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2020-12-16 17:45杨培培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处理物质样品

杨培培

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杨培培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漯河462300)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针对食品检测机构而言,对食品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确保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精准性的重要措施。文章结合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前样品抽取与准备工作的相关要求,对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留;处理方法;意义;要求

1 食品检测的意义与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前的相关要求

1.1 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性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和关键。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使得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标准逐步提升,但是消费者自身针对食品安全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的认知,尤其是在法律意识方面滞后严重,无法适应当代生产力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能针对食品生产中的原材料造价,加工不规范,农药违规使用,农产品有机残留物与重金属超标,动物家禽饲养中违规使用激素以及食品的包装,运输以及保存方面缺乏合理性等问题进行详细的检测与分析,避免这些问题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从而威胁食用者自身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相关要求

1.2.1 样品抽样与准备方面

(1)在开展食品检测样品抽样工作时,要严格按照随机抽取的基本原则开展抽样工作,避免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精准性的干扰。不仅要保障食品样品的代表性与针对性,同时要对抽样工作的整体清洁程度进行科学的控制。(2)在抽样工作开展前,要重视节能恒定性的保障,避免样品在抽取环节与保存运输环节受到二次污染,严格根据相关要求与标准对抽样的数量进行控制,提升检测标准的执行力度。

1.2.2 操作人员方面

(1)确保食品理化检测试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各项岗位分配工作清晰明确。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熟悉操作的流程与要求。(2)确保具体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参与了相应的岗前培训工作,针对实际操作所用的各项仪器设备具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降低因操作人员自身因素而导致检测出现误差的发生概率。

1.2.3 仪器与检测试剂方面

(1)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与检验设备的精准性是保障食品理化检测结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工作之前,要确保操作人员对各类检测设备定期开展校对与维护,确保各类检测仪器的精密性。(2)重视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加强对食品理化检测环境的科学控制,避免检测环境的不稳定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2 食品理化检测的相关方法分析

2.1 色谱检测技术与光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其实质就是根据不同物质在不同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具有差异性的原理,对食品中的不同物质进行分离的检测技术。色谱检测技术能十分精准有效的检测食品的实际物质组成情况。光谱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红外光谱检测法,荧光光谱检测法以及近红光谱检测法等。例如,在色谱检测技术的作用下,能针对鱼油中的EPA成分和DHA成分进行有效的提取,并以EPA-EE 和DHA-EE方面的实际浓度与回收率为具体指标,实现对EPA-EE和DHA-EE相关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科学综合的评价。针对牛肉的检测,利用光谱检测技术与RGB图像技术,能实现对牛肉中实际注水含量的清楚检测与分析,从而为食品安全的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与帮助。

2.2 生物学检测技术

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使得利用生物学技术进行食品检测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显著。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精准性,同时该技术的选择性特点与特异性特点都明显高于其他技术。现阶段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类型,如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等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其实就是利用生物体内的抗原与抗体反应机子,对食品进行分析检测,实现清楚测定食品中的相关物质的具体含量。该技术在化学物质残留方面的检测,病原微生物方面的检测以及转基因食物方面的检测具有相对理想的效果。

3 食品样品预处理的相关方法分析

3.1 有机物破坏法

工厂排放的废弃物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例如铜污染,铅污染等,这些重金属元素会渗入到河流和农田之中,在植物根细吸收的作用下进入植物的体内进行循环,并参与到糖类和蛋白质物质的组成之中。将此环境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必将存在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现象,直接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要实现分析重金属与干扰组分子或结合分子充分分离的目标,则要利用预处理的方式才能实现,这类型的处理方法被称为有机物破坏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空白值低等特点。但是,如果利用湿法处理模式,如针对浓硫酸或浓硝酸等强氧化剂类型中的组分检测,则会具有较高的空白值,并且产生有害废弃物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测模式。

3.2 物理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本质上是物质间物理属性的改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方式,如蒸馏分离法与溶剂提取分离法等。所谓蒸馏分离法,其实就是根据物质中各类成分的实际挥发度的差异性开展分离操作,实现对物质的分离,浓缩以及净化目标。在食品检测的预处理环节,常用的提取分离试剂类型较多,例如乙醇,稀酸,水,稀碱以及石油醚和乙醚等物质。溶剂提取分离法,通常用于固体状态的物质,液体与半流体状态物质的分离,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提取对象的特点采取最佳提取方式,目前常用的有萃取方式与浸提方式。例如,在提取称量食醋的实际挥发酸情况,可以利用蒸馏分离法达到提取的目标。溶剂提取分离法,实质是利用物质组分处于互不相容的溶剂中,其实际分配系数明显不同,利用这种分配系数的差异性,达到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的目标。同蒸馏分离提取法相比较,溶剂提取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更为显著,所以该类型的分离法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针对溶剂提取分离法而言,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萃取剂类型与萃取环境的选择,并且由于萃取溶剂都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在燃烧状态下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实际实现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防护措施的科学应用。在应用溶剂提取分离法时,还要对原料的粉碎程度,实际提取时间与提取温度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的把控,才能获得精准的分离效果。

3.3 浓缩法

浓缩处理法,是利用加热等方式实现去除食品中大量水分的目标,该类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待测组分的具体浓度,给测量分析工作提供帮助与便利。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得知,浓缩处理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较高的回收率,并且分析的灵敏度与准确度都较高,针对样品测定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3.4 化学分离法

化学分离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实现对物质的有效分离。如沉淀分离法,实质上是将适量的沉淀试剂加入检测样品的溶液之中,在沉淀试剂的作用下,样品溶液会出现沉淀反应,由此对干扰组分和被测组分实现沉淀与分离。例如,针对牛奶中葡萄糖等还原糖具体含量的测定,则可以利用沉淀分离法。也就是在测定溶液中加入亚铁氯化钾和乙酸锌等物质,使得溶液中的蛋白质处于沉淀状态,再对其进行专业的过滤测定操作,获取精准的检测结果。虽然该模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但是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偏低,所以仅仅适用于含量较高类型物质的检测分析。

3.5 其他现代处理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影响下,使得食品检测技术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食品检测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也随之提升,由此使得大量的先进检测技术不断被应用到食品检测中。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处理技术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处理技术,这是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分离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与营养物质提取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该技术通常使用乙醇,二氧化碳或者甲醇等作为超临界流体物质,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较,该类型的处理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无污染等特点,是食品样品预留处理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4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食品理化检测根本目标是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由于食品的组成物质较多,很多物质的测定难度较高,所以要利用样品处理方法实现对食品的精准测定。在开展食品理化检测工作中,要结合检测物品的实际特性与检测环境,选择最佳检测方式,实现对食品的精准检测,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1]张晓敏.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6.

[2]狄蕊,魏峰,胡逢恺,等.蒸馏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调味品,2008(3):72-75.

[3]张权,殷忠.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氯酚化合物[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4.

杨培培(1988- ),女,汉族,河南漯河人,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R155.5

A

2095-1205(2020)01-2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17

猜你喜欢
预处理物质样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KR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脱硫剂分散行为的影响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粉末预处理对钨坩埚应用性能的影响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