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2020-12-16 03:00王浩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作用

王浩

摘 要: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阶段,每行每业发展都需要大量水资源,这样就会造成水资源紧缺,所以就要兴修水利水电工程。在兴修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常常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现象,直接影响生态恢复。本文主要阐述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特征与作用,探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措施,期望对生态修复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特征;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29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逐渐发展壮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而为了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让环境得以改善,就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理念。只有保护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加丰富,才能够更好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这样就必须要解决水土流失情况,防止情况继续恶化,采取适当防护措施与监管制度。

1 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特征

1.1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植被不易恢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是围绕国民生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样就需要占用许多林地,耕地和住宅,导致被占用区域长时间不可能有植被覆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植被生长,这样就让土壤没有保护机制,造成土壤流失,难以恢复以前水平。而且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多使用钢筋水泥和混凝土,导致土壤与水泥产期接触,失去肥力,以后很难种植庄稼与其他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程度,让生态难以恢复[1]。

1.2 水利水电工程所受灾害种类繁多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大项目,这样就导致项目建设构成中事项比较繁琐,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较多变化,就会有各种灾害。还有就是我国水电水利建设区域比较广泛,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导致对环境破坏也不同,这样就造成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出现不同自然灾害,比如泥石流,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对工程在成危害。

1.3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比较广泛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很大土地面积,进行施工范围也很大,造成对自然环境破坏面积也变大,大范围影响生态系统平衡,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蓬松,水分下降,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 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作用

2.1 减少灾害发生概率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情况,从而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就比如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灾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让灾害发生概率大大提升,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出现施工风险,而生态修复能够提高植被覆盖面积,让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减少灾害发生可能性。当生态系统得到改善时,就能够很好保证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流失,提高储水能力,有效防止储水工程出现决堤现象,减少水灾发生概率[2]。

2.2 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过程中会夹杂着很多杂质,这些杂质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设备进行磨损,减少设备使用寿命,还有可能让设备出现故障,这样就需要常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浪费大量资源,使经济消耗增加。还有就是水土流失使工程地区储水量下降,在运用水力发电时,减少发电量,使经济效益进一步下降。所以就需要进行生态修复,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工程地区储水量,减少水资源中杂质数量,使设备维护与保养成本降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益[3]。

2.3 让水利工程附件物种多样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必然就会导致附近植被覆盖面积下降,使其附近生物生存空间减少,让一些生物出现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从而使附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加速水土流失速度。所以就要运用生态修复手段,以确保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3 提高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措施

3.1 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利用生态修复手段来保持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系统,最重要就是退耕还林,这样才能够保证充足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要想实现退耕还林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宣传退耕还林重要性,让退耕还林有效实施下去。

3.2 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壤流失

土壤是植被生存根本,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壤进行大量挖掘与破坏,导致植被无法生存,所以就要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壤流失。减少土壤流失我就应该对挖掘过土地及时进行回填,或者减少挖掘土壤数量。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产生土渣要及时进行清理,并设置专门区域进行堆放,然后进行处理。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要减少对原有土壤破坏,这样才能保证土壤流失,提高生态修复效果。

3.3 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附近具有完整生态系统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才能够有效完成生态建设,这样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开肥沃土地以及植被覆盖面积广区域。在建设之前做好生态环境考察,熟悉其生态特点以及生态规律,提前做好建设方案以及防护措施。在工程建设之后,可能对水温进行影响,从而影响水下植物,所以還需要对水温进行控制,以维持之前生态环境[4]。

3.4 提高相关人员对生态恢复水利工程生态系统意识

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情况下,国家出台环保政策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员工还不了解。所以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相关人员保护生态系统意识,熟悉保护生态系统重要性,才能够参与到生态修复过程当中。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减少对植被破坏,保护土壤资源。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与自然关系,人们生活离不开自然。

4 结束语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难以难以恢复,灾害繁多,影响效果广等特征。而运用生态恢复产生作用却是可以减少灾害发生概率,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环境多样化。这样就需要采用退耕还林,保护土壤资源,建设完整生态系统,提高相关人员恢复水利工程生态系统意识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完成生态建设,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88-289.

[2] 曾德发.探究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区域治理.2020(11):15.

[3] 雷世清.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26):38-39.

[4] 郑维,陈馥芳.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0(26):83-85.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作用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