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020-12-16 17:45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园林素质院校

沈 昀

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沈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根据现阶段风景园林建设相关岗位要求,高校只有加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才能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提高园林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水平。文章结合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背景,对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展开分析,提出了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期间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为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能力;素质培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为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期间,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综合素养。高校需主动分析现阶段园林专业教学现状,解决该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滞后、学生实践课时少等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课时安排、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手段,有序推进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1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背景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实况,各类高校为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在实践教学现状、理论研究、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相应成果。但是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未能使学生成长为应用型的园林专业人才。再者,随着园林企业、事业单位对高素质园林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只有主动探索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科学、高效实践教学管理模式[1]。才能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借助改革成果,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相关院校,应该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方向,创新改进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此实现园林专业学生综合发展目标。

2 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各高校针对实践教学所开展的改革工作,均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学术能力素质培养需求的启发中,制定出对应的教学计划。但是并来形成完善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系统性、完整性较弱,甚至存在课程实践内容重复情况。导致学生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科学,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高。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其实践教学条件尚未成熟,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仪器管理及维护水平不佳,影响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实习时,会借助开放性公园、校园展开植物识别、景观设计手法分析工作。或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不利于教师的集中指导、教学管理[2]。

3 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 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当前时期,各院校以实践与发展为主题,先后修订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将课程实践作为教学体系建设核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基础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需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学生知识、技能要求,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应以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程教学为主,三、四年级学生则需在专业能力培养期间,增加园林设计、树木花卉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特色模块[3]。具体来说,在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重应有所提高。而在优化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课时设置时,需减少必修课的教学时数,为学生提供较多主动学习机会。此外,基于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体系,院校应加大实验、实习课时比重,降低理论教学比重。从而借助具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某大学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将实践教学课时比重由14.98 %,增加至34.15 %,而理论教学则从75.63 %降低为65.98 %。

3.2 重视实践教学场地建设

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实践教学场地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期间,重视相关教学场所的建设。一方面,院校需加强校园内的实验室建设,借助开放、稳定的实验场所,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在此期间,为强化园林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效果,高校可结合课程性质,调整、改进现有实验室。同时建立园林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心,改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育种、花卉草木组织培养、园林建筑等实验室。通过完备实践教学场所,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教学管理。而学生可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独立完成园林设计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园林设计兴趣,高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期间,为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专业素质。院校还需推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在校内建设中,可通过投入资金,建立园林专业的实习基地,帮助学生验证、运用所学知识。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需借助社会资源,通过与园林企业、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岗位生产的有效融合[4]。例如,某大学园林专业校外实践场所建设期间,院校与当地风景管理局、某园林有限公司、园林局展开合作。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院校根据对应单位给出的任务,派遣学生实习小组参与该单位的园林设计、规划工作。使得该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

3.3 创新园林专业实验及实习环节

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院校还应创新该专业的实验、实习环节,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充分运用中,其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说,教学实验作为学生理论知识使用、验证的重要渠道,在改革实践教学时,院校可通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的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课程实验中,教师将实验课安排于某植物的生长周期中。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并参与亲本选择、花粉采集、杂交、套袋、种子采收等工作。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而在创新园林专业实习环节时,可在实践教学开展中,将单一课程教学指导方式,转变为相关课程体系中的多名教师指导。此种实践教学改革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习环节,通过与各位教师的交流,多角度思考园林实践任务的完成方法,以此保障园林专业整体实习效果。

3.4 优化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方式

在高校园林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阶段,院校在按照各岗位、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还需及时优化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在理论学习中,除去学生常规学习,教师还应结合各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针对性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而在学生后期实习、教学实践活动中,可联系用人单位培训学生实践技能,进而在学校、用人单位的共同指导中,保障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全面性。例如某高校在园林专业实践改革中,选用“订单式”学生培养方式,与省内园林设计、规划公司,共同参与近百名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并且该院校学生在用人单位、学校协同培养中,其实践能力、个人素质得到单位同事、领导的肯定。

4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改进、优化高校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对此,相关院校可通过制定合理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园林专业实验及实习环节等方式。构建新时期园林特色化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提高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1]杨艳丽.基于CDIO教学模式下的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66-67.

[2]王国夫,沈奕,胡茫茫等.协同创新视野下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2):139-140.

[3]樊俊喜.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包装世界,2018(9):185-186.

[4]孙余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现代园艺,2018(9):162-163.

2019-2020年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NO:2019ZJPG078)

G642.0

A

2095-1205(2020)01-10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61

猜你喜欢
园林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清代园林初探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