯次培养相结合,既能促进全员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教师培训中的“马太效应”,也是实现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通识培训和主题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目前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形势下,教学质量的高低仍然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往往是从提高升学率、教学质量等角度出发,把教学技能培训放在首要地位,忽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短期看,可能有利于提升教学成绩,但从长远看,既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教育质量的长期、稳定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专业思想、专业品质、职业精神等。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只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厚的教育素养和执着的教育情怀,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多的思考,愿意更深入的研究教育教学,也一定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因此,为学校发展长远计,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还应该重视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通识培训和主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可以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也可以走得更远,最终使学校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通识培训主要围绕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教育思想、课程研发与建设、教学改革动态、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内容,基本不涉及学科教学技能,其目的主要是使教师能准确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掌握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和动态,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站位,提升教学境界,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使教师从单纯的学科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站位,能够将教育视为一项事业,必然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所学校如果拥有这样一批教师,发展的空间也能更加广阔。

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并不矛盾。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精湛的教学技能也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特征,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离开了教学技能空谈教师的素养,不仅素养不能落地,也必然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

因此,学校在开展通识培训、培育教师教育情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要组织相关的主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只有把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情怀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目标。

如围绕“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这一主题,采取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围绕“互联网+”在教学中应用这一主题,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探索各学科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方法。

这样的主题培训,指向明确,内容具体,与学科教学紧密相关,能引起老师的共鸣,激发老师的思考,以更好地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疑难问题,成果也能迅速转化为教学实践,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更直接,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通识培训,能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和教育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教师文化;主题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二者相辅相成,克服了教师队伍建设中过分关注教学技能提高、忽视综合素养养成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培训“同质化”问题,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个性发展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坚定教师成长信念

教师工作具有个体劳动的特点,在很多时候是“单兵作战”。同时,由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也决定了教师工作还具有非常强的协作性,需要教师之间的“协同作战”。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承认、鼓励和保护教师开展有个人特色的工作、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同时,还要重视、推动教师之间的工作协调,引导教师开展同伴互助,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成长,坚定教师的成长信念。

首先,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质的个体,性格差异很大,教育理念、认知不尽相同,其工作一定会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工作方法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学校应尊重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这一特点,不能要求教师机械地照搬某一种所谓的教育教学模式,采用某一种固定的方法。学校应保护并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个人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上善于开展小组合作,而有的教师则善于循循善诱、问题驱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有的教师温情脉脉,春风化雨,而有的教师则不苟言笑,严格严肃,但教育效果同样很好。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应该保护、肯定教师的特长,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转变。

学校教育面对的对象千差万别,决定了教育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鼓励教师个性发展、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特色,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尊重,更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坚定教师成长信念,促进教师队伍更快、更好的发展。否则,会抹杀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使教师产生挫败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任何时候,都要反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师培养方法和模式。

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尤其在班级授课制依然占主导的形势下,学校教育往往需要各方面的合力,尤其是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基于这一特点,学校应经常性的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教育教学心得大学习、大交流、大研讨活动,如组织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等,建立骨干教师研究会、青年教师研究会等相关学术团体,提倡和开展同伴互助,促进老师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内部的老师,面对共同的学生,他们的共同语言更多,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也更容易沟通。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激发更多的教育灵感,形成更直接、更深刻的教育体悟,对教师成长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总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鼓励教师形成个人教育教学风格,坚定教师成长信念。同时,还应想方设法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通过同伴互助,实现共同成长。

四、示范引领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克服职业倦怠

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尤其在中老年教师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青年教师中也存在着职业精神不足、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

职业倦怠、职业精神缺失导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杀手,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要直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办法,想方设法克服和化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职业倦怠、职业精神缺失现象。

采取示范引领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教师的职业精神,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精神缺失问题并阻止这一现象蔓延的有效方法。

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优秀教师资源,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如一些教师在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和“微课”制作等方面有特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让他们承担这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任务;或通过举办学习沙龙等活动,让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经验。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能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强化专业自信,增强职业认同,克服职业倦怠,还有利于壮大教师队伍中的正能量,形成健康向上的教师文化。

教师成长不仅需要内驱力,也需要外驱力。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唤醒教师成长愿望,对克服职业倦怠、实现专业成长十分必要。

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虽然相对比较普遍,但他们的职业素养较为深厚,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较为坚定。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考虑中老年教师的这些特点,发展他们的专长,鼓励他们开发并执教校本课程、撰写教育故事、承担学科讲座等。这既是对中老年教师专业、专长的尊重和理解,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有助于点燃他们的教育激情,帮助他们“突破高原瓶颈”,实现个人教育梦想。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欠缺,职业素养尚需积淀,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要求他们每学期承担教学展示、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等任务。这些任务偏重于教学技能,属于教学基本功,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此外,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成长“搭台”“铺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争取优异的成绩。鼓励教师走出去,扩大交流范围,开阔教育教学视野,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育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

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专长,以合理的任务驱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五、扭住关键与顺势而为相结合,拓宽教师成长空间

在教育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学校管理者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要善于甄别各种所谓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不盲动、不乱动,紧紧扭住教师专业素养这个关键点,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一些学校和教师茫然不知所措。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高考改革不论怎么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不会降低。学校应在牢牢把握新高考方向的前提下,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堂,研究课程标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高考改革挑战。抓住了这个关键,也就找到了应对新高考改革挑战的万能钥匙,也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任何时候,都要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放在第一位,不被各种所谓的模式、方式迷惑和干扰,走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不可否认,由于一线教师普遍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对各类教师培训活动比较排斥,对学校开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也不热心,尤其在中老年教师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让广大教师愿意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并深刻认识到教师培训对个人发展、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获得有重要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势而为,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务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活动。这样做,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局面,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开展,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个人专业的自然成长,相得益彰。

如很多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或“示范课”“公开课”,在比赛结束或“公开课”“示范课”结束后,组织教师开展同行评议、研讨。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但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活动进行了很多年,并没有真正解决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活动后的教学评议和研讨活动,往往是“老生常谈”或“老调重弹”,缺乏新意,效果不佳。

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组织活动前,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教学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没有形成清晰的问题和目标指向,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并不清楚应该关注什么、研究什么,在课后的评议、研讨中,往往不能够聚焦核心、关键问题,深入研讨。

如果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深入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抛出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带着问题参加教学活动,观察课堂,思考教学,围绕问题展开研讨,能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能力相对不足、设计水平相对有限,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很多学校很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靠几次单纯的培训活动无法很好地解决。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可以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提出必要的要求。同时,组织相关培训,并适时开展教学设计大赛,将日常教学活动和培训活动融为一体,一举两得。

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将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防止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两张皮的情况,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任务繁重的矛盾,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常态化、持续性,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空间。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为例,笔者2009 年出任校长的时候,学校任课教师共198 人。其中45 岁以上(含45 岁)教师99 人,50 岁以上教师52 人,35 岁以下教师17 人,被认定的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也只有16 人。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骨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并且还弥漫着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已经严重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改变教师队伍现状、改变教师精神面貌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心工作。

为改变教师队伍现状,促进教师队伍壮大,学校在坚持全员培训的同时,按照教师的年龄结构,将教师队伍分成四个梯队,实行“教师梯次培养”,每学期在四个梯队开展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的培训活动。

在实施“教师梯次培养”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通识培训与主题培训相结合,推动教师特色化发展,采取各种方法在教师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学校在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将教师培训主动融入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中,顺势而为,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2 年以来,学校涌现省级教学名师1 名,省级学科带头人6 名,省级教学能手10 名,涌现各级各类骨干教师59名。有3 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3 人被评为特级教师。同时,学校还涌现了省级先进工作者1 名,省级优秀教师1 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 名,市级师德先进个人3 名,市级“最美教师”3名,实现了教师队伍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说过:“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任何政策、好的方法和措施都要落实到老师和学生的身上。”学校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和改革趋势,更要从微观上关注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特点,正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不能搞“大跃进”,也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乱折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壮大,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培训素养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