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策略研究

2020-12-16 03:00于萍萍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管理管理策略

于萍萍

摘 要: 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得以进一步深化、促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得以持续完善为出发点,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发展成效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持续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管理;动态监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25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现阶段建立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的核心内容,推行以来,效果明显。2014年《中央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值得肯定的发展成效。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促使二者实现均衡发展,对于充分体现出这一制度所具有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发展成效

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运行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系统平台的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在财政管理方面,这一制度的施行也获得了良好成效。首先,这一制度的实行以及相应体系的构建,促使财政资金监管呈现出了精准化、全方位的特征,许多有待规范的问题被及时发现,为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有利于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这一制度的实行以及相应体系的构建,促使预算单位所具有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如监控的常态化,动态化以及核查工作的实时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预算单位所具有的自律意识,同时也促使预算单位更为主动的了解预算执行规定,并与监控管理主体积极开展沟通,这对于推进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最后,这一制度的实行以及相应体系的构建,促使财政监控管理模式在创新过程中更好的适应了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对事前监控以及事中监控的重视,实现了监控方式的转变以及监控范围的拓展,与此同时,对资金支付规范性的关注以及对预算规定落实情况的关注等,有效消除了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点,提升了资金使用状况监控的精准性,为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2 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持续优化策略

2.1 健全制度体系

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持续发展过程中,健全制度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是开展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得以安全使用的重要路径,而围绕这一工作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其有效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工作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财政部门立法部门有必要对国际先进经验进行借鉴,明确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工作所具有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并通过出台指导意见或者实施方案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在推动相关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的过程中,降低相关工作所具有的随意性,提升相关工作所具有的规范性,强化相关工作所具有的权威性。在财政部门完善管理办法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立法部门还应当重视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工作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法律层次,强化相关文件所具有的约束力,从而促使相关规章制度呈现出更高的法律效力,充分发挥出这些规章制度在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工作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提升技术支持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重视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技术支持的提升,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监控管理主体有必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监控管理平台。整合数据以及实现数据共享,是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路径,为此,监控管理主体需要重视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以及分析技术为监控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支撑;其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监控管理平台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不仅要求监控管理主体能够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足够的资金投入,而且要求监控管理主体能够做好数据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并重视围绕系统与平台的维护使用的开展培训,从而为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3 强化监控力度

监控力度的强化,要求监控主体能够拓展动态监控范围、整合动态监控力量、深化开展监管部门内控工作。从动态监控范围的拓展来看,在针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支出与使用做好监控工作的基础之上,监管主体还应该实现监控范围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拓展。在横向拓展方面,监控主体有必要将转移支付资金、单位实有资金等纳入监控范围,在纵向拓展方面,监控主体则需要重点关注收缴资金的额度以及上交工作;从动态监控力量的整合来看,人大单位,纪检机构,审批部门等,都有必要参与到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工作当中,在明确监控范围监控职责的基础之上共建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提升监控工作的有效性;从监管部门内控工作来看,监管部门内控工作的开展对于降低监控系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监管部门需要在岗位设置层面体现出相互制衡的特征,确保资金支付责任人与监控主体相分离,从而促使监管部门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强化自律,规范自身监管行为,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构建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提升财政绩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体系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制度体系进行健全,并强调信息化建设以及现代技术应用工作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监控主体还需要重视拓展监控范围,整合动态监控力量,對监管部门内控工作进行强化,从而有效推进监控管理工作成效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抗抗.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探索[J].商讯,2019(26):170+172.

[2] 李梅.推进县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8(30):73-74.

[3] 吕泳波.国库集中支付之动态监控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8(25):130-131.

猜你喜欢
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管理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建议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现代财政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