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雷安全隐患问题及处理对策

2020-12-16 03:00宋艾松吴彬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问题处理安全隐患

宋艾松 吴彬

作者简介:宋艾松(1993-),男,四川省夹江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摘 要: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经验和多年工作总结,分析校园内常见防雷安全隐患和形成原因,并且针对性提出可控可防措施,为强化城市防雷体系、构建安全校园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校园防雷;安全隐患;原因分析;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253

引言:学校人员密集程度高,加上多媒体教学模式广泛普及,远程教育系统等都成为雷电危害对象,校园防雷历来是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之一。近些年来,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气象部门不断采取综合措施跟进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建设,总结防雷检查经验,科学严谨跟进校园防雷工作存在的隐患和成因,制定先进科学技术指导防雷技术措施和减灾对策,目的在于不断减少校园雷击事故发生率,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1 防雷安全隐患

1.1 直击雷防护不到位

一些以两层建筑为主的学校对建筑物未安装防护装置,有些旧校舍也无相应防护措施,一旦出现雷击后果不堪设想。其次避雷针、避雷带 (线) 、避雷网件等布设不符合标准。因学校建筑缺乏维护,接闪器有不同程度断裂、生锈、倾斜,严重的出现避雷带脱落。作接闪用构件标准和建筑规格不符。天台和楼顶接闪器覆盖度差,一些高处设备如热水器、天线、标语牌等金属材质构件未与防雷装置相连接。有接闪器、无引下线或引下线间隔距离长度和布设位置不符合要求,部分接下线出现锈蚀、折断现象。接地装置电阻值不合标准,金属屏蔽式绝缘套管、配电柜接地排、金属器件等没有接地操作,或有操作但电阻过大。广场或操场等开阔区域没有布设防雷装置,旗杆附近没有设防雷击警示牌或未实行可靠接地操作。

1.2 感应雷防护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防雷系统认识,校园管理者存在误区,即只用避雷针便可满足防雷需求。学校里多媒体教室电脑、电视、交换机等属弱电设备,抗干扰能力不足,当雷击后雷电流会随着建筑物结构内钢筋一同泄放入地,产生巨大的冲击流会使周围空间迅速生成强磁场,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与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有大量放热造成火灾的风险。总配电柜和机房里存在未安装浪涌保护器或保护器受损未及时更换情况,一些离地电缆和弱电进线没有埋地和屏蔽措施,线路成圈绕在接闪部位。多媒体教室、机房、监控和广播设施没有接地,消防管等金属管道没有等电位连接。也有教学区域布置不合理因素,如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在顶层且没有等电位连接,防静电地板也没有接地。

2 防雷安全隐患形成原因

2.1 校园防雷意识淡薄

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和不重视心态,在防雷检查中以教学楼低为理由认为可不安装防雷装置,也有学校领导认为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几十年也没出过雷击事故,表现出麻痹大意,疏于管理的态度。防雷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完善的定期防雷装置检修、维护制度,未进行日常防雷安全演练,对雷击事故应急预案没有灵活掌握应用,防雷工作档案记录有纰漏。

2.2 工程验收和改造不到位

一些偏远农村、郊区学校建校历史悠久,旧校舍防雷装置布设不合理甚至处于空白状态,也不注重及时加以线路改造或完善,防雷设施改造但敷衍了事,其设计和施工均达不到国家标准,既耗费财力物力也给防雷安全添加隐患。

3 处理对策

3.1 强化防雷意识,健全相关制度

气象部门转变防雷管观念,改变重视内部监督管理而忽视外部社会舆论参与和宣传的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参与雷电灾害事故宣传,推广防雷知识进校园活动,引起学校师生和管理者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防雷安全工作开展。教育部门要将防雷安全监管纳入对校园监管职责评价体系中,将防雷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定时开展防雷安全应急演练等。气象部门加强雷灾成因调查,采取不定时和定时相结合方式进行防雷检查,督促学校落实气象防雷政策。

3.2 抓好防雷设施改造

校园内各类防雷装置的采购和安装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符合技术规范。引下线布设应呈对称状态,间距合适,材料耐用。明敷线路要稳固且平展,勿设置于人员密集区域。引下线上方树立警示牌并设绝缘层保护,接地装置接地阻值要符合标准,如楼顶接地阻值应≤10Ω。线缆交错密集部位接闪器应防止被线圈缠绕。于开阔地带布设避雷针或避雷线,旗杆和路灯杆等进行接地操作,将木板或胶垫放置于升旗人员站立处。离地电缆线和信号线应以金属管套或绝缘防护加以屏蔽并埋地操作,供电总配房和配电箱安装浪涌保护器,多媒体机房所在楼层加装两级浪涌保护器,设置要接地操作。教学楼内金属质物件如扶手、管道等进行可靠等电位连接或与防雷装置连接。

3.3 重视工程管理和日常维护

改造的校舍主體结构和防雷系统必须同时设计、动工及投入使用。其中防雷系统设计图样需经专业机构技术合规审查后,予以认同才可动工,工程完成后,在正式使用前进行完备的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经查合格后才可启动使用项目,后续应加强设施定期巡检和维护,保证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行一年一检测、雨季来临前全面巡检制度,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负责年检和巡检。

3.4 依法进行防雷工作

法律赋予气象部门防雷行政管理职责,就必须严格履责,建立起坚实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为监管打下基础。气象部门应坚持依法行政,合理适当加强对学校防雷工作监督和合作。切实执行对新建、改造后建筑的防雷安全检查,严格按照防雷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督促学校配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工作的落实,紧抓源头管理、外部管理,避免防雷隐患出现。当发生违法现象时,及时纠正,对应急处理不力和主要责任人进行追责,组织调查。加强建筑施工队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保证其具备防雷安全工程施工资质。

4 结语

校园防雷安全是一项复杂性、全面性的艰巨工作,关系到中小学生安全成长、师生校园的和谐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和防雷主管部门齐心合力,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的意识,透彻掌握防雷安全知识,筑牢建筑物防雷验收安全网,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浩.万盛学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资讯,2018.

[2] 包宗坤,赵志明,王艳明.浅析校园安装防雷设施的重要性[J].智富时代,2018(7).

猜你喜欢
问题处理安全隐患
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处理
浅论石化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
试论如何把握好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问题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浅谈施工阶段建筑工程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