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探讨

2020-12-16 17:45王翠菊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王翠菊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探讨

王翠菊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是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内容和保障等建议,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会计品牌专业水平。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素质、专业的优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更是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会计品牌专业建设水平的明智之举。

1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通过人情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和挂牌的实训基地,但能给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基地却不多,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协议上、一张挂牌仪式的照片上。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企业岗位太过表面化、形式化,学生学习不到真东西,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的一些讲座或是企业参观等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与了解,但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远远不够,导致人才培养计划难以发挥实际效果。

企业内部也是如此,企业并不需要批量的财务人员,这使企业不需要、也没时间为社会培养人才,即使企业能安排实习,基本都是一些没有难度的内容,即不能发挥学生价值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实践教学效果,使得学校企业合作的目标无法实现。

2 校企深度合作建议

2.1 合作形式

校企互认挂牌,成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在企业挂牌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学校挂牌设立“会计实训实战基地”,并将企业,尤其是会计业务范围广的代理记账公司引入校内,学校提供企业办公所需要的固定的场所,网络、水、电等软硬件办公环境,企业将代理记账业务引入学校,供教师、学生实习、实训、课程开发、教学研究等使用,企业接受优秀毕业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代理企业就业,学校学生成为公司准员工,协助企业完成代理记账业务。

岗位定向培养,组建订单班。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可以开展定向培养,成立订单班,由企业业务骨干与学校骨干教师承担订单班的教学任务,企业为订单班学生企业实践创造条件,选派中高层领导、中高级会计师担任订单班客座教授和兼职专业带头人,校企双方全程参与订单班人才培养。

2.2 校企深度合作内容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双方共同调研行业标准、企业岗位及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人才需求,共同编制会计专业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结合会计专业行业特点,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工作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以符合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内容,以职业发展为主线,开发建设会计专业课程。

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理论课程主要由校内教师完成,实践课程主要由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任务,结合实际资料完成,学生在大一时主要是认识会计,认识会计资料,进行简单账务处理,大二时主要完成企业公司设立、纳税申报、发票购买认证等中等业务,大三时要达到基本胜任代理企业会计全部业务,完成高质量人才培养。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进行学生实习与就业推荐,校企共同评价学生质量。建立校内外学生评价标准,校内教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质量的评价,企业教师完成实习实训业务是否达到企业标准的评价,双方共同评价培养的人才质量。

校企共同承担社会培训。会计专业的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社会培训往往都要求有企业参加,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师资与企业员工培训,共同开发社会培训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资源,共同承担社会培训,提升专业知名度,发挥专业建设成果辐射作用。

2.3 合作保障

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校企合作的相关管理工作,同时承担校企合作协议起草、校企合作制定制度、标准、流程,校企合作办公室由教学副院长任办公室主任,教务科科长为办公室秘书长,办公室负责牵头整合合作企业的校企优势资源。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组织专人制定 “会计专业兼职带头人及兼职教师聘任办法”、“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按照相关制度和流程严格执行,形成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3 校企深度合作意义

3.1 有利于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满足对被教育者全面、可持续、个性化发展的规定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

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时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企业的需求。引起入校,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企业资源和资料,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培养出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人才,大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2 有利于提升会计专业品牌建设水平

会计品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和支持,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企业资源和资料,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引“企”入校,破解会计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的难题,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上参照行业职业标准,融入会计职业资格证内容,加入企业文化、融入创新创业,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动态,将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融入专业教学中,尤其是对企业真实业务的处理,能迅速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通过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带动专业教师整体理论实践水平,能够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提升了会计专业整体水平。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品牌专业建设,真正能实现“双主体”育人模式,该模式的研究推广有利于高职会计及其他专业借鉴应用,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课题体系,领先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大大提高了会计品牌专业建设水平。

[1]姜琴.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41-44.

[2]吴茂辉.试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3).

[3]胡彬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析[J].财会研究,2020(4).

[4]张首楠.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7):158-159.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NO:JGJX2018C129);基于产教融合的吉林省会计品牌专业建设研究(NO:2018ZCY444)

G712

A

2095-1205(2020)01-11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68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