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生态共生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2020-12-16 15:52靳联娟黄利国潘婷婷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摄食蝌蚪共生

许 超,靳联娟,黄利国,吴 霞,程 磊,郭 伟,潘婷婷,明 伟

(1.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南充 637000;3.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德阳 618500)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稻田生态种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稻田生态种养是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采用共生或轮作方式在稻田中养殖水产或两栖动物的生产模式[1],在众多稻田综合利用模式中,稻-蛙生态共生模式优势明显,投入小,产出大,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可自产蛙苗,产品绿色无公害。目前适宜的养殖蛙类品种为牛蛙和美国青蛙,养殖技术简单高效,尤其在西南地区单季水稻种植地区,应用稻-蛙生态共生模式能极大提升稻田产值,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2]

1 稻-蛙生态共生关键技术

1.1 场址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环境污染的地方。

1.2 养殖区域规划

稻蛙共生养殖区域需要具备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稻蛙共生稻田、尾水处理池在内的繁养综合一体区,养殖户第1年9~10月份引种后,第2年可以自行培育蛙苗,进行养殖。

1.2.1 蛙池 池长约8m,宽约4m,主要由外围摄食区和中心浅水生活池构成。外围摄食区宽约0.6m,中心浅水生活池宽约1.8m,长约6.8m,深约0.3m,浅水生活池挖掘的田土用来加高外围摄食区0.2m,多余的田土加高加固池埂,浅水池和摄食区接壤处设置一定坡度,便于蛙类上岸。在蛙池两端设置进、排水管,管道使用滤网遮挡,防止蛙类外逃。

1.2.2 稻蛙共生稻田 从外至内依次为摄食区、蛙沟和稻区,摄食区为稻田四周,宽0.6m,蛙沟宽0.5m,深约0.3m,挖掘的田土用于加高加固摄食区,中心为稻区。在稻田对角处安装进、排水管,管道使用滤网遮挡,防止蛙类外逃。可依据稻田面积合理调整种养殖区域面积,非稻田种植区域面积最高不超过整体面积的12%。

1.2.3 养殖尾水处理池 在所有养殖区域下方挖掘小型的养殖尾水处理池,养殖废水通过沟渠排放至池内,在池内放养鲢鳙鱼、种植具有净化水质的水草,并搭配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水质达标后排放。

1.3 设施设备

1.3.1 防逃网 成蛙的弹跳力较强,所以必须在蛙池和稻田四周安装高1.2m的防逃网以防蛙类外逃。

1.3.2 天网 为防止白鹭等鸟类天敌捕食青蛙,必须在养殖区域上方铺设天网。

1.3.3 摄食台 食台长1.2m,宽0.6m,可以根据场地摄食区的大小来适当调整食台的大小。

还可以在养殖场外围每隔一段时间抛洒雄黄酒预防蛇类等天敌。

1.4 田间消毒

稻田改造完毕后,使用生石灰60kg/667m2对稻田进行全面消毒,杀死田间黄鳝、泥鳅等杂鱼,半个月之后开始使用。

1.5 水源、水质

1.5.1 水源 养殖用水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可引入场地附近的洁净地下水作为养殖用水。

1.5.2 水质 青蛙生长的水质要求水温保持在23~25℃,在蝌蚪培育期间,每半个月使用EM菌、“旺藻5号”等微生态制剂对水体增肥、培养藻类、调节水质。成蛙养殖期间,有条件的养殖池最好能采用流水养殖,加大养殖水体的更换率。

1.6 青蛙分段式培育

3月中旬,青蛙开始抱对产卵,在种蛙池收集受精卵至孵化池中孵化。刚出膜的蝌蚪体质较弱,蝌蚪开口摄食只能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必须提前培育好蝌蚪池中的饵料生物。

1.6.1 蝌蚪培育 孵化3d后,开始投喂蛋黄和豆浆,1周后开始抛洒专用青蛙粉料,蝌蚪20日龄左右即可开始掺杂投喂小颗粒专用青蛙人工配合饲料,至变态前完全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同一蝌蚪池内的蝌蚪确保孵化时间相近,保持同步发育,以免先变态的幼蛙咬食后变态的幼蛙及蝌蚪。

1.6.2 变态管理 蝌蚪生长1个月后即开始进入变态期,此时应将池水加深至摄食区边缘,便于幼蛙上岸,变态成功的幼蛙及时捕捉至幼蛙池。

蝌蚪和幼蛙惧怕高温,培育期间需使用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晒。待驯食成功,即可将幼蛙转移至稻田内养殖。

1.7 品种选择

1.7.1 青蛙选择 目前可用于养殖的青蛙品种为牛蛙和美国青蛙,黑斑蛙可用于科研养殖。挑选同批次变态、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品种纯正的幼蛙投放至稻田。

1.7.2 水稻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优质高产、茎秆粗壮、晚熟的水稻品种,延长水稻和青蛙的共生期。

1.8 水稻栽种及青蛙放养

1.8.1 水稻栽种 4月中下旬,施用油枯100kg/667m2作为水稻前期生长的底肥,施肥7d后插秧。

1.8.2 青蛙放养 5月中下旬开始投放幼蛙,投放8000~10000只/667m2。投放前,对青蛙体表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提高青蛙的成活率。[3]

在蛙沟和尾水处理池内适当投放一些鲢鳙鱼,滤食水体的浮游生物,以调节水质。每半个月采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消毒调水,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

1.9 饵料投喂

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青蛙还可以自由捕食稻田内产生的昆虫。投喂量控制在青蛙体重的5%~8%,饲料投喂在食台上,一般控制在1h左右吃完为宜。水温23~25℃时,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9点和下午5点前后进行。每半个月对摄食台进行消毒替换,以防疾病的传播。

1.10 分级管理

蛙类有互相蚕食的恶习,所以要及时按大小进行分池饲养,以提高蛙的成活率,每个月捕大留小。成品牛蛙个体较大,收获季节留存5000~6000只/667m2即可。

1.11 日常管理

安排专人管理,勤记录,每日早、中、晚坚持巡视,认真观察青蛙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饵,防止青蛙出逃。发现敌害,及时清除。每半个月加注1次新水。9月初稻谷收割时即可捕捉青蛙上市。

1.12 疾病生态防治

稻-蛙生态共生模式青蛙集中性爆发的疾病很少,但是疾病的防治仍然是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及时清理摄食台,避免青蛙摄入霉变饲料;勤换水,保持水质清爽;拌喂维生素C等药物加强青蛙体质,在养殖过程中做到防重于治,一旦发现患病个体,及时捕捉隔离,避免全池感染。

2 稻-蛙生态共生模式优势特点

2.1 生态效益明显

稻-蛙生态共生模式合理利用了稻田养殖空间,扩大了特种动物养殖的范畴。全程未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与污染严重的高密度养殖相比,稻田青蛙产生的粪便基本能被水稻吸收利用,且养殖户只要对稻田进行一定的改造,就能提供养殖场所,不仅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还能收获成品蛙,这对国家粮食的安全战略、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4]

2.2 经济效益显著

经过4~5个月共生期的种养殖,每667m2产出水稻400kg左右,产出牛蛙750kg左右,按市场价30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2.25万元以上,纯利润1.2万元左右。

2.3 社会效益突出

稻-蛙生态共生模式,可以依托传统水稻种植区域,只需要对稻田进行简单的改造即可进行养殖,投入资金不大,而且青蛙生长快,第2年即可作为繁殖用亲本。掌握繁殖技术后的养殖户可以自行繁育蛙苗,既节省了亲本引进的费用,还能销售部分青蛙苗种,增加了收入,有利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5]

2.4 应用前景

稻-蛙生态共生模式简便高效,提升利用了田地资源,扩大了水产养殖空间,可有效减少田间化肥、农药的使用,青蛙病害较少,还能捕食害虫,减少了水稻患病风险。具有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养殖效益,市场前景广阔,在西南地区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在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养殖户必须规范养殖技术,市场必须加强检疫,有关部门应该取缔无证经营并严格把关养殖许可证的发放,各环节的规范运作才能为市场供应健康让人放心的产品,这也是蛙类产业健康长效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摄食蝌蚪共生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蝌蚪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