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与探讨

2020-12-16 03:00张润儒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农业

张润儒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农业规划与水土保持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规划和水土保持应坚守打牢第一产业基础为目的,本文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初衷,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为出发点,探寻水土保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农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239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也带动了一批产业模式飞跃式发展,农业科学领域也是趁着经济腾飞之势迎来了全新升级和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提出、试点并实施起来,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据此本文开展对循环农业的研究,为后续我国农业经济科学、合理发展助力。

1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内涵

农业机械自动化就是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时,不断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最终实现不依靠人的目的。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能够使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使农业生产的总成本降低,能够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简单,使农产品的综合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研发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应该以解放农业劳动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作为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更加合理的分配。

2 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土资源为人类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物质资源,而通过水土保持能够完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保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水土流失既能够涉及到水土资源的流失,又能够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为我国的农业发展留下隐患。据调查发现,通过水土保持能够完成防灾减震、恢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为了确保我国农业得以顺利发展下去,就需要重视起水土保持,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水土保持还可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人类在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水土保持这一门科学,通过水土保持能够让自然生态环境焕发出更多活力。与水土保持相反的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人类与自然无法达成和谐的一种表现。通过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从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强大的破坏性。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如果想要保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就需要完成与水土资源之间的和谐互动,通过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来完成水土保持,建立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以此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3 农业规划的使命及未来发展途径

3.1 现代农业规划的使命

明确现代区域经济功能定位,合理进行产业选择和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融入现代化运营理念,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产业经济、生态环保、观光休闲、辐射示范等功能,全面实现优势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优势化、功能产业体系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现代农业规划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直面挑战并勇于战胜困难。

3.2 发挥示范作用,建立合理机制

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更应该强调乡村空间、文化、产业、生态多方面内容共同发展,注重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和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在规划思路上可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成功经验,让规划后的农业园区既具有美丽经济,又具有美丽生态和美好生活,形成“三美融合”的健康脉络。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在园区规划中要特别考虑产业带动园区内生发展的功能,在农业园区规划中要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侧重产业链的纵横延伸;另外还要协调好产业与园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注重让农业园区依托产业进行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同时也要建立起园区规划多部门联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地方科学编制农业园区规划的指导、培训和监管,适时开展农业园区规划编制和实施专项督查行动,形成以农业部门为主,农业、科技、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动的综合管理体系,以顺应现代农业园区“大农业”的发展路径。

3.3 提高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循环农业

在农业发展中,首先应当在农村基层设立农技服务组织,优化农技队伍,在对农业耕种进行指导的同时,为人们推广循环农业的高效性、低成本和再利用性,进而使得循环农业深入基层,并且扎根。其次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激励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发展革新,另一方面激励基层农业生产者采用循环农业技术,使得生产者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在宣传方面,主要是以污染物消除技术、废弃农作物再利用技术、清洁生产等知识点作为宣传亮点,同时可以与相关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循环农业耗能测试,以此扩大宣传效应。

3.4 提升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耐用性

因为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特殊,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问题,所以需要经常修理和养护机械设备。近年来,不但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斷提升,而且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拥有更为复杂的组成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农业机械的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和养护农业机械的难度,所以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耐用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主要是由半导体集成线路以及高端电子设备组成,都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以及维修养护难度,所以,应该对农业机械的耐用性进行不断提升,能够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

结语:综上所述,农地水土保持的方法有很多,人们所熟知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农牧措施,如云南元阳梯田、哈尼梯田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其中的方法、规律被我国早期的水土保持学家所归纳、总结,由此奠定了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治理,我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治理技术也处于世界前列。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对居民、社会、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夏国峰,杨学锋,万壮,等.农耕机械触土部分磨损及表面改性研究现状[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04):46-51.

[2] 岳海洋,王新.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村科学实验,2019,000(007):36-36.

[3] 李甲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8,000(005):86-86.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规划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