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故事载体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2020-12-17 03:15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龙亭幼儿园
小学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本图书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龙亭幼儿园 顾 俊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真正地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中心,将幼儿的发展作为活动开展的目的,让幼儿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成长。那么在具体实施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如何针对幼儿认知的特点,结合绘本阅读中的内容逐步落实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呢?

一、结合幼儿经验,恰当选取故事

在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故事的阅读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绘本图书都是适合幼儿进行阅读的,也不是所有的绘本都可以成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实际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当进行绘本的有效选择。通过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当教师真正地基于幼儿的认知经验和思维结构特点等进行绘本图书的选择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绘本的选择,从而让幼儿在有效阅读中产生想说和愿意说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绘本故事的阅读活动中,为了真正地提升绘本的应用价值,促使幼儿在阅读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思维结构特点等,进行绘本的选择。首先,教师先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进行绘本的选择。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当教师将一本完全陌生的绘本图书展示给幼儿时,幼儿会因为经验的缺乏而产生畏难心理,会降低其进行阅读的兴致,更不用说主动与同伴展开对于这一绘本的交流和讨论。所以,教师在选择绘本图书时,可以从幼儿已经接触过的角色人物、故事类型出发,挑选具有相似性的绘本,减弱幼儿的陌生感,使得幼儿增强与人进行主动交流的意愿。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思维结构进行绘本图书的选择。与“图少文多”的绘本故事相比,“图多文少”的绘本故事更受幼儿的青睐。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时,也应当多选用图多文少的图书,在符合幼儿直观性思维结构的特点中提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主动性,让幼儿在品味完整的故事细节中与他人进行主动交流,从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不难看出,在使用绘本对幼儿展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绘本故事的有效选择,使得幼儿在主动阅读绘本、针对绘本进行交流中,逐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结合幼儿兴致,找到活动切口

在使用绘本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时,教师首先要找到一个切入口,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而兴趣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当幼儿对活动的形式感兴趣时,幼儿也会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所以,在基于绘本阅读的形式开展教育指导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偏好,设定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活动,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点燃幼儿参与绘本故事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在主动完成阅读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阅读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创建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地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这一绘本图书,让幼儿对绘本当中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随后,教师带领幼儿朗读绘本,解决幼儿的朗读障碍;紧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几人为一个小组,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不同的幼儿扮演母鸡萝丝和狐狸雷克斯,并按照绘本当中的故事情节,开展情境演绎的活动。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模拟母鸡萝丝和狐狸雷克斯的对话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够在重演故事情节中加深对本绘本图书的理解,提升阅读的实效。

显而易见,在开展绘本故事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利用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高涨的兴趣下自主完成阅读行为,逐步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幼儿水平,预设问题引导

将问题应用在绘本阅读的活动中不仅能够引发幼儿的思维,同时能够激活幼儿的求知欲望,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理解故事的内容。但是,为了让幼儿从绘本阅读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应当强调问题的互动性功能,让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成为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从而让幼儿结合自身阅读理解效果,进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逐步落实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效果。

以《小猪变干净了》这一绘本的阅读指导来说,为了增添幼儿与教师之间对话的机会,教师就可以用问题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实际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幼儿掌握小猪是如何变干净的,并且采用口述的形式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绘本当中的主人公是谁?”“它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为什么绘本的题目是‘小猪变干净了’呢?”等具有递进性的问题。之后,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这一图书的自主阅读,并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语言的整理,在向教师回答小动物帮助小猪变干净的故事情节中,逐步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可见,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问题作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道,让幼儿在结合问题进行思索和答案整理的过程中逐步落实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教育目标。

四、结合生生互动,发展幼儿语言

在开展幼儿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尽管幼儿自身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幼儿仍旧是活动当中的主体,因此,教师也应当为幼儿设定凸显其本位性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展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素养的发展,而合作活动的开展无疑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在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绘本中的故事结构、人物特点等进行讨论,使幼儿在交互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绘本故事为例,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生生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先根据幼儿以往的表现、幼儿的阅读分析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幼儿的性格特点等,对幼儿进行层次的划分。之后,教师围绕绘本的故事内容向学生提出“大兔子爱小兔子吗?大兔子是怎样做的?”的讨论任务,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完成思路的整理和语言的组织。紧接着,幼儿在小组中表述自身的想法,并在与其他同伴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以及故事当中所包含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能够体会到自身在活动中的本位性,也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讨论中,提升对绘本内容的认知效果,实现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合作交流的活动,不仅能够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能够加紧幼儿之间的联系,使幼儿掌握表述自身思想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朝夕间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因此,在之后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应当继续发挥绘本故事的优势,积极选择适当的绘本图书,并以绘本为载体找到幼儿的兴趣切口,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幼儿进行语言的组织,使得幼儿在不断丰富自身语言结构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本图书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书推荐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