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特性分析及设计验证

2020-12-17 06:31张晓杜堃
中国舰船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永磁频段橡胶

张晓,杜堃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4

0 引 言

目前,在国外先进船舶中,永磁设备得到广泛应用[1]。相比传统设备,相同输出条件下的永磁设备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总体优势非常突出。但是,永磁设备在高频段的振动一般比传统设备高[2-3],设备机脚的振动也比传统设备的更明显,其值甚至会高出20 dB。

传统隔振方法包括单层隔振和浮筏隔振2 种[4-5]。其中:浮筏隔振虽然在高频段内效果较好,但重量大,可达十几吨,抵消了永磁设备的总体资源优势;而传统的单层隔振已无法满足永磁设备高频隔振的需求[6-8]。鉴于隔振措施在高频段的缺陷,人们开始寻求更复杂的结构来提高隔振效果,而在振源与被隔离系统之间插入中间质量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9-10]。该方法是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附加质量以改善振动传递[11-13],提高高频隔振效果。

本文将基于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附加质量的设计理念,针对高频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永磁设备隔振系统的新型复合式隔振器,分析复合式隔振器的传递特性,并通过一系列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1 理论分析

1.1 传统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特性

图1 为传统橡胶隔振系统的受力示意图,其运动微分方程为

图 1 传统橡胶隔振器的受力Fig. 1 Load of traditional rubber isolator

由于隔振器弹性力与位移、阻尼力与速度均成正比,所以二者相差一个90°的相角,其合力由下式表示:

1.2 复合式隔振器传递特性

复合式隔振器是基于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质量的设计理念提出的,如图2 所示。为分析其传递特性,建立了简化的物理模型,推导得到了如式(5)所示的传递率函数。其中,FF为基座力, f1为中间质量上部橡胶体的固有频率, f2为中间质量下部橡胶体的固有频率, f 为激励频率, μ为设备质量与中间质量的比值。

图 2 复合式隔振器示意图Fig. 2 Sketch of compound rubber isolator

通过式(4)与式(5)的对比可以发现,在高频段,传统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率 ∝1/f2∝ f2,而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率则 ∝1/f4∝ f4,后者明显优于前者。为保证整体上复合式隔振器的刚度与传统橡胶隔振器相等,对比分析了二者的传递性能,并做出如下假设:复合式隔振器的上层刚度与下层刚度相等,且为传统橡胶隔振器刚度的2 倍。同时,假设被隔振的设备重量为30 t,布置有8 个隔振器。基于以上假设,对复合式隔振器与传统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率进行了对比,结果如图3 所示。

图 3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与传统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率对比Fig. 3 Transfer rate comparison between compound and traditional rubber isolator

由图3 可见,复合式隔振器和传统橡胶隔振器在刚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前者的传递率明显优于后者;在较高频段,前者的传递率衰减是后者的2 倍。可见,复合式隔振器有助于高频振动控制。

2 隔振器方案设计

如图4 所示,永磁设备与直流设备相比,机脚振动在高频段明显增加。本文以永磁设备的隔振为研究对象,基于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中间质量的复合式隔振技术,设计了复合式橡胶隔振器。

图 4 永磁设备与传统的直流设备机脚振动对比Fig. 4 Leg vibration comparison of permanent magnet equipment and DC equipment

复合式隔振器设计是一个频率、承载、重量和刚度反复交互的过程,同时还需考虑隔振对象的具体要求。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交互计算,得到了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设计方案。图5 为隔振器方案的二维图,图6 为隔振器方案的三维结构。

图 5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Fig. 5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compound rubber isolator

图 6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三维模型Fig. 6 3D model of the compound rubber isolator

如图5(a)所示,隔振器由上板1、上橡胶层2、隔片3、中间质量4、下橡胶层5、下板6 组成。插入中间质量的复合式橡胶器为部件1~部件6硫化而成的一个整体。上橡胶层2 和下橡胶层5夹持中间质量4,构成含中间质量的复合隔振形式,即由上、下两层橡胶夹持中间质量的“三明治”式复合隔振器。该设计方案是基于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质量的复合式隔振技术,即在上橡胶层隔振系统2 和下橡胶层隔振系统5 的中间插入质量4。设计的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主要物理特性描述如下:整体结构尺寸(长×宽×高)为 400 mm×400 mm×220 mm,其中上安装面尺寸为 330 mm×330 mm;总质量 155 kg;金属构件所用材料为 Q345B钢,橡胶采用丁腈橡胶。

图 7 有限元分析模型Fig. 7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式橡胶隔振器进行应力校核,有限元模型如图7 所示。一般认为,在橡胶受压时,应力不超过10 MPa 即可;在橡胶受拉时,橡胶应力不超过 3~4 MPa 即可;在垂向载荷作用下橡胶应力最大1.74 MPa,应力满足要求。金属结构最大应力21.3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345 MPa。在横向载荷作用下橡胶应力最大2.37 MPa,应力满足要求。金属结构最大应力22.0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345 MPa。设计的复合式隔振器性能参数见表1。

表 1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性能参数Table 1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compound rubber isolator

3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性能试验

3.1 隔振器胶料试验

船舶环境主要考虑温度、耐油和盐雾。通过胶料的性能试验,可以检查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环境适应性。由于丁腈橡胶属于耐油橡胶且在船用隔振器中应用广泛,所以对其耐油性将不予重点考察。

针对橡胶材料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具体如表2 所示。

表 2 橡胶材料试验结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rubber material

3.2 隔振器盐雾试验

本节验证隔振器对船舶上盐雾环境的适应性。鉴于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重量较重(见表1),相当于2 个成人的体重,所以采用了与隔振器相同的金属和橡胶材料进行硫化形成金属橡胶试片。按照表面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试片进行全表面的油漆处理,并按GJB 150.11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1 部分:盐雾试验》进行试验。试验条件描述如下:盐溶液浓度(5±1)%,循环周期 192 h(24 h 连续喷雾和 24 h 干燥),循环次数 4 次,共 192 h。

表3 所示为2 个金属橡胶试片盐雾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满足技术要求。图8 为试片试验前后的照片,结果显示,设计的复合式橡胶隔振器满足盐雾方面的要求。

3.3 隔振器刚度试验

为了验证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满足规范要求、动静刚度比在合理范围内,基于CB 1359-2002 和 GB/T 15168-2013 开 展了垂向刚度试验(图9)。根据被隔振设备重量和隔振器布置数量,分解得到隔振器载荷。

表 3 盐雾试验结果Table 3 Salt spray test results

图 8 盐雾试验照片Fig. 8 Photograph of salt spray test results

图 9 垂向刚度试验照片Fig. 9 Photograph of vertical stiffness test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垂向动刚度为16.5 kN/mm,与设计值的偏差为8.3%,满足CB1359-2002 要求。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垂向静刚度为9.1 kN/mm,动、静刚度比为1.8,属于丁腈橡胶动静比的正常范围。

3.4 隔振器极限承载试验

在主承载方向,对试验装置上固定的复合式橡胶隔振器均匀加载,直至887 kN,隔振器变形29.8 mm。图10 所示为垂向极限压缩试验过程中的载荷和位移曲线,图11 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复合式橡胶隔振器未破坏、无裂纹、无脱胶等现象,满足CB1359-2002 对隔振器承载的要求。

图 10 垂向极限压缩曲线Fig. 10 Vertical extreme compression curve

4 配机试验

图 11 垂向极限压缩试验照片Fig. 11 Photograph of vertical extreme compression test

为开展配机试验,搭建了由基座、复合式橡胶隔振器和永磁设备组成的台架,以验证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隔振效果。图12 所示为试验结果。配机试验中,由于 10 Hz~1 kHz 频段内的背景振动较高,基座振动反而高于机脚振动。在1~10 kHz 的高频段,被隔振设备的机脚振动明显增加,而使用复合式隔振器,保证了基座振动与一般情况下的相差不大,复合式隔振器在此频段内的设备机脚隔振效果可达41 dB,相比传统的橡胶隔振器,隔振效果提高了约20 dB。可见,复合式橡胶隔振器可明显提升高频段内设备机脚的隔振效果,有助于降低设备振动向船体的传递,提升实船应用效果。

图 12 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机脚、基座振动比较Fig. 12 Vibration comparison of leg and foundation of the compound rubber isolator

5 结 语

本文基于在隔振系统中间插入质量的复合式隔振技术,提出了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应用于船载永磁设备隔振的复合式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案,比较了传统橡胶隔振器与复合式橡胶隔振器的传递特性,并对复合式橡胶隔振器进行性能试验,验证了隔振器的动态特性、环境适应性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可满足规范及船用环境条件的要求,提高有限空间下设备的隔振效果,尤其是高频段内的隔振效果。本文设计的复合式橡胶隔振器可为设备隔振,特别是高频段的隔振提供途径和参考。

猜你喜欢
永磁频段橡胶
不同相移角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影响
闪电对n79频段5G微带天线的电磁耦合效应研究
浅谈变频永磁直驱电动机在空冷岛上的应用前景
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高寒条件下空冷岛变频永磁直驱改造及应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自制橡胶骨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