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0-12-17 03:15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小学施菊香
小学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科德育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小学 施菊香

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且接受能力不强,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还未能形成,正处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变的重要时期,积极推动德育教育落实是必要且迫切的。理论与载体的有效融合能够保证德育教育通俗易懂,吸引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它浓缩和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质文化,以其为载体开展德育渗透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保证教育的生动多元,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展开德育渗透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内涵与特点

1.德育渗透的内涵。学校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教育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能够将知识内容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校德育也是小学年龄段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能够保证学生逐渐成为具有较高思想品德的社会人。语文学科是最基础性学科,它具有人文性、开放性、思想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德育渗透是将道德教育有效融入各个学科之中,根据学科特点探究适宜的德育教育内容与途径。语文学科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德育渗透的首选学科,德育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了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在语文教育渗透过程中要将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效统一,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将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语文德育渗透要全面考量和平衡小学生认知水平,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2.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特点。德育渗透是间接且隐藏的,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内心与行为,教师不应该用直白的道理或理论去说服学生,而是要将相关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之中,利用典型人物和示例去影响和说服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道理,积极地模仿与践行道德行为。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任何细微举动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行为,可塑性极强的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精神品格培养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将德育融入各个领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德育渗透的特点使其与语文学科的结合能够推动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保证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更好地发展,为学生成长构建全面而积极的健康环境。

二、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语文教师对德育渗透不够重视。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能够完成语文教学已经不易,很难抽出精力兼顾德育教育,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德育渗透,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很少主动考虑德育渗透需求。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师未能接受德育渗透教育的培养,学校方面能够给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寥寥无几,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导致教师很难抽出大量时间接受系统性培养,教师无法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也未能掌握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方法,进而导致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仅仅停留于纸面。

2.教师受成绩压力和教育惯性影响。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普及,但社会和家庭的重视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具有较大的压力,学生的成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所有教师也都希望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声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取舍,考试相关内容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其他内容都被列入次要地位,重成绩而轻德育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显著。自古以来考试制度及人才选拔标准一脉相承,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形成了教育惯性,素质教育虽然被屡屡强调,但教育惯性的影响依然巨大。

3.德育渗透学生生活关联缺失。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生活技能,因此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必须要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纳知识并实现自我构建。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课本,偶尔的德育渗透也以教材相关内容为主,很多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之间缺乏密切关联,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参与兴趣,教育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

三、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改进策略

1.树立立德为先的教育思想。语文教师对德育渗透重视程度的不足会导致其教育动力和外在压力缺失,党和国家始终对德育教育工作保持了高度重视,语文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全新的经济与社会形势下,利用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渗透,培养具有正确道德观念和较强民族自豪感的人才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树立立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学校方面同样要给予足够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更好地掌握德育渗透方法,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智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德育教育同样重要,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成长出现偏差,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才并不是真正的人才,素质教育的落实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真正将德育渗透落实于教育活动之中。

3.注重德育渗透与实际关联。要加强与实际联系,必须遵循“知行统一、教育影响一致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原被运用于德育教学中,但这并不妨碍它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的作用,如果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现实事件中甚至有所冲突,那必然会弱化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困惑,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产生怀疑,甚至带有逆反心理,因此教师所教知识必须是理论中行得通,实践中走得下去的。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科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五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