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置研究

2020-12-17 03:15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前置教师应设置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袁 瑶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生本理念,合理设置前置性作业,而这对于拓宽、丰富数学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课前准备,提升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于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依然存在诸多误区,导致作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置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渗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探索。然而,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一些教师对于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依然存在诸多误区,进而影响了前置性作业应用价值的发挥,例如:混淆前置性作业与课前预习的概念,作业内容的安排依然按照预习要求集中在知识的浅层次学习上,忽视学生的自我拓展与延伸;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甚至将其作为生本课堂构建的全部,忽视了课堂讲解与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衔接,难以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配合;对前置性作业设置时间的把握不够灵活,一味地将作业内容放置于课前,忽视了课中与课后的协调;前置性作业的目标不清晰,学生在开放性作业探究中缺乏重点,在盲目的探究中可能又陷入了传统预习模式,或者在敷衍散漫中无法完成作业任务,影响了作业实施效果;作业内容过于具体,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生对完成前置性作业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方法

1.明确作业功能,优化前置性作业内容

前置性作业是将学生的学习前置,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明确前置性作业的功能与作用,并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要求,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与优化。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指导中,教师根据生本理念,为学生设置了前置性作业,并通过依据自学内容、我学会了什么、我要举例、我想提问设置表格,引导学生对前置性作业内容完成梳理与总结。根据对学生前置性作业的检查,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自学内容”中对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进行举例,并尝试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多边形面积;在“我学会了什么”和“我要举例”中具体说明“割”“补”等方法来计算多边形面积的过程,其中包括“中队旗面积的计算”“客厅地面面积的计算”“学校花坛面积的计算”等等;在“我要提问”中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正确掌握多边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在运用不同图形面积公式时应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讲解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鼓励学生根据前置学习情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沟通,进一步探究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实现课前与课上的有效衔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2.完善设置流程,丰富前置性作业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前置性作业的作用,完善设置流程,提高作业完成效果。首先,教师应明确前置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作业主题。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并不是单纯地依赖课本以及教辅资料的内容,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密切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素材。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指导中,教师为学生设置前置性作业:结合生活情境,说一说小数的应用;举例说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情境。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自然要回归生活,并从生活问题中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明确前置作业目标。这里应该注意前置作业的目标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不应盲目拔高目标,也不应随意降低目标,而是应该将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作业目标中来。例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认知目标中要求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前置性作业目标设置中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获取其中的数据信息,根据具体图形说明所表达的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对认知目标的探索,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应合理选择前置作业的类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尝试型作业,利用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尝试探索新的解决办法,设置发现型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发现数学知识,并初步完成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设置积累型作业,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效果梳理数学知识点,建构设计思维导图,形成并完善知识体系。

3.注重设置细节,体现前置性作业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内容与形式设置后,还应注重作业设计细节,从微观着手,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实现自我发展。例如教师应灵活作业设置的时间,所谓“前置性”并不一定是将作业的安排放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前或者课堂上为学生的前置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确保作业的完成能够补充、启发课堂知识学习;教师还应注重作业时间长度的安排,对于实践性、探究性较强的作业,教师应为学生预留更多时间,提高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前置性作业完成过程的指导与评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料支持,启发学生探究与思考,并通过评价与激励,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效果。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先学后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前置作业的设置则迎合了这一趋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为学生精心设置前置性作业,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前置教师应设置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精准的声音还原 Yamaha CX-A5200前置放大器
栏目设置一览表
教师应如“水”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