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

2020-12-16 03:00项凌媛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项凌媛

摘 要: 城乡规划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城乡规划管理是现今社会发展形势下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城乡建设的基础保证。然而,城乡规划发展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城乡规划发展的稳定性,推动城乡规划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城乡规划工作者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与监管力度,构建更为完善的监督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城乡规划管理,本文主要针对城乡规划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城乡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245

1 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乡规划管理对其整个城市的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管理方法,并针对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核,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为城市建设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条件,从而保证城乡规划行为的规范性,推动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经济结构体系的不断优化,当前城乡规划管理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者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为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存在的问题

2.1 公众参与积极性缺失

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民众的参与极为重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吸取民众的建议,并且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民众主动参与进来,对城乡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及交通堵塞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目的、参与阶段、参与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2.2 规划的调整缺乏约束力

城乡规划建设并非只是单纯的城乡建设问题,它涉及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约束力,使其能够根据当前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保证规划建设的有效性,促进当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就目前城乡规划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城乡规划调整及修改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随意打破城市建设用地划定范围,以获得土地出让的最大利益;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对公共设施及绿化用地予以压缩,严重忽视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城市规划的法定约束不强。

2.3 编制与审批程序不科学

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必须严格经审批程序通过,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规划。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却并非如此。在城乡规划中,如果对编制缺乏程序性的合理规定,那么将会使得对科学规划编制的深入研究存在缺失,同样也为规划的随意性预留了相应的空间。

2.4 修正及检讨不及时

通过对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建设规划的行为与操作方面研究,发现除了民众参与度高、规划科学合理等方面外,发达国家对城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会进行及时完善与调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民众起到了很大的监督参与作用,而我国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发展环境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力,发展状况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是部分地区对城乡的有效规划过于局限,没有依据外来变化对规范章程做适当的修正及检讨,导致规划与发展不符,对城乡有序发展造成了干扰。

3 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策略

3.1 完善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体系

完善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够为地方政府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并产生合理的制约,防止出现随意规划的现象,保证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关部门应重视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发展新理念,切实促进规划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发展。

3.2 打造高素质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队伍

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受相关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影响和限制,如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不足,城乡一体化规划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许多问题和漏洞,导致规划管理失败,造成严重损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能够有效保证各项规划的科学性,全面考虑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3.3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力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监测技术的发展,为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村土地规划工作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产生乱占耕地的现象。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 RS 和 GIS等先进技术,通过对土地的地图化、可视化的空间分析,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力度,杜绝违规建设行为。

3.4 对编制程序进行内容优化

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编制程序内容必不可少,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编制程序对其进行一个流程体系的约束,从而使其能够在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要求下进行整体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形成由编制原则、规划层次、编制内容、编制程序、编制主体、审批主体、审批程序、修改程序、公众参与和编制单位要求等组成的涵盖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各方面的条文。同时突出重点,强化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审批主体、审批程序、修改程序和公众参与五个部分。在这些编制程序完善基础上,对当前规划建设的一些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与处理,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

結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农村与城市之间日益增大的差距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平衡和社会稳定。相关职能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将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资源,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美丽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彦,樊德良.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J].规划师,2016,32(09):46-53.

[2] 李娜,杨俊雷.存量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组织事权划分与改革[J].规划师,2016,32(07):29-34.

[3] 周春山,谢文海.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创新思考[J].规划师,2015,31(04):42-47.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迎接“十三五”规划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