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50 岁以上人群眼健康筛查的结果分析

2020-12-16 08:19刘艳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眼病眼部白内障

刘艳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他们的视力问题[1]。青光眼、白内障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年龄相关性眼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多[2]。早期的眼病症状轻,对视力损害不明显,或者一些仅单眼视力低常的患者,他们往往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眼部健康状况[3]。眼部的健康是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加强防盲治盲工作[4],建立各级防治管理体系、复明工程,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大众的眼健康水平[4]。目前,很多中老年人都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类人群的眼病患病率高,早期的眼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对防盲治盲、提高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本文主要对2019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成都市金牛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眼健康筛查建档的50 岁以上人群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区域50 岁以上人群眼病的发病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入选2019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金牛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眼健康建档和眼病筛查的人群,共4 190 例,其中男1 911 例,女2 279 例,年龄50 岁以上。

1.2 研究方法

由我院医生、视光师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50 岁人群进行眼部健康筛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础信息,病史及相应检查结果。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的情况,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拍摄。最后从我院眼健康数据管理平台中随机选择4 190 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由我院专业眼科医生用统一的检查仪器检查,对眼病进行诊断,并用统一的临床诊断指标填写检查结果,其中将视力低于0.8诊断为视力异常,包括单眼视力异常和双眼视力异常,将晶状体混浊,包括不影响视力的点状混浊诊断为白内障。

1.4 观察指标

结膜炎:各种致病菌引起的结膜炎症,表现为血管扩张,渗出和炎细胞浸润。

角膜病:各种致病因素,如炎症,外伤、变性等引起的角膜损伤。

睑板腺功能障碍:在睑缘处出现睑板腺导管的阻塞,伴有干涩、异物感、刺激感等症状。

翼状胬肉:在睑裂区出现由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

青光眼:病理性眼压升高,并出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根据眼底照片判断视网膜血管是否有动脉瘤、出血、渗出、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的异常以及黄斑水肿。

老年性黄斑变性:结合眼底照片和OCT 检查,眼底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地图样萎缩及新生血管。

统计上述眼部疾患的检出情况和不同年龄组别(50 ~60 岁、61 ~70 岁、>70 岁)视力异常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不同年龄组别视力异常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部患病情况

选取的4 190 例50 岁以上人群的眼健康档案中,视力异常(视力0.8 以下)有2 293 例(54.72%)。在眼病的检出情况中,一些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眼部疾病,检出率最高的是白内障63.81%、其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1%。4 190 例50 岁以上人群眼部疾患的检出情况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视力异常情况

不同年龄段视力低常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可知,>70 岁样本视力异常占比最高,50 ~60 岁视力异常占比最低。见表2。

3 讨论

进入中老年后,身体各项机能及器官功能下降,各类眼病的患病率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尤其好发各种年龄相关性、代谢性眼病。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白内障和眼底病是使大部分中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白内障占比63.81%,眼底病(黄斑变性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占比20.52%,与过去国内相关调查研究基本相符[7-9]。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 年,中国将会有超过5千万的糖尿病患者[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在眼病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早干预治疗,往往容易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加重视,很多已经有手术指标的患者依然不采取治疗措施,导致一些并发症和术后预后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对于很多常见眼病,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上了岁数的正常现象,不加重视,往往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对眼病的认知度低,使得很多患者在初诊时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因此,做好眼健康社区科普宣传尤为重要。

过去大多的眼健康工作以防盲治盲为突破口,现在WHO 将眼健康工作重点转移至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11],像白内障手术的适应证不再像过去局限于盲人,当视力异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就可以实行手术,术后视觉效果更好。

很多人习惯了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在还未完全出现严重疾病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对自己眼睛的健康状况常常不加重视,自我的管理意识和方法往往欠缺,常规体检中的眼科检查内容比较简略,现有的眼科体系也多以眼病的治疗为主,因此建立眼健康管理体系[12]对全面评估和和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老年人群眼病防控措施:(1)定期开展社区眼健康筛查,建立眼健康建档,长期监测随访。同时,通过网络、眼健康医学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使社区群众充分认识到各种常见眼病及其并发症对视力的危害及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2)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眼病筛查,建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致盲性眼病社区筛查防控体系[13],通过分级转诊,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作用,达到相应防控目标,降低致盲率。(3)在社区初筛后,怀疑或者有遗传性眼病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到上级医院或眼科医院通过进一步检查评估是否有发生相关眼病的风险,做出早期的评判。

综上所述,定期的眼健康检查,社区眼病的科普筛查,眼健康档案的建立,使患者进入手术适应证后即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眼病的早期发现、全面的评估建议和眼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表1 眼部疾患检出情况

表2 不同年龄组别视力异常的情况比较

猜你喜欢
眼病眼部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九成大学生是近视眼
2799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窥见眼部瑜伽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美目莫忘眉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