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藤属植物研究进展

2020-12-16 09:45李欣坪付胜男薛咏梅王蒙蒙林玉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三萜类娃儿类化合物

李欣坪 付胜男 薛咏梅 王蒙蒙 林玉萍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娃儿藤属(Tylophora)植物属萝藦科(Asclepiadaceae)多年生草本或直立小灌木,种类繁多,全球有60种,我国有35种。娃儿藤属植物大多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止痛、通经活血、通经散瘀等功效[1-2],但不同种间药性有所不同,卵叶娃儿藤、娃儿藤、通脉丹、蛇胆草还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人参娃儿藤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卵叶娃儿藤、娃儿藤、老虎须还可用于解蛇毒。云南[3]、海南[4]、广西[5]、广东[6]、深圳[7]植物志和地方本草都有记载,是许多区域民族药的植物来源。研究报道娃儿藤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甾体类、三萜、植物甾醇、鞣质及糖苷类等化合物。娃儿藤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娃儿藤碱、异娃儿藤碱、娃儿藤宁碱具有治疗白血病、皮肤癌、淋巴瘤、肝癌的作用,娃儿藤萜类具有抗炎、抗风湿、抗哮喘、神经保护、心肌保护等作用。近年娃儿藤属植物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文章对娃儿藤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和功效性能、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我国丰富的娃儿藤属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资源分布和功效性能

娃儿藤属植物种类繁多,全球有6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娃儿属植物32种和2个变种,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而云南地区分布11个种类。云南分布的娃儿藤属植物大多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经、散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肝炎、胃炎、肾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其中卵叶娃儿藤还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其余地区分布相同的种,具有类似的功效和作用,部分地区所分布的特殊种,功效和作用有所不同。例如广东、广西、海南分布的通脉丹、蛇胆草,通脉丹具有清肺热和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哮喘;蛇胆草具有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咳嗽。贵州分布的花溪娃儿藤,具有消炎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痛、舒筋活血、解毒。中国娃儿藤属植物资源分布、性味功效、主治应用及药用部位见表1。

表1 中国娃儿藤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功效总结

2 化学成分

娃儿藤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多酚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其中以生物碱类、三萜类和多酚类为主要成分。

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娃儿藤属植物中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主要是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王津等[38]利GC-MS从云南娃儿藤(T.yunnanensisSchitr)中分析鉴定1个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1)。庾石山等[39]从卵叶娃儿藤(T.ovataHook.ex.Steud.var.ovata)根中分离鉴定5个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化合物(2~6),其中化合物4、6为新化合物;总生物碱对HL-60、L1210、Be17402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甄月英等[40]从卵叶娃儿藤(T.ovataHook.ex Steud.var.ovata)根中分离鉴定4个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化合物(2、5、7、8),其中化合物2、7、8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王红刚等[41]从七层楼(T.floribundaMiq)根中分离鉴定1个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化合物(9),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黄学石等[42]从三分丹(T.atrofolliculataMetc)中分离鉴定7个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化合物(2、3、10~15),化合物3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作用,其中化合物10~13为新化合物,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胡志国[43]从卵叶娃儿藤(T.ovataHook.ex Steud.var.ovata)根中分离鉴定2个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化合物(2、16)。化合物结构和名称见图1和表2。

表2 娃儿藤属植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

图1 娃儿藤生物碱化合物1~16结构

2.2 三萜类 娃儿藤属植物中含有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五环三萜类。王津等[38]利用GC-MS从云南娃儿藤(T.yunnanensisSchitr)中分析鉴定1个三萜类化合物角鲨烯(17)。王红刚等[41]从七层楼(T.floribundaMiq)根中分离鉴定2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新白前醇(18)、新白前酮(19),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黄学石等[42]从三分丹(T.AtrofolliculataMetc)中分离鉴定3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20)、棘皮酸(21)、娃儿藤乙素(2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徐振文等[44]从人参娃儿藤(T.kerriiCraib)中分离鉴定2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娃儿藤乙素(22)和娃儿藤甲素(23)。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娃儿藤萜类化合物17~23结构

2.3 甾体类 娃儿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3种甾体类化合物,主要为植物甾醇及其苷类。王津等[38]利用GC-MS从云南娃儿藤(T.yunnanensisSchitr)中分析鉴定了1个甾醇类化合物β-麦角甾烯醇(24)。王红刚等[41]从七层楼(T.floribundaMiq)根中分离鉴定2个甾体类化合物β-谷甾醇(25)、胡萝卜苷(26),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化学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娃儿藤甾体类化合物24~26结构

2.4 黄酮类 娃儿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5种黄酮类化合物,以二氢黄酮醇为主要类型。王津等[38]利用GC-MS从云南娃儿藤(T.yunnanensisSchitr)中分析鉴定了1个黄酮类化合物(27)。黄学石[42]等从三分丹(T.AtrofolliculataMetc)中分离鉴定4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28)、二氢槲皮素(29)、杨梅素(30)、二氢杨梅素(31)。其化学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娃儿藤黄酮类化合物27~31结构

2.5 其他类 娃儿藤属植物已分离鉴定10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其大多具有酚羟基,例如牡丹酚、阿魏酸等具有抗炎、抗菌等活性。庾石山等[39]从卵叶娃儿藤(T.ovataHook.ex Steud.var.ovata)根中分离鉴定4个酚类化合物邻羟基苯乙酮(32)、对羟基苯乙酮(33)、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4)、牡丹酚(35),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2和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王红刚等[41]从七层楼(T.floribundaMiq)根中分离鉴定3个酚酸类化合物香荚兰酸(36)、阿魏酸(37)、丁香酸(3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黄学石等[42]从三分丹(T.AtrofolliculataMetc)中分离鉴定3个酚类、1个有机酸类、1个苷类化合物,对羟基苯乙酮(33)、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4)、牡丹酚(35)、正十六烷酸(39)、(S)-13-羟基-9Z,11E-十八碳二烯酸(40)、娃儿藤苷(41),化合物41是新化合物,化合物4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徐振文等[44]从人参娃儿藤(T.kerriiCraib)中分离鉴定2个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乙酮(33)、牡丹酚(35)。其化学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娃儿藤属其它类型化合物32~41结构

3 药理活性

娃儿藤属植物大多具有药用价值,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民族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娃儿藤属的很多药用植物已进入地方民族药辞典中。娃儿藤属植物七层楼(T.floribundaMiq)的提取物制剂已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5]。该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药理活性。

3.1 抗炎作用 陈珠等[46]研究发现:小白薇(云南娃儿藤T.yunnanensisSchitr)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但对小鼠胸腺和脾脏无明显影响,且对炎症晚期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段径云等[47]通过实验证实,娃儿藤总碱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对早期的渗出性炎症与晚期的增殖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杨超燕等[48]实验结果表明,光叶娃儿藤具有长时间抑制啤酒酵母大鼠发热的作用,并能显著性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炎性渗出液中PGE2的含量,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光叶娃儿藤水提物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并能显著抑制甲醛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镇痛抗炎作用[49]。

3.2 抗肿瘤作用 《中药药物性肝损害》[25]中记载了卵叶娃儿藤总生物碱与娃儿藤宁定、娃儿藤宁在组织培养、抗白细胞指数测定及精原细胞法中均显示有抗肿瘤活性,对小鼠肉瘤10、白血病615、子宫癌4和大鼠瓦克癌25均有抑制作用。Ganguly T等[50]研究结果发现娃儿藤生物碱混合物具有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作用。甄月英等[40]从卵叶娃儿藤中分离得到的菲骈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其中娃儿藤碱对腺癌-755、淋巴肉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均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已进入临床试用,但由于试验中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可逆的毒性,因而停止使用[47]。张成刚等[51]等发现娃儿藤生物碱对54个肿瘤细胞系有强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娃儿藤定F(13)对顽固性黑色素瘤和肺癌细胞也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王远兴等[52]研究发现卵叶娃儿藤总生物碱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

3.3 镇咳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卵叶娃儿藤水煎剂12.5 g/kg,显示有明显的镇咳作用[25]。

3.4 抑制生物蛋白合成活性 Vazquez D等[53]研究结果表明娃儿藤碱具有抑制生物蛋白合成活性,其与小穗苎麻素的作用一样都是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移位,从而阻断肽键的形成。

3.5 抑菌作用 孙言才等[54]对人参娃儿藤根提取物牡丹酚进行研究,发现牡丹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6 抑制中枢神经作用 娃儿藤碱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能使大鼠和小鼠共济失调、眼脸下垂、活动性减少、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及减弱吗啡的镇痛作用[55]。

4 小结

娃儿藤属植物有十余种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常作为地方常用品种或民族药药用资源,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文章对该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和功效性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娃儿藤属植物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只集中在个别种,例如:人参娃儿藤、卵叶娃儿藤、光叶娃儿藤,大部分娃儿藤属植物还未进行过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娃儿藤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较少,药理活性成分还不够明确。其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类,三萜类和多酚类成分研究较少,可作为后期研究的方向。通过综述娃儿藤属植物研究进展,促进开发娃儿藤属植物的药用价值,为娃儿藤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三萜类娃儿类化合物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白芨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化妆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安全风险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悬钩子属三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灵芝三萜组分增强紫杉醇诱导HER2+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纸杯大变身
茶病灵芝中三萜类成分研究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