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策略

2020-12-16 17:45陈微微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资源旅游

陈微微

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策略

陈微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文化资源对旅游者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文化资源的对策,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提供指导。

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保护策略

20世纪80年代,中国着重于扶贫工作的开展,这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近年来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肯定了乡村旅游在旅游扶贫、提升文化自觉、改善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 乡村旅游文化的现状

一直以来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地方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如何创造自己的特色,创造不同的品牌,是困扰每个村镇乡村旅游文化的重要问题。我国地大物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村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自然景观较差的村落则以人文景观或文化为主,如龙舟、猎歌、泼水节等。乡村旅游的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乡村景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物质文化形式,还包括传统仪式、民俗民风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农村人口快速外流和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以及现代城市建设的价值观,都对乡村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文化资源,延缓了乡村发展的进程。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村旅游的流行原因之一是乡村文化的建设,文化资源既是一种怀旧文化象征,也是乡村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创造重视不够,导致千篇一律的农家乐出现。这些地方的文化建设既没有突显地方特色,也没有促进文化差异。

在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破坏了乡村旅游文化资源。虽然许多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想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针对性地扶贫,仍然存在实际问题。

2.1 居民比较保守,参与意愿不强

农村贫困地区的大多数居民一直享受着国家的扶贫补助。许多贫困家庭之所以贫穷,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没有技能,摆脱不了思想的束缚。习惯了等待和依赖于国家扶贫补助生活。尽管他们知道劳动能致富,而发展乡村旅游及地方民俗文化可以创造许多商机,拉动地方经济效益,帮助减少农村贫困,但他们也不愿意参与进来。

2.2 旅游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中国的贫困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封闭落后,很容易盲目跟风开发旅游产品。随着其他地区的建设,旅游产品变得单一。由于贫困地区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大,缺乏旅游景点的建设,周边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旅游者的二次体验。

2.3 旅游开发本身缺乏资金

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建设、形象工程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景区运营等。虽然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对地方政府来说,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欠缺创新的文化理念,想要发展旅游项目难度较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要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投身于从未尝试的旅游建设中也难上加难。

2.4 农民手中的资源有限,很难实现资产增值

大多数贫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能力从事更高价值的旅游服务,而且资源有限,没有相对应可支持资金,也缺乏对各种利用的土地等资源的规划。因此,很难实现乡村居民资产的增值。在农村,大多数居民只能靠出售廉价劳动力获得收入,而无法通过实现发展民俗文化及周边产业来获得较高利润,并且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忽视,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落。

3 乡村旅游文化保护策略

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旅游扶贫是一种手段和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是旅游扶贫的重点,也是未来发展中农村居民实行富足的一种手段。因此,想要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文化资源,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村民自身力量,整合资源,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丰富当地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激发乡村民俗的活力,创造具有特色产品的品牌,使乡村居民获得多种收入,让贫困农民享受到旅游开发的好处。

3.1 加强思想教育

一些地方急于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要改变旧思想,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对旅游扶贫的认识,促进、制定和实践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根据自身民俗文化特点调整政策,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就业,发展乡村经济水平问题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给钱给物的传统扶贫理念。

3.2 让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发展中

在政府大力促进乡村旅游文化的同时,积极提高当地贫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了解发展乡村旅游对脱贫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知识普及,动员人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特别是贫困地区,他们缺少发展资源的规划和建设投资,可以建立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并将利润合理分配,形成一个官民合作的发展业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口收入。

3.3 采取“一村一品”等差异化服务

许多农村试图克服乡村旅游同质化的现象,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发展乡村经济文化的建设中,集体合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参与,发扬当地民俗文化,促进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景点及周边服务,给予旅游者一个服务正宗,富含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将周边成熟景区与本地乡村旅游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特色产品和景区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群,促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

4 小结

农村贫困居民是农村的扶贫对象,是农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和优势,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加强与当地居民的宣传合作,延续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努力迈进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1]林从华,郑春赞.文创理念下的乡村保护与发展研究[J].城乡建设,2020(03):76-77.

[2]边恒然.澳门社团组织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7):63-65.

[3]冯晓兵,韩雯茜.国内民宿业发展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旅游研究,2020,12(2):49-60.

[4]陈占强.我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3):104-106+108.

[5]胡舰,谢海林.秭归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7(03):40-41.

陈微微(1981- ),女,河南漯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G249.2

A

2095-1205(2020)01-5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32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我给资源分分类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