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振兴的内在需求、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0-12-16 17:45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事业体育运动

邓 凯

乡村体育振兴的内在需求、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邓凯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衡阳421002)

当前,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乡村居民的体育运动意识不强,各级政府对于相关政策的执行形式化,体育场地不足等均影响了乡村体育事业的振兴。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加强对基层乡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振兴。

内在需求;乡村体育;现实困境

乡村体育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方向,直接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思想意识、身体素质、乡风文明,鉴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乡村体育振兴的内在需求和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可实行路径,旨在为乡村体育的相关政策落实提供助力。

1 新时代乡村体育振兴的内在需求

1.1 推动全民健身计划

当前国家在大力推动体育建设,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而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低下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体育运动意识不强,阻碍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各级政府在大力的发展乡村体育,宣传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完善乡村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备,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体育竞赛,实现乡村体育的振兴,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

1.2 传承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56 个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组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习惯,因此有着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运动,如赛马、摔跤、赛龙舟、放风筝、五禽戏、空竹、武术、蹴鞠、舞狮等,而这些运动形式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和娱乐运动,还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不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还能够促进社会道德文明的发展。

2 新时代乡村体育振兴的现实困境

2.1 乡村居民体育意识错误

当前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乡村体育的健身文化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是较为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乡村居民缺乏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很多的乡村居民对于健身和体育缺乏正确的认知,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长时间从事着体力劳动,第一,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由于每天的大量体力劳动,他们在闲暇时间更愿意进行聊天、打牌、看电视等活动;第二,大多数村民觉得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运动,他们认为自己每天从事的体力劳动已经完全满足运动所需;第三,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认为如果有余钱更愿意投资在教育、买房等方面,而不愿意用于体育消费。造成以上思想观念均是由于乡村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认知。

2.2 乡村体育服务供给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以及我国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有一定的运动需求,而且运动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物质供给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的运动需求,大多都是基础的运动设施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运动器材,但是基础的设施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的个性化运动需求,而过于专业化的建设设备又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使得很多专业性的健身器材无人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乡村中拥有很多民间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赛龙舟、跳绳、拔河等,但是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体育竞赛都是一些专业的运动员参与的,很多的竞赛都会采用专业标准进行约束,使得乡村居民对于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缺乏参与感。这是由于当地政府人员的思想观念出现了错误,过于重视形式化的体育竞赛,而忽视了乡村体育竞赛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体育意识,脱离了人民群众,忽视了乡村居民的运动需求。

3 新时代乡村体育振兴的实现路径

3.1 建设乡村体育文化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贯彻落实乡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各级政府要重视乡村体育文化的建设,要将乡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合理的分成不同的步骤,然后逐步地开展。在建设乡村体育文化的同时,避免出现形式主义,避免将乡村体育文化的建设扭曲成相关的知识讲座。

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对于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要让乡村居民能够充分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价值,要真正将体育运动的需求转化为体育运动的实际行动。各级政府和乡村的村委会要相互配合,村干部要在乡村中,不间断的宣传体育健身的价值,并积极的进行体育运动,基于其他乡村居民积极正确的引导,引导乡村居民采取正确的健身方式,引导乡村居民有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让乡村居民真正的将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其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最后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要在各个乡村中建立专业的体育运动场地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器材,还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换,给乡村体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专业的体育运动场地,还能够促进乡村居民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交流体育文化。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社会指导员的队伍,定期的在各个乡村中进行循环的健康宣传和健身指导方面的工作,让民众能够在专业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体育运动,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提高自身的健身意识。而村委会和村干部则要积极的配合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要积极的在体育运动场地中进行体育锻炼,与乡村居民交流体育文化,并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2 优化体育服务供给

要发展乡村体育必须要优化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由于不同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民众的文化水平、运动意识等不同,使得不同省市地区的乡村居民有不同的运动需求。同时各级政府需要为乡村居民举办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要满足乡村居民参与体育比赛的需求,举办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的,且当地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赛事的规则要灵活,不能够太专业化和标准化,各级政府要明确开展体育竞赛的目的是促进民众参与体育运动,而非是满足政府的对于举办体育赛事的硬性指标,不能形式化和表明化,要与乡村的村委会沟通,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提高民众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度,这不仅是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文化习俗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3.3 加强政策监督执行

各级政府要对体育政策进行完善,尤其是关于资金的使用方式和范围,还需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对乡村体育的政策的执行力进行监督,定期的去乡村中了解乡村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满意度,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于财务方面的审计,保证相关的资金能够充分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并将不同乡村关于体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公开到网络上,实现政府部门和乡村居民的双向监督,保证相关政策能够贯彻落实,真正的惠及百姓,促进乡村体育的发展。

4 小结

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建设体育文化,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服务物质供给,监督体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刘如,彭响,谭志刚,等.新时代乡村体育振兴的内在需求、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4.

[2]高扬.新时代农村积极分子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福州党校学报,2019(2):34-37.

邓凯(1983- ),男,湖南永州人,本科,讲师,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12

A

2095-1205(2020)01-14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83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事业体育运动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呆呆和朵朵(13)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