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

2020-12-16 17:45徐厚刚凌飞东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月季花霜霉病白粉病

郑 萍 徐厚刚 凌飞东 郑 坤

月季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

郑萍1徐厚刚1凌飞东1郑坤2

(1.江苏新境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700;2.安徽农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阜阳236000)

月季的栽培过程涉及很多技术环节,其中,病虫害是月季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很有可能会导致月季植株的死亡。在月季栽培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根据月季实际生长情况,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确保月季植株能够健康成长。

月季;病虫害;防治;技术;控制

月季被列入我国十大名花的行列中,所使用的栽培技术流传至今。此外,月季还存在多种别称,如:月月红、长春花等[1]。月季花开时期,花容秀美,花色具有多样化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月季花种类繁多,如:丰花月季、微型月季等,可将其用作城市绿化,为城市增添更多的色彩。近年来,月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受到管理方式不当、环境影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月季往往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不仅会降低月季的美感,还会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相关种植人员应加大月季花栽培管理力度,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月季花实际生长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尽可能的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确保月季花健康成长。此外,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单凭借人为的力量显然不足,还需要借助现代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的帮助。

1 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诊断方法

1.1 月季白粉病

在月季花栽培过程中,白粉病较为常见。不论是露地还是温室栽培,白粉病的发生概率仍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当白粉病发生时,侵袭部位主要在叶柄、嫩梢、茎秆等部位,主要是因为感染了蔷薇单丝壳菌导致,从外表来看,受害部位会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在叶片感染初期,白色粉末状霉点并不显著,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白色粉末扩散范围逐渐加大,由点状转变为粉末状。此外,嫩叶也属于非常容易感染的部位,当叶片受到白粉病感染后,会出现翻卷、皱缩等现象,若老叶出现感染,白粉状斑点一般以圆形或不规则斑点状为主。与嫩叶不同的是,叶片感染后不会出现扭曲,但容易出现脱落、枯萎现象。若感染部位于嫩梢、花蕾等部位,对月季植株的发育影响较大,严重情况下,可直接导致月季花植株死亡。通过对该病病原菌进行分析,越冬形式主要以菌丝体和闭囊壳两种形式为主,病芽、病叶、芽鳞等部位是菌丝体的主要存在区域,也会存在闭囊壳在枝刺周围越冬的情况,当次年春季来临时,病芽开始萌发,随着月季的生长,病原体开始逐渐转移至其他部位。通过研究发现,该病害的出现与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温度处于17~25 ℃范围内,或者湿度在25 %~90 %左右,病原菌最易形成。此外,若栽培过程中有光线差、通风效果不好等问题,也会增加白粉病害的发生概率[1]。据刘昌权、耿坤等[2]专家研究表明,若是不及时对白粉病进行抑制,极有可能影响月季的整体美感,给花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月季霜霉病

除了白粉病外,霜霉病、灰霉病也是月季花栽培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病害类型。通常情况下,霜霉病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体现在月季植株的下部叶片、嫩枝、花瓣处。与其他受害部位相比较,嫩叶区域的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主要以淡绿色斑点为主,随着病害程度的加深,颜色由淡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最终形成灰褐色的斑块。当叶片处于潮湿环境下,背面通常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霜霉层,叶片形态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会脱落,形成光杆枝条。若嫩枝出现感染,初期可表现为水浸状斑点,后期逐渐形成黄褐色为凹陷病斑。一般,该病害常发生于3~6 月、9~11 月两个时间段内,受到天气温差大因素的影响,大棚处于密闭的条件下,感病的发生概率较高。若不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治,病毒很容易出现扩散现象,继而感染到其他正常的植株,影响月季花植株的最终产量[3]。

此外,在月季花栽培过程中,还会出现锈病、枝枯病、根腐病、螨类、蚜虫等病虫害类型,相关种植人员需仔细判断月季花植株的病虫害类型,具有针对性制定整治方案,确保月季花能够健康生长。

2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下,根据月季花植株的实际生长情况,选用合适的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过,就目前而言,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还有待提升,有些种植管理人员仍采用化学药剂的方式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无法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为此,应加大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采用更加安全、环保的整治措施,实现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 消灭病原菌,减少传播

为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一旦发现部分植株出现病虫害状况,应立即将病花、残花进行切除,采用合适的方式销毁,以防病原菌扩散到其他健康植株身上。此外,在采购新苗时,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检验措施,以便及时发现病苗的存在,并将其移除,为月季花植株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种植前,还应完成一道工序,使用100 ~200 ml /kg的链霉素,用来浸泡根部,浸泡时间维持在20~30 min左右。为避免土壤或花盆中存在病菌体,应提前完成消毒工作,确保植株栽培环境的干净卫生,降低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病概率[4]。

2.2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的月季花品种,其种植条件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需要种植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土壤情况,选用合适的月季花品种。据调查发现,红色月季、叶片厚的月季更容易感染病菌。在定植前,做好对扦插苗或嫁接苗的病菌诊断,及时将已被病菌感染的植株移除,确保月季能够健康生长[5]。

2.3 加强月季生长日常管理

在月季花的生长过程中,白粉病、霜霉病威胁比较大,在对月季的日常管理中,必须要合理密植、施肥,并于收获后及时清理地残枝、残叶等。通过对以往月季花卉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月季花卉除了受到外界天气、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肥水管理、品种等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在月季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除了要加强管理,控制传染源外,还应对月季花卉品种进行合理选择,根据花卉自身的生长情况,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段中进行定值、施肥、浇水。调整棚内湿度、温度和光照,保持内部通风顺畅,必要时刻采取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将月季花卉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其一,在选取定值时间时,相关栽培管理人员应根据花卉的品种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多数月季品种定值时间大部分处于1~3月份之间,若是初次栽培,可选用1年生嫁接苗来进行栽培。其二,为了让月季花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物质,相关管理人员应合理密植,夏季太阳光照较强,温度高,可使用遮阳网,以免在长时间曝晒下,花卉受到损坏。若处于冬季,此时光照相对较弱,应适当补光,满足月季花卉对光照的需求。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月季花卉栽培过程中,白粉病、霜霉病是影响月季花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对花卉的美观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病虫害特点,采用合适的防治技术,控制传染源,使其能够健康生长。此外,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应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采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控制措施。

[1]月季花(变种).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DB/OL]2014-06-14.

[2]刘昌权,耿坤,张斌,李涛.设施栽培月季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8(04):99-103.

[3]钱晔,孙吉红,彭琳,李文峰,汪惜今,陆国泉.基于智能算法的月季鲜切花病虫害预测模型的探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12):157-160+165.

[4]张龙.现代生物技术在月季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7(06):33-34.

[5]赵阿香.切花月季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的综合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7.

安徽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皖质办函[2017]398号)、阜阳市科技重大专项(阜科[2019]84号)

郑萍(1973- ),女,河南驻马店人,博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经济作物栽培与育种。

S436.8

A

2095-1205(2020)01-1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08

猜你喜欢
月季花霜霉病白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大蒜素能较好防治刺梨白粉病
月季花
月季花开
月季花
月季花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